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發展特色農業 促進農業經濟增長農民增收
2010-12-5 19:58: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特色就是競爭力,誰擁有特色,誰就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掌握發展的主動權。“十一五”期間,我市依托區位優勢和氣候條件,特色農業取得了較快發展,先后培育出了“浪伏有機茶”、 “增年”牌系列山茶油、“田陽香芒”等一大批聞名區內外的特色品牌產品,形成了農業支柱產業,增加了農民收入。
盡管“十一五”期間我市特色農業得到較快的發展,但農業“特而不優”、農業生產方式還比較粗放、抵御市場風險和自然災害的能力還比較弱等問題仍十分突出,農產品質量有待進一步提高,農業結構優化尚有很大空間,不論是廣度還是深度,我市特色農業的發展還蘊藏著很大的潛力。“十二五”時期,是我市農業結構優化的關鍵時期,我們要進一步解放思想,采取更有力的措施,加大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力度,推進特色農業向規模化、基地化、產業化、標準化方向發展,努力實現農業經濟增長、農民增收提速的目標。
加快發展特色農業,必須擴大生產經營規模。要在繼續抓好10個百萬畝工程,穩定糧食種植面積和產量的基礎上,鞏固擴大芒果、香蕉、蔬菜、甘蔗、優質茶葉、桑蠶、優質煙葉、中草藥、竹子等特色農業基地規模,推進特色農業規;a。加快發展特色農業必須培育新的增長點。要充分利用我市林地資源和水資源優勢,把林業經濟和養殖業作為新的增長點,建設一批林下養殖、水產畜牧養殖標準化示范基地,推動畜牧業和漁業等優勢產業加快發展。加快發展特色農業,必須全面提高農產品質量。要堅持以科技為引領,發揮廣西百色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的作用,大力推廣優質、高效、高產、生態、安全的農業技術,制定特色產品生產標準體系,打造品牌,進一步提高我市農產品的知名度和競爭力。加快發展特色農業,必須加強市場流通體系建設。要加快農業批發市場建設,健全農產品物流網絡體系,大力培育龍頭市場、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組織,使我市特色農業種植有計劃、銷售有渠道、發展有目標,保護和發展農民的生產經營積極性,加快推動產業發展,促進群眾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