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重要內容 北京抓緊出臺交通治堵方案
2010-12-3 4:48: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治理交通擁堵成為當前本市的一項迫切工作。前天結束的中共北京市委十屆八次全會審議通過了“北京十二五規劃建議”。市委書記劉淇稱,“十二五”期間將在保障和改善民生等六方面大有作為。此外,劉淇在提到當前工作時表示,要確保高水平完成“十一五”的任務,確保“十二五”開好局。其中提到要抓緊出臺、抓緊落實治理交通擁堵方案,使治理交通的措施盡快見效。 建議提出,“十二五”時期首都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包括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居民收入較快增加、城鄉環境更加宜居、社會發展和諧穩定、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和改革開放深入推進。
同時,建議明確提出了“兩個率先”的具體目標,將在“十二五”期間,率先形成創新驅動的發展格局,率先形成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
北京市社科院經濟所所長、北京市人民政府專家顧問團顧問趙弘,參與了北京市“十二五”相關課題研究。對于北京市政府“十二五”規劃的建議,他表示,與前一個五年規劃建議相比,此次建議非常明確闡述了首都經濟未來發展的主要方向,包括服務經濟、總部經濟、知識經濟、綠色經濟。
其中,建議著眼于加快發展方式轉變,推動服務業轉型升級,旨在優化產業布局,反映了其努力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愿望。并提出發揮首都總部經濟以此輻射帶動周邊地區或者更大范圍甚至全國的經濟發展,也明確了作為首都的責任。與此同時,強調要建立起創新驅動的產業結構,發展以高新技術產業為主導的新的經濟結構,這對減少資源消耗和保護北京環境將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此外,建議一再強調加快推進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提出順應人民群眾過上更好生活新期待,反映出政府將著力保障低收入群體的生產生活,促使社會經濟平穩有序發展。
“十二五”規劃建議·焦點解讀
城鄉一體化
將率先城鄉一體化新城建設有業有城
內容:建議提出,將率先形成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加快郊區城鎮化步伐,加快建設現代化國際新城,增強郊區農村發展活力,提高郊區基本公共服務水平。
劉淇表示,“十二五”期間在推進城鄉一體化發展上要大有作為。要加快推進城鄉接合部城市化工作,要加快新城建設,力求取得重大突破。新城要有業有城,更好地承擔起疏解中心城區功能、推動地區發展的任務。同時,加快小城鎮建設和新農村建設步伐。
解讀:北京市社科院經濟所所長、北京市人民政府專家顧問團顧問趙弘,曾參與了北京市“十二五”相關課題研究。趙弘認為,北京城六區承載了北京70%的產出和62%的人口,這致使核心區出現了人口、交通等一系列城市問題,必須用新城建設承接核心區過多的壓力。對此,市政府在建議中明確未來5年將形成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縮小城鄉差距,加快郊區城鎮化步伐,加快建設現代化國際新城。
國家行政學院教授、中國行政體制改革研究會秘書長汪玉凱認為,整體來看,北京市政府對于“十二五”發展的建議也體現了中央強調的“富民”戰略。北京提出了率先形成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這對于北京提高城市綜合競爭力是非常必要的,如果北京在實現城鄉經濟一體化的道路上推進成功,也將對全國城鄉一體化的戰略推進起到強大的示范作用。
行政管理
加強調控人口總量緩解城市交通壓力
內容:建議首次提出加強首都文化軟實力建設。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全面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水平,加強文化創意產業的支柱地位。
建議提出,推進社會建設與管理創新。全力加強社會建設,積極創新社會管理與服務,確保首都安全穩定。
建議提出,全面提高城鄉規劃建設管理服務水平。提高科學規劃水平,加強對人口總量的調控,著力解決城市交通問題,提高城鄉建設管理服務水平。
解讀:趙弘認為,建議對于政府的社會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劉淇也強調在提高城市的精細化管理水平上要大有作為。目前本市核心區出現了人口、交通等一系列城市問題,這有城市建設、城市規劃方面的不足,但同時也存在城市管理上的問題。政府需要拿出新的管理手段加大對交通擁堵情況的治理,疏導城市交通,緩解城市壓力。與此同時,政府在“十二五”期間,加強人口管理,但是目前來看尚未找到合適有效的管理措施。
汪玉凱認為,在人口和交通方面,北京不能一味通過行政手段干預,而是要形成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以此來引導合理化配置。特別是北京立志邁向世界城市,成為國際化的高端城市,如果沒有前瞻性的社會建設和城市管理手段,是不可能實現的。因此,在下一個五年規劃期間,北京需要致力于城市管理水平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