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濟形勢分析

對確保西安經濟持續快速發展的研究與思考

2010-12-6 8:43: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確保西安經濟較長時期持續快速發展,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必然要求,是貫徹落實《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的若干意見》和深入實施《關中―天水經濟區發展規劃》的現實需要,是加快科學發展、實現率先發展和建設國際化大都市的重要前提,是實現市委十一屆八次全會提出“兩個翻番”目標的戰略舉措,也是省委、省政府對西安發展提出的新目標、新要求。 
  西安經濟跨入持續快速發展的重要階段
  今年初,省委書記趙樂際同志來西安調研時強調指出,“要確保西安有一個較長時間的快速發展”。如何確保西安經濟較長時期持續快速發展?近期,市委政研室對此進行了深入研究。
  2009年西安人均GDP達到4737美元,2010年將突破5000美元。未來10年,西安步入人均GDP向10000美元跨越的重要時期。參照國內外發達地區和城市發展歷程,這一階段,西安將進入經濟加速轉型和持續快速增長的重要階段,并呈現以下特征:工業經濟加速發展,結構不斷優化升級;需求結構不斷優化,投資和消費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雙引擎;城市化進程加速推進,城鄉協調發展的體制基本形成;對外開放水平大幅提升,區域經濟合作加速推進;科教優勢加速釋放,自主創新成為經濟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隨著我市經濟持續快速發展,以及《關中―天水經濟區發展規劃》和《深入推進西部大開發戰略的若干意見》的全面實施,西安將迎來更多的發展空間和發展機遇,具備了較長時期持續快速發展的基礎和條件。
  影響西安經濟較長時期持續快速發展的因素
  從西安經濟發展實際看,確保西安經濟較長時期持續快速發展將會受到以下因素的影響。
  ――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破解三次產業結構性矛盾的任務十分艱巨。從工業看,大企業少、工業產值少、投資少等問題還十分突出。從服務業看,“三多三少”問題仍然較為突出,即傳統服務業多、現代服務業少;生活性服務業多、生產性服務業少;在旅游科教等方面擁有的發展資源多、形成的強勢產業少。從現代農業看,產業化經營水平低,基礎依然十分薄弱,遠不能滿足全市都市型現代農業發展的需要。
  ――經濟發展過分依賴投資拉動,消費和出口拉動亟待增強。從投資看,“十一五”以來,投資拉動型經濟特征十分明顯,且在今后較長一個時期內將長期存在。但從目前的實際情況看,投資的效益還沒有得到充分釋放,投資的效果還需大幅度提高。從消費看,消費總額和儲蓄余額形成了強烈反差,我市的消費需求還有很大的潛力和空間,農村消費市場還有待于進一步開發。從出口看,對經濟發展的拉動作用不足,內陸型經濟特征十分明顯。
  ――城鄉二元結構矛盾突出,統籌區域經濟協調發展需要加速推進。目前,城鄉差距較大直接影響著西安經濟持續快速發展。城鄉經濟發展不平衡,城鄉居民收入差距呈繼續拉大之勢,農村投入嚴重不足,嚴重影響了農村的發展。
  ――科技投入仍然不足,自主創新能力亟待提升。西安科技實力在我國大中城市位居前列,但科技成果在本地轉化率低、科技投入嚴重不足,直接影響了自主創新能力的提高。
  確保西安經濟較長時期持續快速發展的基本思路
  (一)在“三個繼續堅持”中鞏固經濟發展好勢頭
  ――繼續堅持產業強市戰略。把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積極推動信息化與工業化以及三次產業之間的融合發展,進一步壯大“五大主導產業”,形成新興產業的先發優勢、服務業的配套優勢、主導產業的競爭優勢、都市農業的規模優勢,推動優勢企業實施強強聯合、跨地區兼并重組和投資合作,加快發展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知名品牌的骨干企業,培養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型企業集團。
  ――繼續堅持開發區帶動戰略。打破行政區劃界限,大力整合資源,合理配置要素,加快產業向開發區集聚,進一步做大做強“五區一港兩基地”。 按照“產業發展集群化,集群發展園區化”的思路,充分依托開發區,突出點片結合,進一步優化經濟發展的空間布局,形成特色明顯、優勢互補、錯位發展的板塊經濟格局,使其成為引領和支撐我市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極。
  ――繼續堅持項目帶動戰略。按照“發展抓項目、項目促發展”的思路,緊緊圍繞我市主導產業發展,培育一批既有利于促進經濟增長、又有利于推動結構調整,既有利于擴大投資、又有利于拉動消費的重大項目,以保持經濟發展的后續發展潛力。要找準項目帶動經濟增長的切入點,加大對工業發展、生產性服務業、保障和改善民生等領域的投資力度,加快推進重點項目建設,實現增投資、促發展與擴消費、惠民生一舉多得。
  (二)在“四個加快推進”中拓展經濟增長新空間
  ――加快推進城鎮化步伐。按照建設國際化大都市的要求,構建功能明確、布局合理、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的“主城區―城市組團和副中心―中心城鎮”梯度的城市體系,重點加強城市組團、縣城和中心鎮建設,加強城鎮基礎設施建設,加快農村人口的階梯性轉移,以城鎮化拓展經濟增長和消費需求的新空間,在推進城鎮化進程中促進城鄉互動融合發展。
  ――加快推進區縣域經濟發展。堅持把發展壯大區縣域經濟作為保持經濟持續快速增長的重要支撐,重點支持區縣工業園發展,建設一批產業特色突出、比較優勢明顯的特色工業園區,不斷強化產業發展、基礎設施、社會事業和公共服務對區縣的輻射帶動,使其成為區縣經濟發展的增長極、城市擴張的助推器。完善中心城區和遠郊區縣協調發展的體制機制,支持打破行政區劃界限發展“飛地經濟”,促進中心城區和遠郊區縣融合發展。
  ――加快推進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全面落實國家放寬市場準入的各項政策,消除制約民間投資的制度性障礙,完善對中小企業的支持政策,強化政府對民間投資的導向和非公經濟發展的推動作用,推進民間資本從工業項目向民生、社會事業、基礎設施、金融服務等領域延伸,進一步發揮非公經濟在調整結構、開拓市場、增加投入、擴大就業中的重要作用,使其真正成為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增強經濟發展活力、促進社會和諧的重要力量。
  ――加快推進區域經濟交流合作。緊緊圍繞擴大改革開放、統籌市內外區域協調發展的主線,扎實推進西咸一體化,加快與西部地區和關中―天水經濟區各城市間的經濟交流,推動與東中部地區互動合作,立足全局發展西安,跳出西安發展西安,進一步夯實合作基礎,創新合作機制,拓展合作領域,增強合作效益。
  (三)在“四個重點突破”中培育經濟增長新優勢
  ――在統籌科技資源改革示范基地建設上實現突破。把建設西安統籌科技資源改革示范基地作為提升西安自主創新能力、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大機遇,按照市場機制統籌科技資源的思路,以改革推進統籌,形成軍民融合、中央和地方單位互動、產學研一體的格局,加快科技成果的轉化和應用,實現城市創新驅動發展。
  ――在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上實現突破。抓緊編制我市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出臺支持發展的配套政策,重點支持新興產業自主創新平臺、關鍵技術研發和重大產業化項目建設,突出抓好新材料、新能源、電子信息、節能環保、生物醫藥等五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搶占新一輪產業競爭的制高點。
  ――在加快生產性服務業發展上實現突破。著眼于世界范圍內制造業與服務業加速融合的新趨勢,依托灃渭新區、經開區等開發區,大力發展為優勢主導產業配套的科技研發、金融、會展、現代物流、信息咨詢等生產性服務業,不斷增強經濟發展的服務功能、集聚水平和輻射能力。
  ――在發展外向型經濟上實現突破。加大“引進來”力度,積極應對國際經濟戰略性調整、東部產業梯度轉移、央企省企生產力布局發展趨勢,優化對接合作機制,吸引世界500強、國內100強企業帶項目來西安投資置業。加速“走出去”步伐,支持引導大型企業集團和優勢企業到境外投資創業,參與全球資源和價值鏈的整合,形成西安在全球化條件下參與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的新優勢。
  (四)在“實現三個轉變”中取得經濟發展新成效
  ――實現經濟發展由主要依靠投資拉動向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的根本性轉變。以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為重點,充分發揮投資拉動經濟增長的主渠道作用,不斷優化投資結構,千方百計拓寬投資渠道,進一步夯實發展基礎。以促進消費結構升級為重點,積極調整國民收入分配格局,不斷提高城鄉居民收入水平,培育和擴大新的消費領域,增強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以擴大出口為重點,加大對國際港務區和出口加工區擴區建設的支持力度,使其成為區域重要的現代物流中心和商貿集散中心,輻射帶動全省乃至西部地區外向型經濟發展,逐步提高西安外貿出口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
  ――實現經濟發展由主要依靠物質資源消耗驅動向創新驅動的轉變。把節能減排和低碳發展擺上更加重要的位置,改變過度依賴資金、土地資源、環境投入和以量的擴張實現增長的發展模式,減輕快速發展對資源和環境的壓力。充分發揮西安科教優勢,加快科技成果轉化應用,大幅度提高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貢獻率,不斷提高自主創新能力,鼓勵原始創新、集成創新,突出抓好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形成多主體、多層次、開放互動的創新機制和環境,以創新推進經濟快速增長。
  ――實現經濟發展由主要依靠主城區支撐向城鄉統籌協調發展轉變。以破解城鄉二元結構為重點,以深化重點領域改革為突破,加快推進資本、人才、信息、技術等要素在城鄉之間加速流動、合理配置、高效利用,充分發揮工業對農業的反哺和支持作用,城市對農村的輻射和帶動作用,著力推動城鄉經濟融合發展、雙向演進,逐步縮小城鄉差距,形成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