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烏轉型升級邁新步 后危機時期義烏發展模式解讀
2010-12-2 7:58: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在海外經濟形勢起伏不定、普遍憂慮“二次探底”的2010年,義烏人除繼續忙于應付出口訂單攀升之余,已開始靜下心來思索轉型升級之道。
義烏,這個以全球小商品集散地著稱的中國外貿重鎮,依靠企業的拼搏精神和黨委政府的積極應對,其商貿集聚和輻射能力在金融危機中不降反升,并進而探索出了可持續發展的良性路徑。
“幸而生在義烏。”這是義烏市金中正文具用品有限公司董事長金科回顧這場金融危機的最大感受。
2008年11月,國際金融危機爆發沒多久,金中正文具用品有限公司出現財務危機。這時,義烏市新成立的幫扶企業穩定健康發展辦公室(簡稱幫扶辦)及時幫金科協調銀企關系。今年以來,這家企業實現銷售2000多萬元。
在國際金融危機猛烈沖擊之下,義烏小商品市場會否陷入盛極而衰?
義烏市委、市政府早分析早動手,在2008年10月專門組建幫扶辦,籌集1億元應急周轉資金,聯手銀企共克時艱。義烏企業及時出臺調整銷售策略、出口地多元化等對策,在危機中迅速站穩腳跟。
“隨著經濟逐步恢復增長,企業訴求在改變,政府服務要不斷完善,學會善治。”義烏市委書記黃志平說。據義烏市365便民服務中心統計,到10月底,全市354個審批服務項目相對于法定承諾時限提速82.7%。
今年開春以來,全球最大襪業企業義烏浪莎集團生意一直很紅火。“訂單多到接不過來。”集團董事長翁榮金說,今年前10個月,企業已實現銷售9.2億元,同比增長17%。
在15年前,翁榮金兄弟三人合伙創立義烏浪莎針織有限公司,生產出了第一雙襪子。如今,浪莎集團每天有80萬雙襪子出廠,每年推出新產品達上千款。
智慧的義烏人把這類企業成長模式總結為“快速制造”。義烏市經濟發展局副局長王基昌說,快速制造原是機械加工中的名詞,指模具通過激光固化一次成型。近年來,義烏人通過在當地市場采購生產商品所需的原材料和配件,直接生產加工,再通過市場網絡快速銷售,成就了一批“快速制造”企業。
義烏市委、市政府因勢利導,積極實施“貿工聯動”戰略,建立與專業市場緊密聯動的工業產業體系。義烏市市長何美華說,加快培育大企業大項目不僅是構建現代工業體系的重要內容,也是優化義烏市場結構、推動義烏出口結構由“低小散”向標準化品牌化提升的必經之路。
今年前10個月,義烏市工業總產值突破千億元大關,同比增長18%,預計全年可實現工業產值1200億元,其中億元以上工業企業將突破100家。
從義烏郵寄一件小型包裹到美國的客戶手中需要多少郵遞費?答案驚人的便宜:9元人民幣。
“業內都知道義烏物流有一種‘洼地效應’,每天都會有溫州、寧波乃至周邊省市發來大量貨物通過義烏中轉。”黃志平說,確保義烏市場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就是加快現代物流業發展和內陸港建設,使“義烏港”成為“始發港”和“目的港”,不斷構筑體制機制新優勢。
今年底,在義烏國際商貿城北面將建成投資15億元的義烏內陸口岸場站一期工程,實現集報關、報檢、船務、貨代等全方位服務的“一站式”物流服務。“十二五”期間,作為浙江省重點培育的四大現代物流樞紐之一,義烏市現代物流建設投入將達200億元。浙江省已向國家申請開展國際貿易綜合配套改革義烏試點,深入推進義烏市的內陸海關、國檢等關鍵領域改革。
“我們對義烏市場充滿信心。”大型玩具生產商、義烏超奇特有限公司總經理龔英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