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貿資訊

中國-東盟自貿區:新動力引發新思考

2010-1-26 13:25: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從鈑金噴涂車間、吸附成型車間到配件組裝車間,商標和產品還是那樣熟悉,工廠負責人的解說也十分親切,只不過這里第一線的工人們只說泰語,因為這是中國電器企業海爾集團在泰國的一家工廠,位于首都曼谷以東200公里的巴真武里府。   自貿區令駐泰中國企業受益
  作為海爾集團在泰國開設的第一家工廠,這家收購于2007年的工廠令海爾一舉成為泰國第二大冰箱制造商。工廠制造總監丁高峰對記者說,隨著今年年初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建成和各項自由貿易政策的逐步落實,將會有越來越多的中國家電產品進入泰國。
  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于2010年1月1日如期建成。這個自貿區擁有19億人口、接近6萬億美元年國內生產總值和4.5萬億美元的年貿易總額。
  談到自貿區的建成將為這家工廠帶來哪些立竿見影的效益,丁高峰向記者展示了兩臺冰箱樣品,一黑一白,外觀時尚。“這兩款冰箱是我們工廠自己設計研發的,采用的是泰國較為成熟而中國相對少用的風冷制冷技術,在日本市場非常暢銷。其實,中國國內有不少消費者喜歡用風冷制冷冰箱,但在國內市場上這種冰箱卻很少能見到,因此我們準備把它們返銷到國內去。”他說,自貿區建成后,泰國產的家電產品銷往中國享受零關稅,降低了返銷產品的成本,從而實現了技術優勢、產品優勢互補以及市場資源共享。
  海爾電器(泰國)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吳勇對記者說,過去幾年中國-東盟自貿區建設的逐步推進為雙方企業拓展貿易和業務提供了便利。“雖然自貿區是今年1月1日正式建成的,但早在幾年前我們在泰國的工廠從中國采購零配件就已經是零關稅了。”
  吳勇說,自貿區時代的正式到來不僅意味著貿易壁壘的逐步消除,也意味著服務、投資和政策方便之門的敞開。目前海爾在泰國的本土化生產和研發已經站穩了腳跟,今后將以這里為基地,利用東盟內部自貿區的有利條件擴大東盟其他國家的市場,其中印度尼西亞、越南、菲律賓將是海爾電器(泰國)公司的先期重點目標。
  吳勇說,在收購泰國工廠后,海爾已經能夠因地制宜地根據泰國人的生活方式設計生產。按照產能設計,預2010年海爾將成為泰國第一大冰箱制造商。
  新動力引發新思考
  中國海爾集團從2001年開始在泰國開設貿易公司進行產品銷售,而收購工廠進行本土化生產也已經有三年的歷史了。海爾目前在泰國總投資額超過10億泰銖(1美元約合33泰銖),雇用了2500名泰國本地工人,擁有自己的研發隊伍和洗衣機、空調、冰箱、冷柜四類生產線。
  吳勇說:“自貿區的建成無疑會進一步加強中國與東盟的聯系,增進雙方官方和民間之間的了解與合作,這將給中國企業進入東盟市場以及東盟國家企業拓展中國市場提供新的推動力。”
  但他強調,自貿區的建成并不意味著自由貿易條款在一夕之間全面落實。事實上,一些優惠政策和部分產品的零關稅在幾年前就已經開始實施,而有一些產品的關稅要到若干年后才能降至零。雙方企業面對自貿區帶來的新機遇時必須全面冷靜地分析,從企業戰略高度進行新思考。
  對于已經享受貿易零關稅的企業,吳勇提醒,盡管零關稅能提升利潤空間,但是否開發一個市場要綜合考慮多種因素,包括品牌認知度、市場基礎、發展前景等。他說:“我們可以說自貿區的建成為中國和東盟企業向對方拓展市場提供了一個良好的推動力,促使企業更積極地思考這種可能性,但它不應該成為決定性因素。”
  他以中國家電企業為例說:“由于中國家電品牌進入東盟市場相對較晚,目前并不占有優勢。日韓品牌在這里擁有主導地位,如在泰國的冰箱市場,日本品牌的份額在60%以上。”他認為,在這種情況下,如何在自貿區關稅和政策優惠的基礎上做好品牌建設和提升產品競爭力是一個更加重要的課題。
  吳勇還建議,進行本土化生產、研發和銷售也不失為雙方企業占領自貿區下大市場的一個思路。他以海爾的泰國工廠為例說:“這是海爾‘三位一體本土化’戰略的體現。本土化生產一方面可以利用零配件從中國進口的零關稅優惠,另一方面又避開了中國電器產品整機出口泰國的關稅壁壘,而且在利用當地優勢技術、開發銷售線路和推廣品牌方面都更加便利。不僅如此,泰國產家電產品面臨的關稅壁壘比中國家電產品要少得多,因此可以利用泰國作為生產基地,把產品銷往東盟乃至世界其他地區。”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