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交通資訊

湖南武廣貫穿高速年開工15條 織就大交通網

2010-1-25 20:14: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元旦后的長沙南站,旅客如織。客人乘坐武廣客運專線從長沙出發2個小時可到廣州,1個小時可到武漢。 
“湖南通”則“中部通”,“中部活”則“滿盤活”。近年來,省委、省政府決定以打造中部立體交通樞紐為目標,加快了立體交通網絡建設步伐。2009年,我省立體交通網絡建設上突飛猛進,公路、鐵路、航空、水運、管道運輸四通八達,三湘大地越變越精彩。金融危機下的“湖南發展速度”中,交通人不僅沒令人失望,還為全省人民交上了一張漂亮的成績單,尤其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為湖南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彎道超車”開辟了“快車道”。 
【 鐵路】 
“陸地飛行”縱貫三湘 
“開動了!”2009年12月26日上午,長沙南站動車汽笛一聲長鳴,G6025次緩緩駛出長沙南站,須臾間沖破晨間的薄霧,向南而去,此時,站臺上顯示屏的指針指向9:00。這是一個歷史時刻,世界上運營時速最快、一次性建成里程最長的高速鐵路客運新干線武廣高速鐵路正式投入運營。從此,和諧號高速列車穿山破嶺、風馳電掣般穿梭在湖廣大地上。 
武廣的開通對湖南來說最深遠的影響無疑是更緊密地融入了廣東。從而形成一個武漢、長沙和廣州的“三小時經濟圈”,這將是一條特殊的經濟走廊——“‘武廣經濟帶’形成的意義,在于人流、物流、資金流的流動而產生的一切商機。”“武廣高鐵將會為沿線三省帶來巨大商機,我估計,5年后GDP有望因此而提升3%-5%。”中山大學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副主任林江信心滿滿。 
重大項目 
2009年7月28日,石門至長沙鐵路增建第二線工程、婁底至邵陽擴能改造工程分別開工。石門至長沙鐵路增建第二線工程建成后,將對進一步完善長沙市城區鐵路客運布局,充分發揮沿線常德、益陽兩市的“3+5”區位優勢起到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而婁底至邵陽擴能改造工程將成為我國中西部地區通向湛江、北海、欽州、防城等華南深水港口的重要出海通道。 
2009年9月28日,投資119億元的長沙市軌道交通2號線一期工程正式開工,不僅標志著省會長沙從此大步邁進了“地鐵時代”,更是我省構筑立體交通網絡的又一重要里程碑。 
【高速公路】 
一年內開工15個新項目 
劉卞兵是株洲棉紡廠的一名下崗工人,家在株洲石峰區。2年前,他下崗后在廣東云浮做大理石生意,這幾年他經常坐飛機在長沙、廣州之間當“空中飛人”。 讓劉卞兵有些煩躁的是,長沙飛廣州只要個把小時,但從株洲坐車到長沙黃花機場,每次要1個半小時。 
但2010年長沙至株洲高速公路建成通車后,從株洲去長沙黃花機場路程將由原來的70公里縮短為37公里,時間縮短到25分鐘。劉卞兵說,長株高速等于為株洲修建了一個新機場。 
從地理位置上看,湖南地處全國東中西的交會點,特殊的地理位置為高速公路建設提供了先天稟賦,讓其成為了全國最重要的交通樞紐之一。 
“由于交通不暢,嚴重制約了湖南經濟社會的發展,還成為全國路網建設的瓶頸。2008年,湖南高速公路通車里程2001公里,在全國排第15位,在中部六省排倒數第2位,這與我省GDP總量全國第11、面積中部第1的地位位置和發展要求極不適應,因此,加快高速公路建設成了湖南交通運輸工作的第一要務。”省高速公路管理局局長馮偉林向記者解釋為什么湖南要修這么多高速公路。 
2008年以來,我省搶抓國家擴大內需的歷史性機遇,決定提前實施到2030年的高速公路發展規劃。2008年一年就開工了18條高速公路,2009年開工15個高速公路項目。建設里程之多,投資力度之大,湖南交通史上絕無僅有。 
2008年底,隨著全長220多公里的常德至吉首高速公路建成通車,我省所有市州與省會長沙全部以高速公路連接的“4小時交通圈”最終畫圓。 
到2012年,湖南將形成覆蓋全省、快速暢通的高速公路網絡,實現全省90%以上縣城可在30分鐘內上高速公路,省會長沙至其它13個市(州)政府所在地均可實現當日往返。省交通運輸廳對我省高速公路網規劃進行了修編,修編后的內容為:湖南省高速公路網形態可以歸納為“6縱9橫3環”,總規模8318公里(國家高速公路3463公里,地方高速公路4855公里),其中縱向主線3287公里,橫向主線3412公里,環線565公里,其它高速公路1054公里。 
“另外,高速公路在擴大內需、拉動增長、解決就業、促進區域發展等方面的作用,在湖南這個典型的投資拉動型省份體現得尤為明顯。”馮偉林稱。 
在去年開工15個高速公路項目后,今年,我省高速公路項目力爭年內開工9條,通車4條,計劃完成投資將超過550億元。 
規劃: 
近期(2009年—2015年):建設總規模4506公里,總投資約2615億元,新增高速公路通車里程4506公里,到2015年底,高速公路通車總里程達到6507公里。 
中期(2016年—2020年):建設總規模934公里,總投資約563億元,新增高速公路通車里程934公里,到2020年底,高速公路通車總里程達到7441公里。 
遠期(2021年—2030年):建設總規模877公里,總投資約629億元,新增高速公路通車里程877公里,到2030年底,高速公路通車總里程達到8318公里,全面實現高速公路規劃目標。 
2009年本省高速公路開工時間: 
2月27日 1條 
炎陵分路口至炎陵縣城 
4月30日 2條 
京港澳國家高速公路長沙繞城東北、東南段和長沙連接線 
5月27日 5條 
通城界(湘鄂界)至平江、瀏陽至醴陵、醴陵至茶陵、炎陵至汝城、大圍山至瀏陽 
7月14日 3條 
洞口至新寧、新化至溆浦、溆浦至懷化 
11月3日 2條 
界化壟(湘贛界)至茶陵、鳳凰至大興 
12月18日 1條 
滬昆高速潭市互通及水府連接線 
12月30日 1條 
石首至華容 
【民航】 
黃花機場年吞吐量破千萬人次 
2009年11月20日,長沙黃花國際機場迎來了年旅客吞吐量突破千萬人次的歷史時刻。湖南機場年初既定的“一年一變樣”目標中“長沙機場確保旅客吞吐量940萬人次,力爭1000萬人次”的運輸生產目標提前1個多月順利實現。 
長沙機場年旅客吞吐量突破千萬人次,意味著長沙機場正式躋身全球大型機場行列,標志著湖南向航空強省邁進的征程中實現了新的突破,為湖南民航半個多世紀的歷程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這只是概算總投資21.5億元的長沙黃花機場擴建工程的一個成果,擴建工程于2006年啟動以來。2009年3月底飛行區2600米跑道延長到3200米工程通過試飛驗證,黃花機場就迎來“大飛機時代”,而新航站樓主體工程6月破土動工,到2011年,黃花機場擴建工程將按計劃全部建成投入使用。 
2009年,通過評審的《長沙黃花國際機場總體規劃(2009——2040年)》給黃花機場的未來指明了方向。據悉,到2015年,作為湖南機場主業板塊核心部分的黃花機場將有望成為中國區域性國際航空樞紐機場。 
規劃: 
新的《總體規劃》確定了黃花機場規劃面積為46.66平方公里,范圍為西起始線為現有跑道中心線向西的1.5平方公里,東起始線為京珠高速外移線西側,南起始線為長沙市繞城線南線延長線,北起始線為長永高速路。“除了機場發展方向外,機場容量也將大大擴大。就跑道而言,機場將規劃建設三條新跑道。全長3800米的第二條跑道有望2010年開工。” 
【水運】 
長沙湘江綜合樞紐工程開工 
再過5年,湘江長沙至株洲旱季通航及飲用水困難將成為歷史。2009年9月30日,長沙湘江綜合樞紐工程在望城縣蔡家洲正式開工建設,當日,省委副書記、省長周強與省委常委、長沙市委書記陳潤兒在開工儀式現場承諾,到2014年底,湘江長株潭段將形成碧波蕩漾的寬闊水面,淹沒枯水期臟、亂、差的兩岸灘地,成為惠及數百萬長株潭市民的民生工程。 
長沙湘江綜合樞紐工程總建設工期5年,2014年底全面竣工。這意味著,再過5年,湘江不再喊渴,長株潭也將成為全國獨一無二的庫區城市群。 
從湘江沿線居民飲水方面看,這一工程可以從根本上保證長株潭三市常年用水要求。從航運方面看,湘江長株潭135公里河段,全年都能達到二級航道標準,枯水期出現低水位時,1000噸級船舶都能到達株洲。 
省交通規劃勘察設計院港航與結構工程設計處高級工程師劉學著介紹,長沙湘江綜合樞紐工程建成后,將形成長達135公里的庫區,把長株潭三市沿江兩岸有機地連接在一起,構成一個帶狀的濱水區域,成為全國獨一無二的庫區城市群。 
重大項目 
2009年6月8日,年集裝箱吞吐能力達30萬標箱的岳陽城陵磯新港區(松陽湖)一期工程告竣,正式開港營運。至此新港船舶可直航日本、韓國和臺灣、香港等國家和地區。 
2009年12月28日,長沙霞凝新港年集裝箱吞吐量歷史性地突破了10萬標箱,創歷史最高紀錄,標志著長沙港邁上國內內河支線港口領先地位。 
2009年湖南交通建設大事記 
2009年12月26日,武廣客運專線正式通車,從長沙出發2個小時可到廣州,1個小時可到武漢。 
2009年,我省15個高速公路建設項目開工,到2012年,將形成覆蓋全省、快速暢通的高速公路網絡。 
2009年11月20日,長沙黃花國際機場迎來了年旅客吞吐量突破千萬人次的歷史時刻,迎來“大飛機時代”,旅客吞吐量躍居全國機場第11位。 
2009年,長沙市軌道交通2號線一期工程開工,標志著省會大步邁進“地鐵時代”。 
2009年9月30日,長沙湘江綜合樞紐工程在望城縣蔡家洲開工建設,長沙湘江綜合樞紐工程竣工后,湘江長衡段2000噸級貨運船舶將暢通無阻。 
【專家點評】 
湖南交通要更加注重“銜接” 
“在全球經濟大蕭條的情況下,湖南交通在2009年成績斐然。這可以說是湖南今年經濟建設的一大亮點,這是殊為不易的。”長沙理工大學交通運輸學院院長胡列格24日表示,現在的“大干快上”為以后的經濟發展打好了基礎。 
總結2009年湖南交通的整體情況,他最關心“銜接”的問題。 
“高速公路方面,2008年、2009年每年都有十幾個項目開工,現在近四十個項目在建,三五年后,當高速公路建設好了,有近2萬人的工作需要安排,這就需要提前謀劃、銜接。是分流,還是成立實業公司進行多種經營。”胡列格說,很多高速公路都是貸款修路,很多到縣城高速公路的經營狀況是不是會有問題,還貸能力能不能跟得上?武廣鐵路是胡列格非常關心的問題。武廣通車后,他專門去武漢、廣州進行了考察,他認為現在長沙南站的鐵路與長沙市政交通的銜接做得還很不完善。“現在去坐武廣動車的誰愿意坐三十幾站的公交車?”胡列格建議:“要開通火車站到長沙南站的一站式中巴,這樣才能讓旅客方便。” 
航空方面,胡列格告訴記者,現在湖南有幾個支線機場在2009年獲發改委的批復,這就需要省政府對支線和主線機場的分布有一個全盤的考慮,看看如何布局。 
至于水路,胡列格提醒交通規劃部門一定要把湘江沿線留上足夠的“自留地”,“很多地方以后都可以做港口的,不能都去建江景房。”胡列格說。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