大陸擬建高鐵跨越臺海 北京到臺北僅10小時
2010-12-6 14:59: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如今,建設平潭海峽大橋的夢想實現了,下一個夢想會是什么?是海底隧道,還是跨海大橋?
這無不激起每個平潭人乃至每個中國人的遐想。
2009年7月,平潭升格為綜合實驗區(qū)后,國家賦予平潭綜合實驗區(qū)比特區(qū)更加開放的政策。值得關注的是,國家規(guī)劃中的京臺高鐵就想通過平潭這個樞紐延伸至臺灣。可以大膽地設想,如果將來時機成熟,從北京到臺北坐火車也將會在10個小時之內。
專家青睞平潭島-臺灣新竹北線方案
1998年,清華大學21世紀發(fā)展研究院的吳之明教授大膽提出,在大陸與臺灣島之間建設海底隧道進而連通兩岸高速公路網的想法。
同年,專家們首次在廈門就建設臺灣海峽隧道工程的可行性方案等問題進行探討、論證,提出了海峽隧道建設的三條“線路”,即北線、中線和南線,引起海內外各界的關注。
北線方案為福清-平潭島-臺灣新竹,長約122公里,該線由福清半島小山東-平潭娘宮跨海橋梁及平潭島至臺灣島新竹海底隧道組成。中線方案為莆田笏石-南日島-臺灣苗栗,長約128公里。南線方案為廈門-金門-澎湖-嘉義,長約174公里。
他表示,從距離、工程地質條件、工程量相比,北線方案具有路網布局合理、地質穩(wěn)定、線路短、工程投資較省等優(yōu)點,從路網規(guī)劃角度采用北線方案最優(yōu)。
據了解,目前還屬于探討中的臺灣海峽通道是世界上最長、建設難度最大的海峽通道。由于平潭至新竹的北線海峽寬度最窄、線路最短,海洋地質、水文條件較好,地震影響較小,該方案頗受專家青睞。
是海底隧道,還是跨海大橋
有專家建議臺海大通道采用隧道形式,隧道形式可以解決臺風以及惡劣天氣的影響,也有專家提出來采用大型的橋梁。此外,不少專家提出了橋、隧道及人工島結合等方式。
我國地質專家、中國工程院盧耀如院士說,今后海峽通道的運輸方式,可以考慮采用高速鐵路,也可以考慮另修公路隧道。目前港珠澳大橋的修建情況,對海峽兩岸通道的建設有著重要的參考價值。
他說,在100公里的特長通道上,也可以考慮建兩個人工島,相距兩岸30公里左右,通過架橋連接兩岸陸地和人工島,只需建設40公里長的隧道。
就在海峽大橋即將通車之際,今年11月舉行的中國科協年會海峽兩岸公路發(fā)展與安全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林元培自豪地宣布:我國已經具備在閩臺間建跨海大橋的技術,這座不采用傳統(tǒng)橋面設計的大橋,將有效地抵抗臺風、地震等自然災害。林元培表示,北線為淺海地區(qū),為跨越海峽的橋梁工程提供了可能。
“技術上不存在不能克服的難題。”清華大學21世紀發(fā)展研究院吳之明說,臺灣海峽是英吉利海峽長度的三倍,但不存在不可克服的難題。在科研方面,需要約20年勘探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