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堵方案出臺力度空前
2010-12-29 16:11: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李海楠
12月23日下午15時,原定于上午10時召開的“北京交通改善措施”新聞發布會終于在新聞發布廳內數十家中外媒體的期盼中開始,京城治堵措施正式出臺。
多文件齊發 力度空前
發布會上,結束意見征集,并根據意見作出修改完善的《北京市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推進首都交通科學發展加大力度緩解交通擁堵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 《意見》)正式對外公布。
為配合《意見》,發布會上還正式發布了幾項具體緩堵措施:
一是《關于北京市小客車數量調控暫行規定》正式發布并自發布日期正式實施,強調了“2011年北京小客車總量為24萬(平均每月兩萬輛),指標額度中個人占88%,營運小客車占2%,單位占10%”,同時明確了將以“搖號方式無償分配”號牌資源。
二是由市政府14個職能部門聯合制定《北京市小客車數量調控暫行規定實施細則》正式發布實施,對本市小客車總量額度指標的申請、審核、取得、使用和監督管理等內容進行了詳細規定。
三是北京市商務委針對“已與經銷商簽訂購車合同但未到貨”的購車者發布了《北京市汽車銷售企業銷售小客車手續備案的工作通告》,要求經銷商在24日18時前到商務委進行備案,憑確認證明辦理相關手續。
四是北京市發改委正式發布了《關于北京市非居住區停車價格調整方案》,該方案將于2011年4月1日起正式實施。
北京市政府副秘書長周正宇在發布會上強調,此次綜合措施的調控方案是北京市政府一個新的管理措施,未來將盡最大可能妥善處理相關工作,必要時也會對一些規定進行調整完善。政策真空期交通持續惡化
近年來,北京市交通狀況逐漸惡化,機動車數量增速驚人,截止到12月的最新統計,京城機動車保有量已達478萬輛,且近日正以每周3萬輛的增速持續提升。
近兩月以來,“京城限牌”傳言不脛而走。與此同時,百姓購車熱情因此被充分點燃,機動車日增量猶如坐上云霄飛車不斷沖高。本月13日,市政府就“緩堵意見”進行為期6天的意見征集更被視為“抬起治堵靴子”的信號,一時間,京城道路隨處可見“無牌車過市”,更有連夜排隊上牌、新車長龍出現在各大車管所門前的景象。
事實上,政府抬起“治堵”靴子所造成的政策真空期成為京城交通狀況持續惡化的“催生劑”。市民王先生以親身體會為記者作了一番生動地描繪。他介紹,不久前因工作原因,從五環外的來廣營地區到位于東三環附近的寫字樓,15公里的路程駕車共耗去160分鐘。
面對如此交通環境,各界紛紛呼吁盡快采取切實措施疏堵,京城治堵已“迫在眉睫”、“刻不容緩”等字眼頻頻見諸報端,這無疑也讓政府及相關部門的神經處于緊繃狀態。治堵措施短期內難見效果《意見》明確將加快新城建設,有效疏解中心城功能和人口,并加快教育、行政、醫療衛生公共服務資源向新城配置,鼓勵就近就業,從源頭上減少市民出行需求;加大完善公共交通體系建設;采取措施引導機動車合理增長及使用。
北京科技職業學院物流學院院長敖文認為,加大路網建設,引導合理使用機動車是標本共治的手段,將從城市綜合規劃的角度深層解決首都的城市交通問題。
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城市地理與城市發展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員高曉路對本報記者說:“從城市規劃、土地利用角度籌劃新城發展;優先發展公共交通,促使城市交通結構越發合理;以及采取價格杠桿平衡交通供給和交通需求的關系都將逐步發揮作用,但是見到成效仍需時日。”
北京市交管局副局長李少明在發布會上也表示,此次綜合措施于改善北京的交通狀況肯定會起到積極的作用。但措施的實施需要過程,肯定難以在短期內明顯改善北京的交通擁堵狀況,僅能放緩交通擁堵加劇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