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交通資訊

貴州三創(chuàng)新讓公路和經濟同“高速”

2010-12-27 10:56: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三創(chuàng)新讓公路和經濟同“高速” 
  交通基礎設施長期落后,成為制約全省經濟社會發(fā)展的主要瓶頸。原因在于貴州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山區(qū),山地丘陵占全省國土面積的93%,是全國唯一沒有平原的省份,像貴州這樣的山區(qū)省份,高速公路比普通公路里程縮短30%以上,高速公路比普通公路節(jié)油15%以上,行車時間高速公路比普通公路節(jié)約2/3以上。低等級公路只能解決通達問題,不能形成快捷的通道,路修得再多,但不能實現快捷通暢,物流條件沒有得到改善,產品運不出去,招商引資效果不好。解決貴州經濟社會發(fā)展首先要解決貴州交通瓶頸制約問題,解決貴州交通瓶頸制約首先要解決快捷通行,而要解決快捷就是建設大通道。為此,高速公路項目建設成為貴州交通建設的重中之重。目前,我省交通建設有三大創(chuàng)新。 
  融資手段創(chuàng)新。我省高速公路建設投資大,每公里平均造價在8000萬元以上,有的項目超過1億元,資金籌措是最大的問題。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目標,到2015年建成4500公里高速公路,扣除2008年建成的924公里,還有約3600公里要在七年間建成,需投資近3000億元。資金如何籌措?為此,我們采取省、市、縣共同籌措的辦法,資本金部分,國道按交通運輸部的安排外,省籌資由省財政從2008年起安排10億元,并隨省級財政收入增長幅度逐年增長,交通廳通過公路通行費征收等辦法自籌部分。地方自籌部分由國債資金和地方財政解決。向銀行融資部分,由省融資平臺與地方組建新的融資公司,把地方政府融資變?yōu)槠髽I(yè)融資,把地方企業(yè)融資變?yōu)槭〖壠脚_融資,較好地解決了高速公路建設的融資問題,2009年和2010年兩年融資達1800億元。 
  貴州高速公路投資大,車流量小,企業(yè)投資收回難度大,要招商引資必須要有特殊政策,使投資者有利可圖。根據投資人提出的投資預期,出臺了用好項目招商引資,采取投資、設計、施工總承包的方式進行BOT建設和BT建設期就開始回購的辦法,吸引有實力的建設企業(yè)到我省投資,兩年來有4個項目200多公里采用BOT方式建設,有4個項目300多公里采用BT模式建設。通過這兩種辦法,解決近400億元的建設資金,有效地緩解了高速公路籌資的壓力。 
  建設模式創(chuàng)新。我省高速公路建設從1988年開始,到2008年才建成924公里,平均每年僅46.2公里,建設規(guī)模小,由貴州高速公路開發(fā)總公司一家擔任業(yè)主完全能夠適應。但在大規(guī)模建設下面臨的資金量大、融資難、管理難等諸多問題,作為一家業(yè)主承擔困難很大,因此,交通廳及時研究提出了多業(yè)主建設高速公路的辦法,即項目起訖點都在同一市(州、地)的由市(州、地)作業(yè)主,起訖點跨市(州、地)的由省里作業(yè)主,并增加省公路局作為省里的業(yè)主單位。多業(yè)主制建設模式統籌了各方建設力量,極大地調動了各方的積極性,特別是地方融資和征地拆遷的積極性,使高速公路建設速度明顯加快。 
  工作機制創(chuàng)新。高速公路建設審批程序多、手續(xù)復雜,需要國土、環(huán)保和林業(yè)等部門分別審批項目。前不久由省人民政府與項目相關部門簽訂責任書,要求各相關部門限期辦結,讓高速公路項目審批既符合程序,又能做到快速,有效地解決了審批難的問題。2009年共審批項目16個,開工16個1517公里,2010年共審批項目12個,開工12個800公里。 
  三項創(chuàng)新讓公路和經濟同時上了“高速”。高速公路建設惠及沿線群眾。從廈蓉高速公路建設開始,施工便道作為永久性的農村公路建設,高速公路建設完成后交由地方管理,解決了沿線群眾出行難的問題。施工用電作為永久性的線路架設,施工結束后,交由地方管理滿足群眾用電。配合新農村建設,對搬遷房屋實行集中安置,并配套建設水、電、路,搬遷農戶生活條件煥然一新。為解決失地農戶長期生活問題,從2007年起在征地拆遷安置費中專項安排被征農戶的社會養(yǎng)老保險,比全省推廣的時間早兩年。 
  由于施工便道解決了農民出行難,施工用電解決了農民照明問題,農村產業(yè)結構調整加快推進。從2009年開工的項目看,沿線蔬菜、茶葉、辣椒及經果等種植及加工產業(yè)迅速發(fā)展,除滿足施工隊伍的供應外,大批的產品運往城市供應,形成高速公路產業(yè)帶,有效增加了農民收入。 
  實現工業(yè)化、城鎮(zhèn)化的前提是交通運輸現代化。我省資源豐富,但交通不發(fā)達,投資商望而卻步。高速公路建設使商家看到了希望,高速公路開工之日就是投資進入貴州之時。這兩年,招商引資成效顯著,推動經濟的快速增長。2009年和2010年,全省經濟增長達到兩位數,高于全國平均水平,高于全省改革開放以來的歷史最高水平,經濟發(fā)展勢頭強勁。 
  五年來,我省高速公路通車里程達到1507公里。縱向看,這五年全省實現了以高速公路為重點的交通礎設施建設的歷史性突破;橫向看,與其他省區(qū)相比,1507公里的通車里程仍屬落后。落后就要努力追趕。今后一段時期,我省繼續(xù)全力推進高速公路“678”網規(guī)劃實施,力爭目前規(guī)劃的國家高速公路網項目在我省境內路段2013年全部建成,到2013年我省高速公路通車里程超過4000公里,力爭“十二五”末基本實現各縣都有高速公路連接,通車里程達到4500公里以上。 
  交一份合格的答卷 
  年末歲尾訪廈蓉高速公路貴州段 
  12月15日,雨不停地下,廈蓉高速路水口至都勻段AT13合同段工地上一片寂靜。項目經理韓道欣和項目總工楊甲峰在辦公室里心急如焚。韓道欣說:“雨一停,我就會沖出去,把大伙從工棚里叫出來干活,我們不能等啊,否則會拖整條路的后腿啊。要不惜一切代價盡快打通流架一號隧道這個"咽喉"控制工程! ” 
  韓道欣負責的這個合同段現在成了咽喉工程。這段路的施工開始很順利,后來讓人擔心的事情接踵而至。2009年7月20日,正是隧道穿越斷層破碎帶的關鍵時刻,但此時天公不作美,接二連三的普降大雨。在地下水和雨水滲透、浸泡的作用下,軟弱砂巖和泥巖,頁巖互層,層間錯動頻繁,斷層帶擠壓強烈,隧道出現塌方。 
  因為前期施工順利,韓道欣所在的中鐵十四局集團二公司將他調到平壩縣負責貴陽至廣州快速鐵路的施工。韓道欣下午接到隧道塌方的消息連夜趕回。天剛亮的時候,他來到了隧道口。 
  看到隧道上這座小山丘像喝醉了似的癱倒了。隧道內外一片狼藉,從兩側邊墻到拱頂,有的隆起,有的開裂,有的下陷,有的坍塌,到處堆滿了斷壁殘垣和大大小小的石塊。韓道欣深知:藥不對方,吃一籮筐也無用。施工方案必須切中要害。塌方必定有大量的碎石聚集在山兩旁,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要處理塌方,必須首先固定山體,才能把事故風險降到最低。他請施工設計人員一道迅速制訂方案,項目部組建搶險突擊隊先將覆蓋在隧道上的泥土清理掉,減輕隧道的負荷。迅速加固隧道和周邊山體。 
  由于隧道嚴重變形,造成二次塌方,剛把掉下來的塌體運走,新的圍巖又塌下來,山上的泥巖見水就化,用手一捏就成了泥渣,很難加固。打入圍巖的鋼筋被坍塌下來的石頭擰成了麻花,垮塌的巖體和導管再次將隧道堵了個嚴嚴實實,那時大家的眼淚都快出來了。 
  關鍵時候,施工經驗豐富的韓道欣采用了這樣一個方法:將隧道兩邊的山坡用空心鋼管打進山體,再向里面灌水泥漿,向山體上噴5公分厚的水泥進行加固,再掛上安全防護網罩,防止碎石和泥土掉落。很快,一根根鋼管像釘子一樣牢牢釘在了隧道邊的小山里。這一招,立馬見到大效果,施工速度明顯加快。塌方段的安全壓力得到緩解。經過這段時間的日夜施工,年底隧道很快就可以貫通。 
  韓道欣的鄰居AT12合同段的項目經理鄧國文也遇到同樣的難題,只是程度輕一些,路面兩邊的邊坡垮了一部分。鄧國文說:“一下雨,山上的碎石就隨著泥漿向下滑。我們只有等雨停了,把施工隊用繩子綁著從山上吊下來施工,把方格子一樣的錨索框架多加了80多片,深深地嵌在山坡上;在山坡底部加裝43根防滑樁,我們把這個辦法叫”強腰固腳“。現在,我們有600人隨時待命,雨一停,立即開工。 
  在BLM1合同段,路面施工已經全面展開,部分路面連交通標示線都劃好了。項目經理蔣成德說,我們這個路段的橋梁和隧道比例大,路面施工要求比較高。在橋梁和隧道接口處不能造成路面不平,高速公路上如果出現不平,快速行駛的車輛就會跳起來,十分危險。現在,冬季來臨,溫度很低。在氣溫低于10攝氏度時,我們嚴格按照要求,不鋪瀝青,但隧道內可以鋪。 
  走進4.5公里長的排降隧道,鞋面踩在新鋪的瀝青上,還感到有點沾腳。往深處走,身上越來越熱。來到燈火明亮的施工處,只見一輛瀝青攤鋪機正在緩慢移動鋪油,三臺壓路機來回壓實平整著剛鋪過瀝青的路面。班組長陳少東說:“今天早上7點就開始鋪,已鋪了3公里。這個活路怪得很,干起來就不能丟手,熱料不馬上鋪就會很快變冷,冷料不能用,我們吃飯都只能在洞里吃,20分鐘必須吃完,再干一會兒,可以看見到洞口了。”現場技術員朱祖貴說:“鋪瀝青看起來簡單,其實施工要求很嚴苛,當氣溫低了,寧可棄料都不能將就,要不然,就會壓不平路面。從攤鋪機上出來的瀝青溫度高達160度,高溫鋪路面質量才好。除了對溫度有要求,瀝青厚度也很講究。要鋪兩層,一層6公分,二層5公分,再壓實一公分。作為現場監(jiān)督人員,我的工作理念是讓標準成為習慣,讓習慣成為標準。”蔣成德在一旁說:“既要搶工期,更要抓質量。高速公路就是鋪在大地上的考卷,我們要交就交一份完全合格的答卷。” 
  這天夜里,天空中飄起了今年入冬以來的第一場雪。第二天一早,久違的太陽終于出來了。雪后初晴,廈蓉高速路工地上迎來了忙碌的一天。 
  記者手記 
  既要速度更要質量 
  廈蓉高速公路水口至都勻段建設,一直有一個明顯的特點:快。去年夏天采訪時看見的高橋墩,現在已經變成了橫跨山巒、雄姿勃發(fā)的大橋。僅僅是去年還在從下往上仰視的橋墩,如今已被汽車車輪壓過,視角做了一個調整:坐在車上向下俯瞰群山和田野了。 
  一條橋梁和隧道比例達70%左右的高速公路,總共要穿過55座大山,鑿出55座隧道,修建橋梁194座,也就是說在208公里的路線中,橋梁和隧道就占了140公里。貴州高速公路建設史上最為艱巨復雜的工程,就這樣在兩年多一點的時間里在大山和峽谷間鋪就,成為我國同類地形條件下設計標準最高的高速公路之一。這條路的許多關鍵技術列入全省科技重大專項。 
  在這條路即將通車的時候,記者再次踏訪,發(fā)現建設者不僅追求速度,更注重質量,以質量為先,好字當頭理念貫穿廈蓉路建設。 
  工地上一名負責人告訴記者,為了保證高質量修建道路,建設者們在提前兩年工期的情況下,對每一個施工細節(jié)都做到最好,瀝青溫度低了,堅決不施工。施工材料不合格,一律不采用。有安全隱患的路段,絕對不放行。同時,通車就意味著貨真價實的一通百通,所有施工隊伍全部撤離,道路不僅安全暢通,而且,加油、餐飲、通訊等配套服務設施一步到位。為此,通車時間相應作了調整:明年一月至三月分段試運行。 
  采訪中,建設者大都認為,這條路的修建體現了由追求速度向追求質量的一次跨越。正像一位項目經理接受采訪時說的,要交就交一份真正合格的答卷。 
  延伸閱讀 
  盤點我省高速公路建設 
  到2010年底,我省高速公路通車里程超過1500公里,達到1507公里,在建里程2587公里,高速公路建成和在建里程達到4094公里,全省88個縣建成和在建高速公路的縣達到80個,高速公路建設邁上新臺階。其余8個縣通高速公路項目將在“十二五”規(guī)劃內啟動建設。 
  2011年我省高速公路建設的重點是加快已開工項目建設進展,新開工一批高速公路項目。根據加快構建縣縣通高速公路體系的規(guī)劃要求,結合項目前期工作進展情況,計劃新開工縣縣通高速公路項目5個235公里,分別是沿河至德江、獨山至平塘、駕歐至荔波、松桃至銅仁、凱里至雷山。 
  2011年計劃建成國高滬昆高速貴陽至清鎮(zhèn)、汕昆高速板壩至江底、杭瑞高速遵義至畢節(jié)遵義至金沙段、省高六盤水至盤縣、黎平至洛香、晴隆至興義、普定至安順及安順西繞城、綏陽至遵義、貴陽市環(huán)城高速公路都拉營及東郊水廠互通式立交工程,新增高速公路通車里程494公里,到2011年底全省高速公路通車里程超過2000公里,達到2001公里,再次實現我省高速公路發(fā)展的重大跨越。 
  “十二五”期間,重點建設我省“678”高速公路網規(guī)劃中的縣縣通高速公路項目,建成蘭海、滬昆、廈蓉、杭瑞、汕昆5條國高在我省境內路段,全面啟動其余縣縣通高速公路項目,逐步啟動新納入國家公路網規(guī)劃的高速公路項目建設,力爭到“十二五”末全省基本實現縣縣通高速公路,高速公路通車里程達到4500公里。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