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強郵政物流產業 拉動農村消費需求
2010-12-6 8:45: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5月23日,交通運輸部、國家發改委、財政部、農業部、商務部、國家工商總局等6部門聯合下發了《關于推動農村郵政物流發展的意見》,并經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全國施行。這是應對當前國際金融危機、拉動國內消費需求的一項重要舉措,也是落實中央強農惠農政策的一個重要步驟。
為什么要出臺《關于推動農村郵政物流發展的意見》?其重大意義何在?記者就這些問題采訪了交通運輸部有關負責人。
農村郵政物流優勢明顯空間巨大
之所以出臺這一政策,是因為農村物流市場廣闊,需要多元化的市場主體共同發展,而農村郵政物流具有明顯的優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帶動整個農資市場的規范和繁榮發展。目前,我國農資經營已形成由供銷社農資公司、農資生產企業、大型商貿企業等多種市場主體,多種流通渠道共同參與的格局。但是,很多地方的流通方式和經營業態仍然比較落后,存在發展不平衡、布局不合理問題。
自2003年以來,隨著郵政體制改革不斷深化,郵政企業加快推進速遞物流專業化經營,大力開發農村市場,已經成為服務“三農”的骨干力量。全國約1740個縣(區)、2.6萬個鄉鎮、23萬個行政村開展了郵政農資物流配送服務,累計配送農資和日用品450多萬噸,商品總額280多億元。去年,郵政農資分銷配送業務實現收入約8.5億元,在整個郵政物流業務收入中所占的比重達到了30%。通過幾年來的探索和實踐,農村郵政物流逐步形成了“連鎖經營+配送到戶+科技支撐”的農村物流綜合服務模式,受到廣大農民、涉農企業以及各級政府的歡迎。
但是,當前農村郵政物流發展還存在一些問題。從全國來看,郵政物流農資產品的銷售總額占全國農資產品銷售總額的比例很小。相對于傳統的農資銷售渠道,郵政物流的業務規模還相差甚遠,農村郵政物流開拓市場尚有很大空間。各地郵政企業經營農藥等業務的資質不統一,辦理工商注冊登記存在困難;網絡配送能力和農資儲備能力不足,農村郵政物流發展缺乏后勁;農村郵政物流業務范圍和品種還不夠豐富,等等。這些,都迫切需要國家從政策層面給予支持和引導。6部委的聯合發文,就是為了改變這種狀況。
這位負責人指出,該《意見》明確提出了農村郵政物流的發展目標,即:著力打造管理集約化、網絡規模化、服務社會化的現代農村郵政物流綜合服務平臺,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加強市場監管,健全完善經營機制,到2012年,基本建成“布局合理、雙向高效、種類豐富、服務便利”的農村郵政物流服務體系。
五條推動農村郵政物流發展的政策
同時,《意見》提出了“推進農村郵政基礎設施建設”、“支持郵政進入農資市場”、“鼓勵發展連鎖經營”、“完善政策扶持機制”、“加強規劃引導”等5條推動農村郵政物流發展的政策。就此,這位負責人進一步做了詳細解讀。
“推進農村郵政基礎設施建設”的核心是,力爭在2012年前全部完成郵政普遍服務基礎設施空白鄉鎮的郵政局所補建工作。同時,要求各地加大投入和支持力度,切實加強村郵站的建設。
目前,全國大部分鄉鎮郵政局所建于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破舊簡陋,亟須改造,約有17%的鄉鎮還未設郵政局所。近年來,國家發改委已經安排專項資金進行郵政局所的改造。這次《意見》繼續對農村郵政局所建設提供支持,要求整體規劃,分步實施,爭取用3年的時間構建覆蓋全國所有鄉鎮的農村郵政普遍服務基礎設施網絡體系。
“支持郵政進入農資市場”的具體措施是,明確郵政企業及其加盟連鎖的“三農”服務網點具備農藥經營資質。經營不再分裝的包裝種子的,可以不辦理種子經營許可證。對農藥、種子等農資按“許可經營項目”和“一般經營項目”分類登記經營范圍。
目前全國只有13個省(區、市)郵政公司取得了含農藥分項或全部的農資經營許可,按照《意見》的要求,各地郵政企業可以開展農藥經營活動,解決了經營資質問題,工商部門按“許可經營項目”和“一般經營項目”分類登記經營范圍,給郵政企業辦理相關手續創造了便利條件。
“鼓勵發展連鎖經營”的亮點是,簡化郵政“三農”服務網點的工商登記手續,在“萬村千鄉市場工程”中對符合條件的郵政“三農”服務點給予重點考慮。
截至去年底,全國已有17個地區的7689家郵政企業通過了“萬村千鄉市場工程”的驗收并獲得國家的資金補貼。但是,郵政部門設立的以經營農資為主的自營店和連鎖加盟店遍布城鄉,數量較多,亟須國家擴大“萬村千鄉市場工程”的覆蓋面。按照《意見》的要求,商務部門在落實“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建設目標工作中,對符合條件的郵政“三農”服務網點要給予重點考慮;準許計劃單列城市郵政企業直接向當地商務主管部門申報“萬村千鄉市場工程”承辦企業。
“完善政策扶持機制”提出了許多強農惠農舉措,如支持符合條件的郵政企業申報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和參與國家化肥淡季儲備招投標工作,支持郵政農資配送中心申請專項資金補助等。
農資配送業務需要大量的周轉資金,特別是春秋季肥料供應旺季,占用資金量更大,郵政靠自有資金難以解決。《意見》提出,發展改革部門、財政部門和農業部門支持將郵政企業納入涉農企業范疇,對符合規定條件的可享受相關強農惠農政策。2006年財政部專門印發了《農村物流服務體系發展專項資金管理暫行辦法》,設立農村物流服務體系發展專項資金。
“完善規劃引導機制”將農村郵政基礎設施和服務“三農”網點納入當地新農村建設規劃,鼓勵郵政企業與農技推廣部門開展合作,支持郵政企業依托交通運輸平臺發展農資倉儲和配送業務。
郵政企業一直積極發展農村物流服務,拓展服務內涵,但以往缺少國家的統一規劃和系統扶持。例如,很多地區的農村郵政基礎設施和服務“三農”網點還沒有納入當地的新農村建設規劃;郵政物流目前主要是與基層農技專家和農資廠家合作,亟須建立與各級農技推廣部門的合作機制,加強農業部門的支持和指導;郵政農村物流與地方物流園區建設規劃銜接不夠,依托交通運輸平臺發展農資倉儲和配送業務還有很大發展空間。《意見》提出,農業部門要鼓勵郵政企業與農技推廣部門開展合作,加強對郵政的培訓和指導,普及農技知識,提高郵政科技服務“三農”的水平,推動郵政物流與農技推廣工作取得雙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