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登立:“德行”是四海物流的發展根基
2010-12-25 20:34: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許鵬
在今年的第四屆中國物流國際高峰論壇上,記者見到了爽直、親切,言語間閃爍著人文思想光芒的四海物流集團公司總經理劉登立,他向記者講述了自己的創業故事。
1992年農歷正月十六,因生活所迫,劉登立從老家山東聊城前往河北石家莊一家貨運公司打工。有一次他拾到了客戶丟失的5萬元人民幣,隨后主動交還失主。因為拾金不昧,劉登立得到領導的贊賞和器重,前后帶領100多人承包了該公司的貨物裝卸和送貨業務。后來他又承包了石家莊火車站行李房貨物裝卸和分揀業務,迅速淘得了第一桶金。
1999年8月,經常到石家莊新華集貿市場批發服裝的十多位老鄉找到了劉登立,向他抱怨石家莊到聊城的貨物經常不能及時運到目的地,經營該路線的貨運公司服務態度極差,客戶敢怒不敢言。“老鄉認為我具備各方面的條件,極力勸說去干物流。”劉登立說,當時正好趕上所在的貨運公司經營不善,長期跟隨他的近百人面臨失業,因此大家都認同自己創辦公司的想法。
經過一番市場考察后,大家一致同意做物流。“這是一個新興朝陽行業,當時知道的人還不多,門檻很低,不需要太多的投資,又能解決近百人的就業問題,正適合我們。”劉登立就這樣邁進了物流業的“大門”。
在東拼西湊了10萬元后,劉登立在石家莊市北道岔附近和聊城市鐵塔商場附近各租了一套大院開始了艱難的創業歷程。“當時競爭特別的激烈,很多貨運線路都是壟斷線路,競爭對手憑著雄厚的實力,天天打壓我們。”劉登立坦承,當時真的很艱難,連自己也不知道到底能撐多久。而當時讓他有信心支撐下去的原因有兩個:一是員工們不要求工資,夠吃飯就行,甚至有的員工從家里帶糧食和蔬菜;二是客戶義無返顧地大力支持。
在石家莊和聊城同時注冊了公司,劉登立和大家商量如何為公司取名,他們不約而同地想到“五湖四海”四個字。而這四個字引自毛澤東《為人民服務》中的一句:“我們都是來自五湖四海,為一個共同的革命目標走到一起來了。”
“最后取‘四海’二字,以毛主席的話來給公司命名,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原因。”劉登立解釋說,一是要給自己一個壓力,要有寬廣的胸懷,善待每一個員工,善待每一個用戶,希望每一個員工用心對待用戶交付的每一票貨,時刻珍惜公司的聲譽,一定要把公司做到五湖四海,并名揚四海;二是要講團結,講同心協力,克服山頭主義,克服團團伙伙,為實現大目標團結奮斗;有了五湖四海的意識,那么,就會互相學習,互相補充,互相攜手,走共贏之路。‘在公司里建立’四海大家文化”,為和自己一起工作的公司員工營造一種‘四海皆兄弟,四海一家’的溫馨環境。”劉登立說。
今天,四海物流已經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劉登立認為,這離他們的目標還很遠。“我們要再接再勵,用寬廣的四海胸懷,齊心協力把四海公司打造成名揚四海的知名物流品牌。”他無時無刻不在告誡自己要善待員工和顧客,要讓四海物流的每一位員工都為用戶提供滿意的服務,要讓用戶都支持和表揚四海,而不是對四海不滿,抱怨四海……劉登立堅信,“為了共同的目標,我們沒有理由不上下一心,我們要共同珍惜企業的良好聲譽,共同努力奮斗,一定能創造出四海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