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行業資訊

連城縣委書記林志坤:強化產業支撐,發展綠色經濟

2010-12-29 15:13: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日前,"2010年度福建省縣域經濟發展十佳縣"評選揭曉, 連城縣首度躋身"十佳"行列,為這個"中國優秀旅游縣"再添亮色。一個區位、資源、交通、產業基礎等遠不及沿海縣份的閩西老區縣,如何在福建省縣域經濟發展中脫穎而出?為此,我們慕名走訪了連城縣委書記林志坤。 
    "自2006年縣第十一次黨代會以來,連城縣委、縣政府主動融入海西發展大局,確立并持續堅持’工業立縣’的發展定位和’抓項目、上工業、促發展’的工作導向,把抓發展的著力點轉移到工業上來,同時夯實’三農’,提升旅游,加快和推進了經濟社會持續、較快的發展。"林志坤開門見山,一語中的。 
    讓適生產業成為發展的支撐      
    一個地方要有好的經濟形態,必須要以強大的適生產業為支撐。林志坤說,連城縣委、縣政府近年來在構建產業體系,全面推進三次產業發展中,把握產業發展重點,深化實施項目帶動,使產業支撐作用日益增強。 
    常言道:無農不穩,無工不富。連城縣工業底子薄,縣委、縣政府把發展工業作為經濟工作的重中之重,2006年4月經國家發改委批準建立了省級工業園區"連城工業園區",以縣城園區和朋口、廟前工業集中區為主的"一園兩區"構成。縣城園區規劃面積13.4平方公里,首期開發2.06平方公里已完成項目建設任務;朋口、廟前工業集中區分別規劃面積3.2平方公里和1.8平方公里,已開發面積近半或過半。林志坤介紹說,縣委、縣政府在園區的規劃布局上,點引導光電光伏、新材料、食品等產業向連城工業園區集聚;化工、竹木精深加工等產業項目向朋口工業集中區集聚;礦冶等產業項目向廟前工業集中區集聚。同時在工業園區內打造專業性園區,引導重點產業項目集聚,如光電光伏產業區、食品加工區、臺商投資工業集中區等,使連城的產業體系初步形成。截至2009年底,"一園兩區"已入園企業上百家,實現產值24億多元。 
    統計顯示:連城縣2009年工業總產值和規模以上工業產值分別是2005年的2.8倍和4.7倍。2009年的三次產業結構為24.8:42.7:32.5,第二產業比重4年提高了12.4個百分點,工業主導地位日益突出。縣財政收入分別是4年前的2.1倍。 
    "如果說抓工業是連城經濟工作的重點,那么,旅游業可謂外界認識連城的名片。"林志坤說。連城是全國知名的旅游勝地。主要有冠豸山、培田古村落等一批自然人文景區。其中,冠豸山被評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4A級旅游區、國家地質公園和國家自然遺產;梅花山被列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培田古村落、四堡古書坊建筑群和紅四軍"新泉整訓"舊址群被列入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游大龍、走古事等民俗表演被列為國家和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得天獨厚的旅游資源,使提升旅游產業成為連城縣經濟工作的另一重點。林志坤充滿信心地告訴我們,要以打造中國旅游強縣和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為目標,持續深化冠豸山創世界地質公園等品牌創建工作,爭取2011年培田古村落成功創建國家4A級旅游區、2012年冠豸山成功創建國家5A級旅游區。據了解,2006年以來,冠豸山共投入5000多萬元對景區進行整體規劃設計,并按規劃進行景區基礎設施、服務設施、配套設施的建設及景區"綠、亮、美"工程的建設。同時通過媒體廣告、大型展會推介、目標客源開拓等多種措施,提高旅游營銷效果,打響冠豸山旅游品牌。 
    "當然,連城縣還有豐富的林業、礦產等資源,紅心地瓜干、白鶩鴨等特色農產品久負盛名。因此,在加快發展非資源型產業之外,我們要實現資源型產業的改造提升,引導資源型產業由初級加工向精深加工轉變、由加工半成品向生產終端產品轉變。"林志坤說,連城種植地瓜10萬畝,有加工廠20多家,年產值6億多元,"連城紅心地瓜干"是中國馳名商標。縣委、縣政府將繼續推廣"公司加農戶"模式,增加品種,扶植名牌,提高附加值。 
    "特別是要使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發展。重點抓好萬畝現代農業示范園和朋口蘭博園的的建設。""萬畝現代農業示范園" 在省道204沿線,跨文亨、林坊、隔川三個鄉,主要種植鮮切花、葡萄、無公害蔬菜、烤煙、珍稀苗木和發展淡水養殖,以高起點、高標準打造"國家級現代農業示范基地"。"朋口蘭博園"是全國最大的’國蘭’基地。采取"公司加農戶加基地"的發展模式,扶植了朋口鎮2000多農戶種蘭。規劃分二期投資2億元,建成全國知名的"國蘭"產業化研究基地、蘭花文化主題景區和海西休閑農業示范區。 
  把優質項目的龍頭舞起來 
    林志坤認為,項目是產業構成的主體。近年來,連城縣圍繞產業抓項目,引進項目促產業。連續4年深入開展"863"(新簽約80個、新開工60個、新竣工投產30個以上投資千萬元以上的工業生產項目)項目引進活動,至2009年,全縣持續滾動簽約、開工和竣工投產一批投資千萬元以上的工業生產性項目。其中,規模工業企業達139家,比2005年凈增74家,其中產值超億元企業達15家。 
    "但越是發展滯后的地方引進項目越是要堅守后發優勢。要秉持可行性、長遠性和效益性相結合的原則,結合自身的資源優勢、區域優勢與產業優勢,引進開發符合國家規劃、產業政策、環保政策的重大產業項目。"在交談過程中,我們欣喜地感到連城縣在招引項目時,沒有不少地方那種饑不擇食的盲目與沖動。林志坤說,我們始終堅持有選擇地招商,要求所引進的是科技含量高、生態環保型的項目,培育的是能夠科學、持續發展的綠色經濟。對那些科技含量低、不符合環保要求的寧缺毋濫!比如"連城工業園區"產業定位為以光電、機械、生物制藥、新材料等技術密集型、環保生態型項目為主的企業。目前,總投資2.5億元、福建省最大的生產風力發電設備的正鑫機械,院士項目、生產可食用竹炭的鑫晟大科技,集科研、生產、銷售為一體的多功能、多行業的以晴生態高科技等一批優質項目先后落戶園區。 
    "同時,在引進項目時我們盡量促進關聯性企業的聚集,延長產業鏈。加強關聯企業間的協作、配套,發揮工業區的功能效應,降低生產成本,增強企業的市場競爭力。"林志坤舉例說,生產人造藍寶石的鑫晶科技,將通過產業招商、以商引商等方式,以科技領先國內乃至亞洲的人造藍寶石項目為主,吸引LED制造、太陽能電池板、拉棒、切片、拋光及其組件下游產品配套項目入駐園區,逐步打造閩西光電產業基地。目前,鑫晶科技已與臺灣最大的藍寶石單晶加工商晶美科技初步達成入駐連城工業園區投資建廠、由鑫晶科技提供藍寶石原材料的合作協議,作為鑫晶科技的配套企業,將年增產值4000萬美元。 
    談到下一步引進項目方面的計劃,林志坤告訴我們,龍巖市于2010年7月27日召開了"全市產業項目發展務虛會",會上他提出連城要在三個方面強化項目運作:一是在工業方面,要加快發展壯大礦冶、化工、機械、食品等產業,著力突破光電光伏、新材料、生物等3個戰略性新興產業。二是在服務業方面,要重點抓好旅游產業和商貿物流業發展。旅游業要加快"兩大景區和一大板塊"即冠豸山、培田古民居景區和觀景路沿線旅游產業板塊開發建設,2015年實現旅游總收入20億元。商貿物流業要主要抓好西城新區物流中心、文亨物流中心、朋口物流中心、連潤化工鐵路物流中心等四個物流中心建設。三是在農業方面,要在加快發展特色優勢農業產業的同時,著力打造現代農業示范基地、國蘭基地"兩大基地"。 
    營造一個有利經濟發展的環境 
    如果說產業似林,項目似木,區域經濟工作是擇木育林,那么,要讓秀木盡快成林,一定離不開良好的環境。林志坤欣喜地告訴我們,近年來連城縣的投資環境有了明顯改觀。龍(巖)長(汀)、永(安)武(平)高速公路穿境而過,境內的龍巖冠豸山機場開通了至上海、福州、北京等定期航班,過境的贛龍鐵路在連城設縣級客運站和貨運站,贛龍鐵路擴能工程(連城段) 已開工建設,過境的浦建龍梅鐵路、長(汀)泉(州)鐵路前期工作不斷深化,以機場、鐵路、高速公路為主的現代立體交通網絡正在形成。 
    作為發展經濟的中心區域,整潔、美觀、文明的宜居城市也是不可或缺的投資環境。2006年以來,連城縣城建成區初步形成了以中心城區為主體、以旅游經濟開發區和西城新區為兩翼的"一體兩翼"發展格局。林志坤說,連城的目標是建設生態型工貿旅游城市,為此進行了新一輪的城市總體規劃(2007-2030)修編。規劃中的縣城核心區面積19平方公里,控制區面積60平方公里。根據"西進南拓、適度東移"的城市發展思路,縣城將突出客家文化特色、生態特色和"城在景中、景在城中"的景觀特色,構建旅游經濟板塊、中心城區板塊、西城新區板塊、工業園區板塊等"四大板塊"。打造若干功能完善的"縣域城市綜合體",提升城市建設品位。同時推進城鎮改革發展,重點抓好朋口市級中心鎮規劃建設,和廟前、新泉、姑田、北團等重點城鎮的建設。 
    "但產業的發展僅僅有良好的硬環境是遠遠不夠的,還要有良好的軟環境。軟環境也是生產力。"林志坤這樣認為,也這樣踐行。他上任至今,始終重視軟環境建設。近年來,連城縣不僅制定了一系列優惠政策,清理了大批過時的行政審批項目,促進了項目行政審批規范有序、高效透明,破解了束縛企業發展的條條框框,而且督促、引導職能部門建立項目審批"綠色通道",簡化了審批程序,縮短了審批時限,提高了服務效率。林志坤說,連城還在全省率先創建了"非公經濟效能服務中心",針對企業需求和影響發展的具體問題開展全方位的服務。對重點企業,實行縣領導掛鉤負責制;對重點項目,建立責任單位掛鉤聯系制;對在招商引資、項目工作中表現優秀的干部,在評先評優、選拔使用上予以優先考慮,對工作不稱職表現不好的干部加強監督,甚至曝光、調崗,以營造親商、安商的政務環境。尤其是從2007年開始持續開展"百干掛百企"活動,從縣直機關抽調非領導職務干部百名,由干部與企業雙向選擇,"結對子"幫扶,讓百名干部充當百家企業的信息員、聯絡員和協調員,調動和發揮他們的積極性與能動性,從項目辦證到開工建設,為企業提供導辦、代辦、督辦服務,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林志坤還認為,民生的改善與社會的和諧也是軟環境。誠如古語所云,倉廩足而知禮儀。連城縣堅持民生優先,統籌發展教科文衛體等各項社會事業,推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堅持每年滾動上馬與完成一批為民辦實事項目,大力發展民生經濟;啟動實施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工作,以城鄉低保、醫保、房保、養老等為主的社會保障體系和防汛抗旱、森林防火等防災減災體系不斷完善;同時深化"平安連城"建設,使民生保障水平不斷提高,社會治安環境的逐步優化,為連城經濟的發展起到了助推作用。 
    連城縣在短短幾年時間里,除了做大旅游業和資源性產業外,通過引進高科技、生態型項目,使工業層級得到迅速提升,經濟發展趨向良性,成為2010年度龍巖市唯一的全省縣域經濟發展十佳縣。告別林志坤,我們和他一樣對連城的未來充滿了信心:當引進的項目陸續投產后,當"一園兩區"真正成為產業的支撐時,連城經濟萬木成林、冠蓋如云的日子也就不遠了!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