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風破浪向前行——集寧區“十一五”經濟發展綜述
2010-12-20 12:52: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回望即將走過的“十一五”,我們看到集寧區的發展既有順境坦途,也有險灘暗流,更有迎難而上、果斷出擊的決心、勇氣和智慧。
五年來,面對一個個難關險隘,面對一個個重大挑戰,面對日漸復雜的發展環境,集寧區委、政府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帶領全區人民堅定不移地走科學發展之路,保增長、調結構、惠民生,全區經濟社會向又好又快發展邁進了一大步。
收官之年,盤點收獲,可謂碩果累累。五年來,集寧區充分發揮區位交通優勢,"抓項目、抓引資、抓基礎"不動搖,經濟建設步伐不斷加快,主要經濟指標成倍增長,效益明顯提高。
預計到2010年底,全區地區生產總值完成108億元,是“十五”期末的2.7倍,年均遞增22%;五年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00億元,是前五年的3倍;財政收入由2005年的4億元增長到8.6億元,年均遞增16.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38.5億元,是“十五”期末的2.4倍,年均遞增19%;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5550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7480元,較“十五”期末分別增加7475元和3725元,年均分別遞增14%和14.8%。主要經濟指標均可實現五年翻番,為“十一五”劃上圓滿的句號。
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五年來,該區按照做優一產、做強二產、做大三產的思路,加快發展現代工業、現代服務業和現代農牧業,取得了顯著的成績。第一產業實現了由種植業主導型向養殖業主導型轉變,形成了乳、肉、薯(蔬菜)等特色產業;第二產業實現了由單一的抓項目建設向新型工業化轉變,形成了電力、建材、電子產品、機械制造和農畜產品加工等支柱產業;第三產業實現了由傳統服務業向現代服務業轉變,交通運輸、商貿物流和社會服務等優勢產業異軍突起。三次產業比重由2005年的5.3:35.3:59.4調整為2010年的2.8:47.2:50,二產比重提高了12個百分點,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
在今年首屆中國西部最具投資潛力100個縣市區評選活動中,集寧區位居第29位。明智的決策,有效的執行,切實促進了招商引資工作的前行。今年截止目前,共引進簽約項目124個,其中億元以上項目24個,總投資近170億元,涉及工業、商貿物流、農牧業產業化、基礎設施建設、社會事業方方面面。特別令人欣喜的是一年引進項目超過了“十一五”前四年的總和。引進的項目當年有81個開工建設,開工率達到65%以上。
工業經濟駛入快車道。集寧區的工業曾有過計劃經濟時代的輝煌,也經歷過跌入低谷的創痛,“十一五”期間的不懈努力,使集寧區的工業經濟翻開了新的一章,駛入發展的快車道。五年來,堅持“工業立區”不動搖,全力實施項目帶動戰略,基本形成了農畜產品加工、生物制藥、金屬制品、電子產品、電力建材、機械制造等六大基礎產業,工業經濟的主導地位進一步突出。
預計到2010年底,全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到64戶,規模以上工業完成增加值29.6億元,是“十五”期末的4.6倍,年均遞增35.8%。擁有了內蒙古雙匯、華寧熱電、鋒電能源、海立電子、福瑞制藥和電業局等9家產值超億元的企業,其中福瑞制藥成為我市第一家上市公司,也成為自治區首家在創業板上市的企業。同時電子材料、風電設備、制酒、建材、重化工等行業中有20家產值超千萬元的企業,正以破竹之勢迅猛發展。捷報并不止于此,正在建設中總投資5億元的廣東明陽風電風機制造項目、總投資2.3億元的三信實業磷酸鐵鋰電池項目、天津建塑20萬噸埋弧螺旋鋼管項目、總投資1.06億元的牛王莊園1萬噸葡萄酒加工項目、中橋焊材4萬噸氣保焊絲、大禹建材1.6萬噸節水材料、納爾松1萬噸原漿酒、宏盛紙業20萬噸箱板紙以及蘊彩保溫材料、奧利峰體育器材等一大批項目全部建成投產后,集寧工業的產業層次將迎來一個大提升,多元發展、多極支撐的新型工業產業體系已初見端倪。
隨著項目紛至沓來,承接項目的載體,工業園區的作用日漸凸顯。都說栽好梧桐方能引鳳來,為了將園區這株“梧桐”栽好,集寧區本著“構筑大平臺、實施大配套、吸引大產業”的發展思路,聘請上海同濟大學規劃院對35平方公里工業園區重新進行高標準規劃,年內完成園區道路、管網、運輸專線、綠化亮化等基礎設施配套投資近8000萬元,基本實現“五通一平”。園區承載力的提升,迎得了投資商的青睞,2010年一年間,園區新入駐15戶企業,累計達到28戶。該區還圍繞振興傳統皮件產業,引進天津鑫茂集團投資2.5億元,建設總面積17萬平方米、容納200家企業生產經營的皮件產業園項目。該項目今年8月份開工建設一期4棟、2萬平方米廠房,目前主體已完成,明年全部建成投入使用。
商貿物流服務業發展迅速。集寧自古就是商賈云集的商品集散地。“十一五”集寧區抓住緊鄰大市場、區位優越、交通便捷的優勢,以提升品位、強化功能、完善配套為重點,積極引進建設各類商貿物流項目,全力打造現代化區域性商貿物流中心,建設“全市核心商業圈”,取得了明顯的進展。
堅持擴大總量與提升質量并舉,建成了天恒廣場、幸福廣場、春天大廈、北辰名品、萬人商廈、神舟家園、溫州建材、重聯、森諾、豐泰、花卉、利眾、天洋物流等一批檔次較高的綜合廣場、商場和專業市場、物流等項目,同時引進了全國知名連鎖店國美電器落戶集寧,有力地提升了商貿物流業的發展層次和服務檔次。2010年商貿物流業招商引資取得突破性進展,新引進各類商貿物流項目61項,總投資113億元,其中億元以上項目19個,當年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1億元,其中,一期總投資20億元的集寧能源礦產品物流園區已有浩通煤炭進出口洗選物流、呼鐵永輝鐵路物流、宏成得成品油倉儲物流、中石化石油倉儲、中石油液化汽倉儲、泰利達煤炭物流等6個項目入駐。目前已完成投資3億元。今年引進建設的龐大汽貿城等18個轎車4S店以及馬蓮渠重卡汽貿城12個汽車4S店、5個工程機械租賃市場等30個新建汽貿項目都將爭取在明年建成運營。星級賓館建設取得突破,白泉山莊會所、億利會所、金浩大酒店、日盛晉蒙大酒店等一批四星級以上賓館均已開工建設。新引進的總投資52億元的15平方公里集寧現代綜合物流園區,首期計劃投資12億元,目前已完成2號區的征地工作,現正進行拆遷和報批工作,于明年正式開工建設,完成2號區4平方公里基礎配套設施建設以及企業總部大廈、行政中心、科研中心、信息中心、會展中心、汽貿中心、家具農副產品交易中心和集寧路仿古街建設。
一個又一個項目落地,一處又一處物流中心的建設,成為集寧商貿物流業繁榮發展的縮影。日漸壯大的商貿流通業在促進生產、引導消費、吸納就業、推動經濟結構調整和增長方式轉變等方面的作用日益突出。
農村經濟繁榮發展。針對城郊型農業特點,集寧區積極調整產業結構,大力發展現代設施農業和規模養殖業。五年間,新建溫室、大棚4150棟,設施蔬菜成為城郊農民增收的主要渠道,也成為中心城區“菜籃子”的一支重要供應力量。該區還引導農民自主培育了“賽宜德”、“霸王河”兩個農產品綠色品牌。目前該區擁有百頭以上規模奶牛養殖場10個,年出欄500口以上生豬養殖場26個,千只以上肉羊養殖場6個,5000只以上規模養雞場43個。依托民豐薯業、鵬程養殖和老馬清真、內蒙古又匯等龍頭企業,又引進了綠蒙遠大養雞項目,九州大地生豬養殖項目和北京長子營維志育肥牛養殖項目等,促進了產業化多元發展。深入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集中實施了霸王河村、黃土場等一批新農村建設示點工程。馬蓮渠鄉新集鎮綜合辦公樓投入使用,三橫一縱四條主干道已全部建成通車,5棟移民住宅樓主體工程已完工,新集鎮內已引進企業28家。
新成就為集寧“十一五”期間克服重重困難的努力和拼搏作了最好的詮釋,為集寧“十二五”規劃的制定和實施打下堅實的基礎,更為實現跨越發展奠定了新的希望。
“十一五”漸行漸遠,“十二五”集寧區將繼續乘風破浪,揚帆遠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