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企業風采

中國南車940億訂單壓陣 鐵龍物流進入快車道

2010-12-21 14:16: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華光股份余熱發電正在發力,東方電氣450億核電訂單快要交貨

它們不是題材和鏡花水月。
節能環保和物流網絡,這兩大領域將成為2011年中央調整結構大局中重點攻克的方向,這是理財周報從北京相關渠道獲得的消息。
前者立足于產業結構,后者立足于區域經濟結構,已明確確立為經濟新政的兩個切入口。在中國,它們也是現實條件最成熟的兩個領域。因此兩個領域的上市公司,將既能享受政策想象,亦能享受財務報表的迅速改善。
華光股份:遠見卓識著眼垃圾焚燒和余熱發電
華光股份2009年就啟動了產品結構調整戰略,培育了垃圾焚燒鍋爐、余熱鍋爐、IGCC氣化爐三大品種。該公司的循環流化床垃圾焚燒鍋爐技術目前處于國內領先地位。
有數據顯示,得益于環保節能的需求,華光股份今年垃圾焚燒爐訂單翻番,為4個億左右,余熱鍋爐訂單增長也很顯著。
長江證券分析師認為:“未來三年華光股份垃圾焚燒爐有望保持每年50%的增長!眹甲C券的行業分析師也說:“垃圾焚燒和余熱發電是華光股份重要的增長方向!倍摴九嘤腎GCC氣化爐是未來另一重要增長點。燃氣發電項目是國內能源領域“十二五”期間已經確定的發展方向之一,華光股份在國內占有率高達約六成!爸皇羌夹g仍然未有突破,時間無法確定!鄙鲜龇治鰩煴硎尽
東方電氣:核電業務為其插上騰飛的翅膀
國家“十二五”規劃對節能環保的重申再次將其推至熱點。東方電氣作為國內核電主設備供應商的龍頭之一,或將趁著這股東風大展鴻圖。
東方電氣的業務包括火電、水電、風電和核電,比較有亮點的是其核電業務。今年公司已全面參與第二期AP1000核電項目,設備和廠房能夠滿足第三代核電生產需要,具備二代半、AP1000和EPR部分關鍵設備的制造能力。
核電業務前三季度收入去年大幅增長308.63%。國信證券的研究員分析道:“截至目前,東方電氣核電業務在手訂單已超過450億元,未來兩年將是交貨高峰。預計2011年有望超過100億!
但是風險也還是不可避免地存在。德邦證券的分析師告訴記者:“東方電氣目前參與的AP1000核電項目以及硬件的達標只是公司實驗性的技術儲備,對明年100億的收入預期也是最樂觀的情況。對資本市場有多大利好,短期內還看不出來!
中鐵二局:西部鐵路基建加速推動其穩健增長
今年初以來,受益于西部地區基建投資的加快,“十二五”期間四川省鐵路基建年均投資規模預計將在500億元左右,首先獲益的便是交通基礎設施的改善。中鐵二局將是這輪鐵路建設高峰的主要受益者之一。
在發改委今年公布的西部重點建設項目中,鐵路基建領域有成渝高鐵客運專線等項目。
中投證券的分析師在研報中表示,“預計2011-2015年中鐵二局年均基建訂單規模有望從2009年的400億元躍升至600億元以上,尚有50%左右的提升空間!
中國南車:大訂單應接不暇,目光投向海外市場
中國南車作為鐵路運輸設備制造業的龍頭,今年訂單充裕,近期還頻頻有大訂單入袋。據統計,截至三季末,公司在手訂單約940億元,其中動車組500多億,機車150多億,城軌車輛150多億。動車組和機車仍然是中國南車增長的主力。
中投證券分析師真怡在研報中預計:“未來3-5年動車組將會為公司收入高速增長的主要產品之一!
動車組的需求量隨著新增線路和運行密度的提升而不斷增長,據估計,未來5年動車組年均交付約2160輛,每年平均市場容量約為400億元,這個規模大約是目前南車和北車動車年收入之和的兩倍!
同時中國南車公告與美國GE公司的合作協議建立合資公司,開拓美國高鐵運輸設備市場。而相比中國北車,中國南車顯然在二級市場上更加活躍。
鐵龍物流:特種鐵路集裝箱業務 趁高鐵東風進入發展快車道
鐵龍物流最大的優勢就在于,在中國該行業內壟斷經營特種鐵路集裝箱業務。公司特種鐵路集裝箱業務占到了全部業務的21%。
鐵龍物流同比已經實現20%左右的增長,今年最終可能接近400萬TEU(國際標準箱單位)。
鐵路集裝箱運輸業的發展很大程度依賴于鐵路網絡的建設。于是在高鐵造得轟轟烈烈的時候,鐵龍物流的投資價值開始被市場認可。
方正證券的分析師告訴記者:“鐵龍物流沙鲅線2011年完成第二次技術改造后,貨運能力將有一個從每年5000萬噸到8000萬噸的提升!
化工運輸方面,鐵路集裝箱運輸發展空間還很大,今年已達70多萬噸,未來三年可以翻番,十年有十倍的成長空間,今明兩年是關鍵。
冷藏運輸也將進入一個快速成長的階段,鐵龍物流將首先達到每年500萬噸的運量。”
理財周報見習記者 曾雯璐/文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