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實施物流“零庫存”
2010-12-14 18:40: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眾所周知,物流經濟學的內涵是比較廣泛的。一般包括實物流通部門所有制形式、貨物儲運流規劃、倉庫網絡配制、儲存手段的應用及建設規劃、訂貨處理、流通設施和流通管理現代化、流通環節的專業化協作、實物流通的綜合。物流的實現首先要通過商品交換,使商品的所有權發生轉移,這不是終結,還必須通過包裝、運輸、裝卸、加工、保管等物流活動。其中運輸是聯結買 -
賣雙方紐帶,保管是買賣雙方在時間上的銜接的蓄水池。當然也還有包裝、裝卸等各個環節。合理的物流對企業對社會來說是具有很大的經濟效益的,有人譽為“第三個利潤”。其中物流管理中的物資庫存量的大小是一個十分重要的概念。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的生產活動必須圍著經營轉,說到底,是圍著市場轉。電力工業是技術、資金密集型企業,其中資金密集型反映在物化勞動上,就是要消耗大量的物資。電力企業從勘測設計前期王程到施工,發電運行,輸、配、變電到電力銷售都伴隨著大量的物資流轉消耗的一個過程。其中,電源和電網建設及建成后的運行都需要大量的物資,所以我們說,電力物流工作是整個電力生產經營管理鏈條中的一個很重要的環節,它關系到電力企業是否以最少的投人保證生產的正常、安全運行并實現最大的效益。因此,在電力體制改革過程中,我們要降低成本,確保電網安全運行,就必須很好研究一下電力生產經營全過程中有關物流的一些問題,提出電力企業物流改革的目標和實現目標的一些必要舉措。例如改革物流管理機制,規范物流管理行為是非常重要的,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挖掘物流中的潛力,降低物流中的成本,確保物流保障工作跟得上電力建設、電力運行安全的需要。物流在其逐漸形成過程中的一個環節是庫存量,通稱存貨,它是一種特殊的資產。存貨作為一種特殊的資產,對庫存如能“預期”,是可能給企業帶來經濟效益的,也是維持企業正常生產經營的必要準備。在傳統的生產方式中,后面的生產程序被動地接受前一個生產程序移下來的加工對象,這就不可避免地導致生產經營的各個環節存放一定數量的原材料、在產品、產成品等,這樣就占用了大量的流動資金。資金沉淀在庫存上面,增大了產品成本,減少了經濟效益。因此,在物流經濟學逐漸形成的過程中,企業的經營庫存這一環節的問題是物流學研究的主要對象,不少的企業經營中把企業庫存的危害上升到驚人的程度,把這樣的庫存量看成是企業上的癌癥。
人們不斷的關注并研究庫存這一問題,從一開始的經濟批量(EOQ)到定期定貨、定量定貨,還有基于ABC分析法和物資的重點管理的研究無一不是為了通過改革不同的管理體制和不同的管理方式來最大限度的降低庫存量,使庫存成本降下來,提高企業經營的資金周轉率,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在現代信息發達和交通異常迅速便利的情況下,完全有條件改變儲備材料待生產、庫存產品待銷售的傳統生產經營方式。特別是電子商務的發展,企業可以減少甚至不儲備庫存以減少由于庫存帶給企業的資金周轉壓力,提高資金利用率,把“零庫存”管理提到議事日程上來。
1“零庫存”的基本理論
“零庫存”指企業在采購、生產、經營各個環節上使企業原材料、在制品和產成品的庫存量趨近于零,以避免存貨占用資金的機會成本,并防范存貨有過時、跌價、毀損等風險。“零庫存”的概念來自于日本的適時生產系統(Just一in一time),即采取由后向前拉動的生產方式。實現“銷售圍繞市場轉,生產圍繞銷售轉,部門圍繞生產轉”,要求企業根據客戶定單所提出的有關產品數量、質量和交貨時間等特定要求,作為組織生產的基本出發點,前一生產程序嚴格按照后一生產程序所要求有關“在產品”的數量、質量和交貨時間來組織生產,原材料嚴格按照生產需要購人,盡可能在供、產、銷各個環節實現“零庫存”。以海爾企業集團的話來洗企業之間的競爭己經是從過去的直接市場競爭轉向客戶的競爭。海爾CRM的聯網系統就是要實現“端對端”的零距離銷售。打破傳統管理下企業根據生產計劃進行采購,不知市場何在?因此造成企業內有許多“水庫”,物資沉淀在庫里。實行“零庫存”就是要把“水庫”變成一條流動的河,盡量減少庫存,因為庫存不僅僅是資金占用的問題,最主要是會形成很多的呆賬、壞賬。當今電子信息快、更新換代的產品快,一旦產品換代,就受到降價壓力。怎樣才能實現“零庫存”?實現“零庫存”,將以打造一個信息密集性為代價的信息增殖、以信息替代存貨,這是“零庫存”的核心。庫存成本降低的潛力比任何市場營銷環節都要大,成功的物流戰略大多以盡可能低的金融資產維持存貨,在對顧客承擔義務的同時實現最大限度的流通量,以保持利潤最大化。
2在實施過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l)采用“零存貨”管理,首先企業上下各個部門要學習這種管理思想,理解其涵義。由于實際生活中,企業存貨的使用量、消耗速度具有不確定性,產品再生產周期具有波動性,以及銷售數量的不穩定性,使得企業存貨不可能每時每刻為零。因此實施“零存貨”管理,每個部門必須領會其意義,盡可能壓縮物資在各部門的滯留時間,降低庫存額,使供應、生產、銷售各個環節都納人計劃軌道。
(2)建立靈敏、可靠的采購渠道網絡。scM和電子商務的BZB業務是強化與供應商聯盟的基本手段。通過電子商務采購平臺和訂制平臺與供應商和銷售終端建立起緊密的聯盟,達到雙贏的目標,實現從“為庫存采購”到“為訂單采購”的轉化。
(3)控制采購成本,合理安排支出。推行“零存貨”管理的一個重要目標就是要降低成本、節約支出,從而提高經濟效益。然而,推行“零存貨”管理又必將增加采購次數,多付出采購費用,使采購成本相對提高。這要求企業一方面嚴格操作程序,控制運輸裝卸費用,另一方面要與各主要供應商保持良好關系,盡量降低采購成本,以避免節約的儲存成本被其他費用浪費掉。
(4)以信息代替存貨。“零存貨”管理強調以市場為導向,以銷定產。通過電子商務采購平臺和訂制平臺與供應商和銷售終端建立起緊密的、以互聯網為基礎結構的動態企業聯盟,實現企業和供應商、消費者的互動溝通,縮短生產線與顧客家門口的時空距離,降低甚至消除物料業務鏈上的“滯留”。
(5)企業生產經營各環節實現高度自動化。自動化生產控制,一方面能隨時滿足客戶的需要。另一方面,可最大限度降低生產過程中人工不可避免,消除因生產出殘次品對整個生產作業流程帶來的不良影響。供應、營銷、計劃、財務等部門采用計算機數據處理,能根據不同的市場需求,迅速設計一出最佳制造方案、選擇最佳進貨渠道,也能隨時對供、產、銷各個環節進行監控,保證生產經營過程的順利進行。
(6)企業各部門密切配合,相互協調。“零庫存”管理要求企業必須將生產經營的需要與材料物資的供應實現同步,使物資轉送與企業加工速度處于同一節拍,從而保證供、產、銷業務有計劃、有程序地進行。銷售部門根據定單需要向企業生產部門要貨時,必須明確定單的品種、規格、質量、交貨時間,生產環節的工人必須具有較高的素質和技術,能控制生產批量要求、質量要求,盡量減少殘次品出現。生產部門按照生產需要提出采購要求,采購部門要迅速組織采購,并對采購原材料的質量、價格、數量、到貨時間實施控制,各部門要明確分工、互相配合,各種庫存量要做到“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