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理政資訊

深圳海關打造貿易“奇跡”

2010-1-25 18:02: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記者從深圳海關獲悉,2009年,深圳外貿進出口總值2702億美元,實現貿易順差規模538億美元。其中,進口1082億美元,出口1620億美元。深圳榮獲全國大中型城市外貿出口“十七連冠”,占全國外貿出口總額的13.5%,所占比重較上年同期增加0.8個百分點。民營企業的出口,對東盟地區貿易的出口以及香港的CEPA受惠貨物進口值都逆勢增長,紛紛創出了歷史新高,成為深圳外貿經濟的幾大亮點。

  在國際金融危機不斷蔓延,國際經濟發展形勢嚴峻的困境下,深圳的外貿經濟為什么能再度創造令世人矚目的“深圳奇跡”呢?這一切,離不開深圳海關所提供的大力扶持和優質服務。  

  優化通關模式促進貿易便利快捷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近年來,深圳海關始終致力于優化通關模式、促進貿易便利化,為深圳外貿經濟營造更為優越的通關環境。從推進客戶協調員企業制度,實行風險式分類通關,加強企業分類管理,在集中力量加強高風險企業管理的基礎上,給予守法企業更多通關便利,到推行集約化管理,設立通關指揮監控中心,統籌調度全關通關管理資源;從建立接單中心,提供一站式、跨口岸的通關服務,優化查驗作業模式,到實施空箱快速通關,推進卡口聯網試點,使用大型集裝箱檢查設備等手段對通關貨物實行非侵入式檢查,提高查驗作業效率,開展中歐安全智能貿易航線試點計劃合作項目,推動實現深圳港與歐洲主要大港海關作業的一體化。深圳海關改革創新不遺余力。  
  2009年8月31日,深圳市粵坤鵬貿易有限公司向深圳機場海關申報出口一批電動車充電器,這是深圳海關在空港啟動出口分類通關的第一單貨物。從遞單到電腦單證審結,不足10秒,再到海關柜臺蓋單、出單,整個通關手續僅用了十多分鐘。  

  分類通關改革能給企業帶來什么好處呢?深圳市方圓物流公司負責人蕭先生給記者算了一筆帳:“以前審單是平均用力,前臺接單后臺審核,光審單就要30分鐘,現在低風險報關單只用10秒。節省了時間,騰出了人力,對于企業節約經營成本,增加競爭力肯定是很有幫助的。”  

  目前,深圳關區一半以上報關單證享受到“低風險快速放行”優惠待遇,出口貨物的通關效率大幅提高,企業物流運作成本大大降低,守法企業還能享受貨物放行之日10天內自主選擇向海關遞交單證的待遇。  

  為進一步提高海關的驗放效率,降低貨物在內陸省份與深圳口岸之間的運輸成本和抵達深圳后的倉儲成本,深圳海關采取區域通關組合模式,將跨境快速通關與“屬地申報、口岸驗放”模式結合起來,減少了跨關區貨物的通關環節,也減輕了口岸的通關壓力。  

  “組合模式”在簡化海關通關流程、提高貨物驗放效率、降低企業物流成本等方面顯現出了巨大的優勢。青島海信公司在深貨運代理業務負責人林松波告訴記者,“我們選擇使用‘組合模式’進口料件后,享受了在口岸快速驗放和屬地自主報關的雙重政策優惠。在青島報關的時間不再受貨物是否實際運抵的限制,時效性更強。貨物的流向、調撥也更加靈活,貨物及人員無需在兩地間迂回!绷炙刹ㄟ告訴中國經濟網記者,深圳到青島段的物流費用,公路可大幅節省近50%,航空也可節省5%以上。目前,深圳海關“組合模式”業務范圍進一步推廣覆蓋至長沙、南昌、山西、青島四個直屬海關關區及其轄下相關企業。“組合模式”已成為內地經深圳口岸貨物進出的一條“高速公路”。  

  據介紹,深圳關區進口平均通關時間為0.42小時,比全國海關平均用時快3倍多;出口平均通關時間0.06小時,比全國平均用時快25倍。  

  豐富服務措施支持企業做大做強  

  據記者了解,為促進深圳外貿經濟的快速健康發展,深圳海關先后出臺了支持外貿出口的“9項措施、8項承諾”和“支持深圳市大型企業發展十項措施”等多項兼具廣泛影響力和具體實效的辦法。特別是國際金融危機以來,深圳海關把國家“保增長”的宏觀要求與企業經營的微觀需求相結合,出臺了支持企業應對金融危機的12項具體措施。據深圳海關介紹,措施實施以來,2009年海關共為企業清退風險擔保金、保函金額4.33億元,退還臺帳保證金2.83億元,審批外發加工金額50.685億美元,審核內銷貨物貨值19.17億美元。  

  2009年11月中旬,為了配合深圳市委市政府提出的“進一步加大外貿出口力度、保持全年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目標”的工作要求,深圳海關又提出了“加強組織領導、加快辦理加工貿易手續、快速驗放口岸出境貨物、打造優質高效通關環境、加強數據統計監測預警、切實增強服務意識”等“六個確!贝胧,全力以赴、不遺余力地支持和配合地方進一步擴大外貿出口。  

  與此同時,深圳海關主動深入企業調研,切實解決企業遇到的通關難題。記者從深超光電深圳有限公司了解到,該公司“膜晶顯”項目投資總額18.59億美元,在審批過程中急需進口凈化室設備和材料,但按海關管理規定,項目正式備案前不能享受減免稅優惠,不具備憑保進口條件。為此,深圳海關專門向國家海關總署請示,為該公司爭取到了憑保進口。深超光電深圳有限公司負責人說:“深圳海關的服務主動、高效,為我們解決了大難題,確保了我們公司能夠穩定快速發展!  

  記者了解到,為確保“擴大外貿出口”,深圳海關全面行動起來:該關下屬的皇崗海關選擇誠信級別高的企業作為試點,為企業提供“24小時全程跟蹤協調、專人法規咨詢、個性化服務優先申請”等一對一服務;南頭海關組成調研組深入出口大戶企業調研,現場解決企業通關疑難,在業務現場設立預約報關窗口,對轄區的出口大戶企業實行預約報關制度,為企業提供延時、休息日及八小時以外的通關服務,對情況特殊的企業啟用“綠色通道”。  

  對于海關真切熱誠的服務,深圳市倍特力電池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黃雪輝深有體會。年前,該公司同加拿大一國際公司簽約,承接價值2000余萬元的進料加工訂單。加拿大客戶的原材料運至香港,等待入關時,才發現由于行政區劃調整,公司未及時變更信息,按規定不能辦理進出口合同。眼看2000萬元的訂單就要“走單”,公司負責人一時慌了手腳。在此情況下,南頭海關及時啟用“綠色通道”,幫助該公司順利辦理了進出口合同,解了企業的燃眉之急。  

  “沒有海關真心地為企業著想,我們2000萬的訂單早就泡湯了,F在不僅我們的訂單起死回生了,加拿大客戶還和我們簽訂了長期的合作項目,每月將承接1000多萬元的訂單!秉S雪輝高興地告訴中國經濟網記者。  

  打造物流之都促進區域經濟繁榮  

  不斷地創新物流發展模式,保持提供功能最齊全、政策最優惠的服務,這是深圳海關對深圳物流業的一大貢獻。依托珠三角的區位優勢和毗鄰香港的海港優勢,近年來深圳現代物流業得到了持續快速發展,物流業成為深圳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  

  為提高區域物流的進出境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深圳海關面向全國,特別是廣大內陸省區,努力推廣跨關區的“屬地申報,口岸驗放”合作模式。在該模式下,企業可以自主選擇向其屬地海關申報納稅而直接在口岸驗放貨物和進出境,無需辦理轉關手續,企業還可靈活安排運輸時間和運輸路線,減少往返兩地報關的時間和費用。截至2009年底,深圳海關已經與全國298個業務點達成結對關系,業務范圍覆蓋江西、湖北、湖南、新疆、青海等26個省(直轄市、自治區)。這樣一來,深圳口岸的區位優勢將得到充分發揮,不僅拉動了珠三角地區的物流業發展,還輻射到了全國,特別是中西部城市,大大帶動了內陸省區物流業的發展。此外,深港兩地海關還啟用了“查驗結果參考互認”、X光機查驗結果互認等合作,為陸路口岸跨境物流通關再次提速。  

  2009年7月,深圳海關與空港物流巨頭UPS簽署了合作備忘錄,為UPS亞洲轉運中心提供“24小時通關”、“跨境快速通關”、“口岸零滯留”和“公路口岸與空運口岸無縫對接”等一系列非常便利的服務措施。這標志著這個世界上最大的包裹遞送公司以及全球領先的供應鏈服務提供商將正式落戶深圳。  

  UPS亞太區運輸事務高級副總裁廖啟明對記者說:“我們相信新的轉運中心將對進一步提升深圳地區的航空物流輻射能力,繁榮航空物流產業起到積極作用!  

  為了主動適應港口業務量快速增長的需求,深圳海關推進多項業務整合創新,配合鹽田港網絡化港區建設試點,推進特殊監管區域的功能整合,實現倉儲貨物“一次申報、一次審單、一次查驗”和7天24小時運作的目標,促進了港區生產能力不斷攀升。目前,深圳港已穩坐世界大港的第四把交椅。  

  近年來,深圳海關一直在大力配合深圳市特殊監管區域建設。從全國第一個保稅區———沙頭角保稅區,到隨后的出口加工區、保稅物流園區、出口監管倉庫,再到目前開放程度最高、功能最全、政策最便利的保稅港區,深圳海關不斷從政策咨詢、設計規劃、功能優化等方面給予支持,努力促進培育深圳新的經濟增長點。記者了解到,深圳現有的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包括3個保稅區、1個保稅物流園區、2個出口加工區、1個保稅港區;保稅監管場所包括27個保稅倉庫、35個出口監管倉庫以及1個保稅物流中心。2009年8月,深圳前海灣保稅港區正式啟用。作為深港合作示范區的啟動項目,前海灣保稅港區的建設及封關運作,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  

  目前,前海灣保稅港區已成為國內運作保稅港區中,運作模式最完整、業務量穩定的一個保稅港區,漸漸充當起全國保稅港區中的“領頭羊”角色。據深圳海關統計,截至2009年12月31日,前海灣保稅港區共審核進出口報關單及備案清單3.3萬票,審核轉關單證2.6萬票;征收關稅及其他稅費6417萬元;監管進出口集裝箱59.2萬標箱;監管國際航行船舶577艘、往來港澳小型船舶1683艘,受理企業備案申請128家。  

  “保稅港區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已初步體現出來。目前,已有包括DHL、飛利浦、家樂福、卡西歐、NYK多家國際知名企業將其商品集散、配送中心設在前海灣保稅港區。申請進駐企業已有128家!鄙钲诤jP副關長陳振沖對中國經濟網記者說。  

  同樣是在2009年8月,華為、神舟保稅倉庫作為全國首個開展出口產品售后檢測維修的保稅倉庫試點也正式啟用,每年可為企業節省2600萬美元。利用保稅倉庫開展企業出口產品進境維修業務,促進了加工貿易產業鏈和價值鏈的延伸,這是支持促進保稅物流業發展的又一創新舉措。值得關注的是,目前,深圳海關與前海灣保稅港區的運營管理方招商局集團也已經著手研究下一步戰略發展,準備將前海灣保稅港區從目前的物流和倉儲功能進一步豐富擴大到檢測、維修、出口加工、產品展示等全方位的保稅港區形態。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