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臺州:農產品綠色通道凸現新商機
2010-12-19 22:46: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張聆聽
根據交通運輸部、發改委、財政部聯合下發的《關于進一步完善鮮活農產品運輸綠色通道政策的緊急通知》,從12月1日起,全國把免收鮮活農產品通行費范圍擴大到所有收費公路,并新增了馬鈴薯、甘薯、鮮玉米、鮮花生等四個品種。一星期過去了,“綠色通道”在臺州暢通與否?是否已對農業產生積極影響?
新政策能省不少錢“這趟跑上海,比以前少掏了200多元!”12月6日,在路橋蓬展水產有限公司,公司負責人應先良指著剛剛“回家”的運魚車,掩飾不住興奮的心情。
應先良是溫嶺濱海鎮人,2年前,他從日本引進錦鯉,做起了觀賞魚的生意。得知12月1日,全國實行鮮活農產品綠色通道后,應先良第1天就趕去將一批錦鯉運往上海,回來一算,省了近300元!“新政策能幫我省不少錢,真是開心呀!”。應先良說,我這個生意不是跑量的,以前一趟下來,交通費往往占大頭。現在全國免收通行費了,對我絕對是利好消息。“伙計,出發了!”12月6日下午,在臨海翼龍西藍花合作社,該社社員將滿滿的一車西藍花裝好,發到杭州。“最得實惠的就是那些跑長途的運菜大貨車。”該社負責人告訴記者,他們合作社一直叫物流公司來運菜,以前,浙江省實行“綠色通道”政策,駕駛員經常到合作社要求配合辦理綠色通道簽證,相關證件均實行一車一證一次有效。“現在這些手續都免了,物流公司和我們合作社均受益。”
路橋另一家西藍花合作社也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他們說,以杭州為例,免收通行費后,如果常年跑蔬菜運輸,每趟能夠節省100多元,1月30多趟下來就是4000多塊錢,減輕了合作社不小的負擔。“12月1~5日,日均511.8輛車次,共免收12.6萬元。”臺州高速公路集團公司征費管理部經理張哲平告訴記者。
浙江省最早實現 “綠色通道”
說起“綠色通道”,黃巖區植物檢疫站長余繼華至今記憶猶新。
20世紀90年代,臺州鮮活農副產品運輸經常出現“卡脖子”——不是外地的農副產品運不進,就是本地的農副產品運出去爛了。
問題的癥結在運輸。如何解決運輸手續繁多、收費高的問題,余繼華作了深入調研。“建立鮮活農副產品運輸‘綠色通道’勢在必行。”余繼華調研后認為。
2005年,浙江省出臺了《浙江省鮮活農產品運輸“綠色通道”暫行管理辦法》。其中規定,裝運本省生產的新鮮蔬菜瓜果(含鮮果、鮮食用菌、鮮竹筍)、鮮活水產品、活畜禽、生鮮蛋等鮮活農產品的,掛本省牌照的貨運車輛(含冷鏈、藏車),憑農業或林業、漁業行政主管部門開具的動植物檢疫證書或鮮活農產品(指不執行檢疫的生鮮蛋奶、鮮活水產品、鮮竹筍、鮮板栗等)產地證明,免費通行本省包含高速公路在內的收費公路(含橋梁、隧道)。
據臺州高速公路集團公司統計,2008年起,該公司共免收“綠農車”通行費8505.8萬元,免收車輛40多萬輛次。
“綠色通道”讓我們商機無限
記者聯系了正在海南種西瓜的鐘永國,得知記者要了解“免收通行費”的事情,鐘永國高興地說:“新政策很好,長期下來我們外地瓜農能省不少錢呢!”
鐘永國在海南有1000多畝西瓜地,除一部分銷售當地外,大量的西瓜銷售到北京、上海等大城市。
江蘇蘇北原是許多瓜農不敢涉足的地方。據黃巖瓜農協會負責人胡才謙介紹,主要原因是當地對西瓜需求不足,大量西瓜要外運到蘇南無錫、蘇州一帶銷售,以前光1年運輸費就令人咋舌,如今免收通行費后,問題迎刃而解,許多瓜農都打算明年去那里包地。
不止是瓜農受益,農副產品配送中心也拍手叫好。臺州新田園農產品配送中心負責人說,免收通行費的鮮活農產品目錄里又增加土豆、山藥、紅薯、芋頭等,等于減輕配送部門的負擔,這樣的政策很受歡迎。他說:“新政策規定超載量不超過5%,可以免除罰款,這很人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