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企業風采

天津港發力建國際航運中心

2010-12-29 22:51: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截至12月21日,天津港貨物吞吐量突破4億噸,成為中國北方第一個4億噸的港口。繼2001年貨物吞吐量突破1億噸后,天津港實現了9年連續跨越三個億噸臺階的持續、快速增長。 
天津港“具備了建設中國北方國際航運中心的基本條件”。南開大學現代物流研究中心主任劉秉鐮教授表示。 
然而,國際航運中心是一個功能性的綜合概念,融發達的航運市場、豐沛的物流、眾多的航線、航班于一體,一般是以國際貿易、金融、經濟中心為依托的國際航運樞紐。 
距離這個目標,“天津港還有一段路要走。”天津港(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于汝民說。 
港口也看性價比 
不論對人還是對企業,成績均屬于過去,笑到最后的,才是贏家。正如于汝民憂慮的那樣,“突破4億噸,我激動的時間比較短,壓力很大,考慮更多的是,下一步天津港該怎么發展?” 
于汝民表示,目前,我國的港口告別了高速發展的時期,“低附加值”的時代已經走到頭了。建設“世界一流企業”的目標要從初級階段推到高級階段,要站在世界一流大港的行列里,也要有新的發展。 
將天津港建設成中國北方國際航運中心并不是一個“拍腦袋”的決定,有三個很重要的時間點。 
2005年,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視察天津濱海新區并發表重要講話,從而拉開了濱海新區納入國家發展戰略的大幕。 
2006年,在國務院關于天津市城市總體規劃的批復中,首次提到了要將天津港建設成為中國北方國際航運中心。 
今年4月,濱海新區政府公布了《天津濱海新區關于加快北方國際航運中心建設的若干意見(試行)》(以下簡稱《意見》)。《意見》中明確提出了建設北方國際航運中心的主要任務和主要目標。也給出了時間表——到2015年,初步建成具有國際航運物流資源優化配置能力的北方國際航運中心。 
在劉秉鐮看來,這個時間表的設定是以天津港的快速發展為基礎的。當然,國家經濟的快速發展、北方地區的崛起、國家區域均衡戰略以及國家堅持對外開放的戰略都推動了天津港腹地運量的迅速增長。 
在有了基礎建設、集疏運系統、運量之后,怎樣在天津建設國際航運中心就成為重點。需要“軟件”、需要天津市本身的發展、需要面臨多方面的競爭。 
劉秉鐮用選擇餐館打了一個比方,去吃飯的時候,選擇什么樣的餐館?服務好的、菜品比較齊全的、價格合理的,也就是說要選擇性價比比較高的。“選港口也是這樣。” 
力推航運金融業 
天津港的當家人——于汝民對國際航運中心有著非常明確的認識。國際航運中心不是“關上門自己封的”。在他看來,天津港除了要上規模、夠等級、功能完善之外,還需要得到大家的認可,在這方面要用國際化的標準來要求。 
當然,天津港在建設硬件的同時,在“軟件”方面也做了很多工作,尤其是在金融服務上。于汝民介紹說。 
為了吸引更多國內外船舶及船公司登記或運營,推進天津東疆保稅港區航運金融先行先試,今年11月,東疆保稅港區管委會針對船舶登記和船公司運營、航運金融產業出臺兩項“重量級”鼓勵辦法。 
《天津東疆保稅港區鼓勵船舶登記和船公司運營的暫行辦法》中規定,凡在東疆保稅港區注冊營運的船公司,將自開業年度起前3年按營業稅的100%給予資金支持,后續經營期內按營業稅的80%給予資金支持。同時,對船公司高層管理和技術人才,5年內按個人所得稅地方分享部分的100%給予獎勵,對船公司中層管理和技術人才,5年內按個人所得稅地方分享部分的50%給予獎勵。 
除了東疆保稅港區的政策優勢,12月初,天津港在北京舉行招商推介會,就物流加工區、綜合配套服務區面向全球招商,當日項目簽約金額逾60億元,達成合作意向十余個。為天津港建設中國北方國際航運中心增添了新的競爭力。 
即便如此,“天津港仍需要大量航運產業的聚集,大量為航運服務的企業的聚集,這些都是必要的。”于汝民在接受新金融記者采訪時強調。 
繼續完善“軟實力” 
一位不愿具名的業內人士表示,建設國際航運中心,不僅僅是一個天津港就能完成的,它需要很多配套服務,而天津港周邊的交通、金融、代理、保險、法律等服務性的“軟實力”還不夠。拿倫敦港來說,其吞吐量早已不是世界大港了,可它依舊是國際航運中心,就因為其居高不下的交易指數。 
面對“軟實力”的建設,于汝民也表達了自己的困惑。他說自己上中學的時候還和海員們一起踢過球,那個足球場還可以打壘球,豐富了海員們下船后的生活,可這個足球場早就沒有了。 
天津港建設成為國際航運中心,非常需要海事法院的支持。可有多少解決海事糾紛的律師事務所、有多少仲裁機構;銀行找到天津港的時候,總希望能為天津港提供貸款服務,為航運、貨運提供金融服務的意識還遠遠不夠;另外,天津的城市文化還不是開放的、積極與國際接軌的海洋文化。“這些都是值得反思的。” 
對此,劉秉鐮教授毫不避諱地指出,“軟實力”不是短時間內就能完善的,上百年的時間成就了今天的倫敦港。要成就天津港,政府要努力完善政策環境;企業要改變經營理念;要慢慢地改造成一個國際化運作的流程。“當然,核心是人,天津港需要具備國際視野,有國際化能力的產業工人、技術人員和管理者。” 
中科院研究生院管理學院副院長趙紅也認為,人才很重要。“尤其是跨行業的人才、高端的人才。”在她看來,天津港要建設國際航運中心還需要一些精密的戰略布局和設計,在執行層面還要付出很多努力。 
就目前天津港的發展現狀而言,劉秉鐮認為,天津港應該走工業推動型港口的發展路線。它的代表港口是鹿特丹港,因為連接了大量內腹地經濟區,其港口的運量非常大,也成就了鹿特丹港成為國際航運中心。 
如果說有硬性指標的話,天津港要繼續完善港口基礎設施,確保30萬噸級的船舶自由通行;完善碼頭設施,特別是完善集疏運系統;“最重要的是,天津港要有直接通向腹地的鐵路通道。當然,公路也很重要。”劉秉鐮直言。 
這些都不是短時間內就能實現的,正如于汝民所言,“建成國際航運中心,天津港還有一段路要走。”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