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準年產值400多億蛋糕 東莞打造新興物流城市
2010-12-5 11:12: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東莞素以制造業名揚天下,但隨著產業升級,東莞將目光瞄向了年產值高達400多億元的現代物流業。在近日對外公布了《關于建設珠三角新興物流城市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中稱,東莞期望在2015年實現全市物流業增加值達178億元,港口吞吐量達7000萬噸。
有專家稱,東莞 -
現有的物流企業規模太小,加大優惠條件引入外資巨頭將是東莞發展物流業的一條捷徑。
周邊城市瓜分東莞物流市場
根據國外研究機構對國內物流業的評估,中國物流業的產值大約占GDP的兩成。東莞去年的GDP為3763.26億元,則全市的物流產值應該為752億元,然而事實上,東莞物流業的產值遠遠低于這個數字。東莞市政府副秘書長、虎門港管委會常務副主任劉寧曾表示,前年東莞物流產值有436億元,但東莞能吃掉的只有5.76%,約25億元,還不到6%,剩下的約410億元都被周邊城市“分而食之”。去年的情況,估計也差不多。
為何東莞物流市場的蛋糕會被廣州、深圳等地的企業瓜分呢?東莞理工學院城市學院張全舉教授認為,“東莞的物流業可以用十六個字來評價,‘五代十國,諸侯稱霸;散兵游勇,難成氣候’。話雖然不好聽,但是客觀來說,由于眾多‘黑戶’瓜分了市場蛋糕,造成了東莞物流市場的惡性競爭,也妨礙了整個產業的發展。”
“黑戶”造成市場惡性競爭
陳勝便是這樣的一位“黑戶”,他來自湖北,現租住在萬江小享社區。他有一輛準載2.5噸的貨車,得益于附近的國通貨運場,因此經常可以接到私活,駕車穿梭于珠三角城市之間。他毫不忌諱自己并未注冊也沒有掛靠某物流公司旗下的事實,“我是個體戶,不用交場地費什么的,所以價格便宜,長期做下來的客戶也相信我,生意算是不錯。”
像陳勝這樣的物流從業者并非少數,小享社區內就租住了很多他的老鄉,他們都像陳勝一樣,有著自己的私人貨車。而正是他們的存在,構成了東莞物流市場龐大的部分,也分掉了大量的市場蛋糕。業內人士分析說,“東莞的制造企業主要還是中小企業為主,他們在選擇物流公司的時候是把價錢放在第一位考慮的。大的物流企業要價高的話,就會傾向于選擇我們這種價格相對便宜的個體戶。”
東莞本地缺乏大型物流企業
來自東莞理工學院城市學院的羅余才教授認為,東莞的物流產業被“瓜分”,究其癥結還是本地的產業結構有問題。“東莞制造業很發達,但總部卻往往在國外或其他大城市,只有這些企業的總部才有資格決定物流商的歸屬。而事實上,這些大型企業又往往會傾向于選擇具有實力的大型物流企業。那大的物流企業又主要集中在深圳、廣州和香港,它們有優勢,第一是實力雄厚,第二是城市屬性決定。最重要的一點,東莞雖然是制造中心,卻并非貿易中心,物流總部選址,對貿易的要求非常高。”
東莞本地缺乏大型物流企業,這從東莞理工學院城市學院所提供的一組研究數據中得到驗證———東莞目前已注冊的物流企業近2000家,行業經營個體總數10000多家,但并沒有任何一家能躋身中國物流企業五十強。
因此,按照羅余才的看法,東莞的物流市場蛋糕已經非常明顯,大致可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外來物流企業占有市場最大部分,估計可達80%左右;第二部分是東莞本土物流企業所接的小企業訂單;第三部分則為制造企業自建物流。據了解,僅玖龍紙業一例,便有自己的運貨大卡車超過400臺,儼然已經成為一個大型的物流公司,遠遠超過東莞所有物流公司的個體規模。類似玖龍這樣自辦物流的制造企業,還有很多。
重點構建“一港三帶六園區”
《意見》提出,東莞期望物流業的增加值年均遞增在16%以上,到2015年,全市物流業增加值達178億元,港口吞吐量達7000萬噸。在物流布局上,將重點構建“一港三帶六園區”:“一港”指虎門港;“三帶”指西部沿海物流產業帶、東部鐵路物流產業帶、中部城市物流產業帶;“六園區”則是加速建設東莞保稅物流中心(B型)、立沙島石化倉儲物流園、常平大京九物流園、石龍中外運紅海物流園以及茶山鐵路物流園,并在東莞生態產業園內靠近東部快速路出口處,規劃建設一個以城市物資配送為主的大型物流園區。
而在最重要的培育物流企業方面,《意見》中鼓勵發展第三方物流,支持物流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通過參股、控股、兼并等方式進行資產重組。但羅余才指出,兼并重組在現在的東莞物流業,實施起來并不現實,“本身就沒有大企業,究竟是誰兼并誰,誰吞并誰?除非外來大資金重新進入行業,否則很難在既有的企業之中進行兼并。加大優惠條件引入外資巨頭將是一條捷徑,東莞在這方面有經驗,拿出當年引入外資制造企業的力度,要發展物流產業,肯定沒問題,癥結還是在于政策的優惠和扶持力度究竟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