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鏈管理,缺貨的后果
2010-12-5 11:06: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供應鏈管理的基本問題就是同時降低庫存和缺貨率。不管對于生產者還是零售商,缺貨都會導致巨大的損失。
總體來看,國內零售商品缺貨率在10%左右,美國同類商品的缺貨率是7.4%。從具體品類看,消費者購買頻率越高,缺貨越嚴重。瓶裝水比油缺貨嚴重;商品周轉率大缺貨更嚴重。周轉最快25%的商品占了商品缺貨的40%.
-
消費者面對缺貨時候,超過25%的顧客會選擇其他品牌商品,31%的顧客會去別處購買商品,這對生產者和零售商都不是好消息。
另外的研究表面:超過2/3的決定是在即將購買時候做出的,即購買行為是在看到貨架上的商品后才發生的。持續的缺貨會驅使顧客永遠不再購買此品牌商品,或者不再光顧這家商店。
與商品缺貨形成對照的是:2周內銷量不到16件的商品居然占據了20%的貨架,看來,貨架真的需要好好管理。
我自己曾經經歷過兩次印象比較深的缺貨:
一次是買洗面奶,我一直使用碧柔這個品牌(聽說是個日本企業的),感覺比較好。但是有兩次去超市買都缺貨了,結果我買了丁家宜的洗面奶,使用后覺得也不錯,后面我就用丁家宜的洗面奶。缺貨對廠家來說意味失去消費者。
另外一次我要買3盒福建某個廠家生產的一種口味的餅干,到超市,發現貨架上一段是空的,這種口味的餅干只剩下一盒,顯然缺貨了,而旁邊同樣是這個廠家生產的其他口味的餅干卻滿滿的。顯然,這個廠家的各個品種暢銷程度不同,廠家沒有對銷量做很好的估計,缺貨了。當然,我只買了一盒餅干。對于廠家和超市來說,損失了銷售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