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以人為本”與企業發展
2010-12-29 16:44: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唐榮姝
“以人為本”作為企業文化的核心,是社會和歷史進步的成果,是我國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斗目標寶貴的精神財富。在現代社會之中,企業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企業文化建設戰略,研究和倡導“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一、“以人為本”的具體含義及現實意義
按照馬克思主義的觀點,“以人為本”其出發點是現實的人,“是從事活動的,進行物質生產的,因而是在一定的物質的、不受他們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條件下能動地表現自己的人”。實踐表明,盡管現代管理技術是有效的,卻不能代替管理思想現代化和人員的現代化。就企業來說,就是在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運動中,創造物質財富,推動生產力和社會發展的從事物質實踐活動的員工。“以人為本”是新經濟條件下企業生存和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基石,而新經濟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網絡化,網絡化在帶給人們極大便利的同時,也對溝通提出了全新的挑戰。我們在人力資源管理中的各個環節,不管是績效管理還是薪酬管理或是招聘、培訓、晉升等,溝通都在其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也是員工正確認識自我,提高工作績效的一個轉折點,可以說企業有效溝通的程度直接關系到企業目標的實現。人本管理的思想要求擺正組織與員工的關系,即組織為人而存在,組織為人而發展,要在組織目標、組織設計、組織制度等方面符合個性化的要求,在員工個人能力建設、團隊能力建設、個人貢獻界定、收益分配等方面創造公平、透明、和諧的關系,幫助員工提高能力、改進業績、創造價值、優化生活。特別要在以下幾方面更多關注人的發展要求、創造要求,從而實現人與組織的共同發展、良性互動。
樹立以人為本的理念,要把增進每個人的利益作為評價和衡量企業界的制度、規范各項發展措施的標準。對于企業來說,人的全面發展應該理解為一個整體,應該是企業對人的潛在才能的發展、對人的個性的發揮、對人的整體素質的優化提供一個良好的平臺。
二、倡導企業文化理念的關鍵是做到“以人為本”
提倡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是因為這樣的文化對企業的發展有重要的價值,F代企業的員工應該是一個全面發展的人,如果員工對勞動沒有任何興趣,那么這個企業就一定沒有發展的后勁。企業員工的全面發展不能簡單地理解為每個人可以無所不能。就人的能力和技能而言,永遠不可能是絕對全面的,科技越發展,人的分工就越細,人的特長就越明顯,企業的每一個人都應該是有個性化的人。
企業文化是作為一種“無形規則”存在于員工的意識中,企業文化離開員工根本無法獨立存在,“以人為本”是形成良好企業文化的基礎。卓越的企業總是把人的價值放在首位,物是第二位的。應該尊重人的思想,在企業里,要能聽到不同的聲音,企業的領導者要能夠接受新思想所帶來的沖擊,這樣才能讓這個企業保持活力,也才能不斷地激發人的創造力。
一個強大的企業不一定有很深厚的文化,文化是企業的伴生物,只有當企業文化滲透到員工內心,形成企業內部的倫理和一種企業內部大多數員工所共識的觀念,員工真正明白企業追求的價值標準,才能自覺維護企業的利益,更加積極地投入到工作中,真正做到自覺、自律、自學、自新。
三、如何在企業中真正做到“以人為本”
1.塑造“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理念,應建立起科學合理的企業架構,創造寬松的工作環境。為此,要合理進行工作設計,盡可能把工作安排得具有激發個人的能力,使個人在工作中得到一種滿足感和責任感,從而喜歡自己的工作。只有當工作中包含了挑戰性和責任感,自主性和發展可能性等因素時,才會對員工產生激勵。與此同時,還要注重員工的個性差別,采取各種方式激發員工的工作激情。有了這樣的工作環境,員工才能更好地進行工作創新和革新,在既定的企業目標和自我考核體系框架下,自主地完成任務。
2.建立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應該具有明確的企業價值取向。要實現這一目的,企業應注重戰略研究。在研究企業發展戰略中,首先要明確企業的價值取向和奮斗目標并盡可能取得員工的理解與支持。同時,還要了解員工的個人目標,努力尋找員工目標的共同部分。在此基礎上力爭達到員工奮斗目標與企業目標的最大一致和對企業價值取向的基本一致看法,通過交流,讓員工充分理解并知道實現個人目標應以實現企業總目標為基礎和前提,認識到個人命運與企業命運緊密相連的關系,營造“人人為企業,企業為人人”的文化氛圍,從而愿意為企業發展壯大奉獻自己的力量。
3.員工是創造財富的源泉。員工是企業產品或服務數量、質量的生產者,是企業財富的創造者。人力資源是企業最為寶貴的資源!耙匀藶楸尽钡钠髽I文化應該是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文化,充分重視人才的價值,視員工的生命、財產安全高于一切。企業的運作和發展,依靠的是全體員工的力量,而不單單是依靠某個人、某幾個人的能力。故企業要靠尊重和培養員工主人翁精神,同心同德,共謀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