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訪省交通運輸廳黨組書記、廳長楊詠中
2010-12-16 18:29: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十一五”是我省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投資最大、發展速度最快、成效最為顯著的時期。甘肅交通運輸系統以“服務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全局、服務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服務人民群眾安全便捷出行”為理念,積極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經受住了各種自然災害的考驗,實現了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新的突破,為甘肅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交通運輸保障和有力支撐。在我省交通運輸事業取得“十一五”發展成就、即將迎來“十二五”重任之際,記者采訪了省交通運輸廳黨組書記、廳長楊詠中。
記者:甘肅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交通運輸在全省經濟社會發展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在西部地區乃至全國路網布局中也占據重要位置。請楊廳長談談“十一五”期間我省交通運輸部門是如何適應這一客觀要求,不斷加強交通運輸基礎設施建設的?
楊詠中:甘肅是東中部地區通往西北、西南邊境的交通樞紐,具有“座中聯六”和“涉藏臨疆”的重要戰略地位,10多條國道在境內縱橫相連,特別是連
霍國家高速公路4700公里路段中有1650公里在甘肅境內,是新疆和青海與內地聯系的唯一公路通道。從目前對車流量的統計來看,我省63%的車輛為過境車輛,甘肅交通運輸在西部物資集散、中轉等方面發揮的重要作用可見一斑。如果甘肅的交通運輸問題不解決,不但會影響全省經濟社會的發展,還會拖西部發展的后腿。因此,甘肅交通運輸行業加強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建設、為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和西部大開發提供交通運輸保障顯得尤為重要。
正是基于對甘肅交通運輸重要戰略地位的認識,“十一五”期間,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交通運輸部和地方各級黨委、政府、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甘肅交通運輸部門不斷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步伐,努力提升交通運輸行業服務社會的能力和水平,增強交通運輸保障能力,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拉動投資、保障國防安全、抗擊災害等一系列急、難、險、重任務面前發揮了應有的作用,為全省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撐和保障。
記者:請您談談我省“十一五”期間交通運輸基礎設施建設取得了哪些成績?
楊詠中:誠如大家都知道的,“十一五”是我省交通運輸事業投資最大、發展速度最快、發展質量最好、服務水平提升最顯著的時期。“十一五”期間交通運輸建設發展取得的成果是多方面的,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交通運輸投資規模實現歷史性突破,公路網密度大幅提高。“十一五”期間,全省公路水路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累計完成投資818億元,年均增長14%,是“十五”期間投資總額的1.9倍,超額完成“十一五”規劃目標。到2010年底,全省公路通車總里程預計可達到12萬公里,全省公路網密度預計可達到26.41公里/百平方公里。
高等級公路建設實現新突破。“十一五”期間,我省先后開工和續建高等級公路20條1727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0條1192公里。到“十一五”末,二級及以上公路通車里程將突破8000公里,其中高速公路2042公里,比2005年末增加1036公里,增長103%;二級公路里程突破6000公里,全省78%的縣可通二級及以上公路,比2005年末約增加1000公里,增長20%。國省干線公路中高級、次高級路面達到1.18萬公里,占國省干線公路的95%。
農村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取得重大進展。到2010年底,全省農村公路總里程將突破10萬公里,比2005年增加35772公里,全面實現95%的鄉通油路(水泥路)、100%的建制村通農村公路的目標。
公路水路運輸站場建設力度加大。到2010年底,累計完成站場建設投資32.35億元,是“十一五”的2.5倍。完成國家級公路樞紐項目9個、省級8個、地區級2個,建設了12個城鄉客運站、888個鄉鎮汽車站和6048個行政村停靠站。全省內河航道總里程達到1356公里,規模較大的港口4個,水路基礎設施條件明顯改善。
民航機場建設步伐明顯加快。全省民航機場建設管理職能劃歸省交通運輸廳后,于2009年經省委、省政府批準成立了甘肅機場投資管理有限公司。預計到“十一五”末將完成投資13.33億元,目前已相繼完成了對天水軍民合用機場和嘉峪關機場的改擴建,啟動了張掖軍民合用機場、慶陽機場的改擴建工程,新開工建設金昌、夏河2個支線機場。
同時,公路養護和運營管理服務水平進一步提高,運輸市場安全監管保障水平不斷提升,公路水路運輸保障能力全面提升。全省公路旅客運輸量、貨運周轉量分別是“十一五”末的1.76倍和2.34倍。甘肅省道路運輸業產值以年均13%的速度持續增長,成為對全省GDP凈增長貢獻最大的行業之一。少數民族地區、革命老區和紅色旅游地區公路建設得到加強,國邊防公路和軍營暢通工程建設力度不斷加大。
記者:“十一五”期間,我省交通運輸部門全面實施了“東部會戰”戰略。請問這一戰略的作用和意義是什么,取得了什么樣的效果?
楊詠中:要加快發展,首先要在發展理念上實現突破。我省在這之前的很長一個時期,都把公路建設的重點放在“河西走廊”。當然這也符合甘肅交通發展的歷史客觀規律,因為在這條長廊上依次排列著蘭州、武威、金昌、張掖、酒泉、嘉峪關等許多歷史上就赫赫有名的重鎮。而蘭州以東地區卻在很大程度上被忽視了。面對這種狀況,2004年我們果斷提出了一個新的發展思路東進。從經濟關聯度上講,打通東部,暢通與陜西、河南乃至華東地區的聯系,對甘肅的發展更加有利。這一思路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一致認同,也得到了交通運輸部的大力支持。
“東部會戰”戰略是甘肅公路建設史上投資規模最大、高速化里程最長、覆蓋地域最廣、受益群眾最多的交通現代化建設工程!皷|部會戰”分“中路”、“左翼”、“右翼”三部分實施,涉及的高速公路項目分別是國家高速公路網規劃中連霍、青蘭、銀武和蘭海高速公路的組成路段。會戰框架內規劃重點實施的高速公路項目全長1147公里、二級公路103公里,概算投資超過560億元,沿線涵蓋和輻射區域面積占全省國土總面積的20%以上,人口占全省總人口的53.8%。
經過“十一五”期間的艱苦努力,“東部會戰”框
架內的高速公路項目已經全部立項實施。隨著年底天水至定西高速公路建成通車,將有5條高速公路建成,另有3條正在加緊建設之中,2條正在開展前期工作,另有一批二級公路項目建成通車!皷|部會戰”戰略的實施大大加快了甘肅省東部地區公路建設速度,對推動國家高速公路網建設和完善甘肅公路網結構、改善甘肅東部地區行車條件,產生了巨大的促進作用。
記者:“十一五”期間,我省實施了大規模的交通基礎設施建設。作為欠發達省份,我們是如何保證建設所需資金并對其進行有效監管的?
楊詠中:近年來,省交通運輸廳一直高度重視創新交通融資體制,積極破解資金難題。通過加強銀政、銀企合作,搭建了省級交通融資信用平臺,先后與國家開發銀行、建設銀行、工商銀行等銀行達成金融合作協議,各家銀行對交通的授信額度達到了680億元,使甘肅交通建設融資、使用、管理實現了良性循環。這些體制機制的改革創新,為交通運輸事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力的體制機制和資金保障,在推進我省交通運輸事業發展的過程中發揮了積極作用。省交通運輸廳還成立了信貸管理委員會,建立了信貸分離監管模式,對交通建設資金嚴格監管、封閉運行,降低了資金使用成本,防止了腐敗現象的滋生。實行了派駐財務督察制度和財務、審計、監察聯合稽查制度,確保了各類資金的規范、安全使用。
記者:“十一五”期間,我省交通運輸部門在體制改革和科技創新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果?
楊詠中:在體制改革方面,一是管理機構改革平穩推進。2009年省政府批復成立省交通運輸廳,劃入了指導城市客運和出租汽車行業管理職責,批準組建了甘肅省機場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歸口省交通運輸廳管理。按照“建管分離、管養分離”的思路,對全省高速公路養護職能和運營管理模式進行了調整,全省高速公路實現了由建設業主多頭管理養護變為集中管理。二是深入推進廳屬交通企業改革,積極推進事企分離工作。三是積極推進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改革。四是認真落實成品油價格及稅費改革的后續工作,理順了“六項”規費取消后交通專項資金的轉移支付渠道,交通征稽隊伍整體轉崗到路政執法工作中。
五年來,省交通運輸廳始終堅持以科技創新為先導,不斷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建立健全科技管理制度,加大人才培養和引進力度,努力營造創新型行業
建設氛圍。圍繞全省公路建設、公路水路運輸管理、信息資源的開發利用、公路環境保護等重點問題,廣泛開展各種形式的科研活動,實施了一大批科研項目,在“黃土地區公路路基、路面、橋梁、隧道修筑技術研究”、“高速公路環保與綠化”、“交通信息資源開發和建設”、“公路運輸管理體制”、“公路災害防治與緩解”、“公路建筑材料”等領域,開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共有50余項成果通過了省部級成果鑒定,其中獲得省部級科技進步二等獎8項、三等獎6項?萍紕撔滤降奶岣,促進了全行業生產力水平的大幅提高,充分發揮了科技創新在交通運輸建設發展中的支撐和引領作用。
記者:近幾年,甘肅交通運輸系統在應急搶險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您能不能談談這方面的情況?
楊詠中:“十一五”期間,我省交通運輸部門不斷加強應急保障能力建設,組建了國防交通專業保障旅,制定完善了各項應急預案,提高了應急保障能力。2008年初的冰雪災害發生后,全省交通系統各單位迅速啟動應急預案,組織上萬名職工開展清雪除冰、排障保暢和應急救援工作,并組織力量緊急疏散滯留的旅客,確保了公路暢通和春運安全!5·12”汶川地震發生后,按照省委、省政府和交通運輸部的部署,按照“內保隴南、外援四川”的方針,以最快的速度搶通被地震損毀阻斷的公路,構筑了一條條摧不垮、震不斷的“生命線”。省交通運輸廳被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授予“全國抗震救災英雄集體”稱號,一批抗震救災先進集體和個人受到省委、省政府和交通運輸部的表彰。玉樹地震發生后,省交通運輸廳根據省委、省政府的要求,緊急組建了甘肅交通援青搶險救災突擊隊,千里馳援玉樹,為災區搶險救災保通工作作出了積極的貢獻。甘肅交通援青搶險救災突擊隊被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授予“全國抗震救災英雄集體”稱號。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和“8·12”隴南天水暴雨災害發生后,省交通運輸廳舉全行業之力投入到“保運輸、保暢通、保安全”的工作中,保證了災區“生命線”的暢通。甘肅省交通運輸廳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災害搶險救災指揮部獲得“全國防汛抗旱先進集體”稱號,2名同志榮獲“全國防汛抗旱先進個人”稱號。
在這些搶險救災中,甘肅交通應急搶險隊伍經受住了考驗,贏得了人民群眾的信任,彰顯了甘肅交通運輸人在各種艱難困苦時刻勇于擔當的責任和精神。正像省委、省政府領導稱贊的那樣,是一支“拉得出、頂得住、打得贏”的隊伍。
記者:請問楊廳長,“十二五”期間甘肅交通運輸部門將堅持什么樣的發展思路和目標?
楊詠中:無論是黨中央、國務院對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的戰略部署,還是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快甘肅經濟社會發展的意見,都把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放在優先發展的位置。同時,循環經濟區、天水-關中經濟開發區的建設,以及我省“中心帶動、兩翼齊飛、組團發展、整體推進”區域發展戰略和工業強省戰略的實施,都對交通運輸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面臨新的形勢,省交通運輸廳歷時五個多月與交通運輸部對接規劃,按照“跳出甘肅看甘肅、跳出行業看行業”的要求,確定了“十二五”期間甘肅交通運輸發展思路:重點圍繞“中心輻射、東西并進”的中心任務,建設“四大體系”,實現“五個目標”,從根本上改變我省交通運輸的發展面貌!爸行妮椛、東西并進”即圍繞以省會蘭州為主中心,打造輻射周邊市州的兩小時交通圈,以各市州為次中心,打造輻射周邊縣區的一小時交通圈,加密東部路網,承接全國經濟的梯度轉移,暢通西部路網,促進民族地區的經濟繁榮和社會進步!八拇篌w系”就是建設內通外聯、覆蓋城鄉的公路網體系;建設銜接順暢、服務高效的運輸網體系;建設反應及時、保障有力的安全應急保障體系;建設研發推廣有機結合、支撐跨越式發展的科技創新體系。“五個目標”就是在拉動全省經濟增長、拉動社會就業、拉動旅游發展、拉動工業生產和農村及老少邊窮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方面作出新貢獻。
“十二五”期間,全省高速公路通車里程將超過3500公里,接近4000公里,所有市州以及80%以上縣城實現高速連接。這個高速公路網不僅對甘肅而且對我們周邊的青海、寧夏、內蒙古、四川、陜西、新疆等六個省區都能提供強大的路網保證,還將對黨中央、國務院在這些區域實施重大社會發展舉措提供更加有力的交通運輸支撐和保障。同時,國省干線公路、農村公路建設將取得更大突破,形成以高速公路為主干、以國省干線公路相連接、以農村公路為輻射的龐大的公路路網結構。“十二五”末,甘肅交通運輸應急保障體系將更加健全,交通運輸網絡更為完整、強大,服務人民群眾、方便社會出行的交通運輸網絡功能將更加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