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交通資訊

墨脫:全國唯一不通公路的地方

2010-12-14 14:01: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昔日我們就是踏著這樣路程進出墨脫(1999年)。成衛東攝影 
  據了解,2010年12月中旬,全國唯一不通公路的墨脫縣“扎墨公路”卡脖子工程——嘎隆拉山3320米長隧道即將貫通。至此,墨脫——這個全國唯一不通公路縣的歷史終結,終于為期不遠了。 
  100多公里路程,竟整整走了2天,這個速度乍一聽并不慢,但要說這是汽車,你相信嗎?是的,這就是2010年9月下旬,我在11年后重訪墨脫所親歷的茫茫墨脫路。 
   

  在中國960萬平方公里的大地上,在全國2800多個縣(旗、市、區)當中,迄今為止,只剩下了這唯一一個不通公路的縣——西藏墨脫。 
   墨脫路,45年未修通 
  從上世紀60年代,中央政府就開始投資修建扎(木)墨(脫)公路(即從川藏公路318國道的西藏林芝地區波密縣城所在地扎木鎮至墨脫),但因受地形、地質、氣象等自然因素的制約,加上資金投入不足、技術手段落后,工程實施極其困難,扎墨公路建設始終沒有根本性的突破。 
  長期以來,這個被稱為“高原孤島”的神秘之地,由于封閉、落后,乃至今日仍鮮為人知。這里主要生活著西藏獨有的門巴族、珞巴族,此外,還有少量藏族、漢族及其他民族。目前,全縣總人口只有10985人。 
  墨脫,藏語意為“花朵”,地處西藏東南部、喜馬拉雅山脈南麓、雅魯藏布江下游,面積3.4萬平方公里。這里地勢北高南低,從海拔7782米著名的南迦巴瓦峰突降至海拔200米的巴昔卡。平均海拔只有1200米的墨脫,其獨特的環境決定了這里氣候溫暖、多雨、潮濕。據了解年均降雨量多達2330毫米,森林覆蓋率達78.5%以上,著名的雅魯藏布大峽谷的主體部分就位于墨脫縣境內。 
  作為全國唯一不通公路的墨脫,這里的自然和人文幾乎還都保持著原生態。它擁有最充沛的水力資源、最豐富的林業資源、最優越的氣候條件、最原始狀態下的旅游資源、最多樣豐富的生物資源和神秘獨特的文化資源;但同時,它又是一個 集“窮、苦、難、舊”于一身的極端貧困落后的偏遠縣。 
  此前,一份來自施工單位的材料對扎墨公路地質病害作了如下評價:扎墨公路位于雅魯藏布江流域,地質結構極其復雜,溝壑犬牙交錯,雨水冰雪眾多,地震頻繁不斷,同時,該地段又處于區域性大斷裂影響范圍內,新構造運動物理風化強且影響深度大,地表巖石極為破碎。這些特殊的自然條件造成沿線自然災害繁多且極具破壞力,冰崩雪崩、水毀、水石流、泥石流、滑坡、崩塌、路基滲水翻漿等,有時幾種災害甚至交織在一起,并互為成因。 
  多年以來,中央和地方各級政府始終關注墨脫公路的修建。早在1961年,當時的西藏軍區公路部就曾開始勘測工作。1965年,試圖打通自帕隆老虎嘴沿帕隆藏布江、雅魯藏布江通往墨脫的道路,但由于山勢險峻而被迫停工,這是墨脫公路的第一次修建。此后的數十年來,墨脫公路大致經歷了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從1975年動工,到1981年由于受技術力量、投資、地質災害等因素制約停工,歷時6年,歷經數次災害,犧牲34人,重傷近百人。所建路段除部分能將就使用外,其余路段損毀嚴重,無法使用。 
  第二階段,1988年,墨脫公路搶修至80K(公里),由于多熱拉山口段積雪嚴重,只能在每年7至9月清雪后勉強通行,墨脫縣在80K設置轉運站,用小型農用車將物資轉運到80K,然后組織人力向縣城方向背運。1989年,打通了80K至縣城段的“毛路”。1994年9月,在投入大量物力財力的情況下,一條最簡易的泥土“毛路”終于修成,汽車也破天荒第一次開進墨脫縣城,整個續建過程歷時5年。但由于地質災害頻發,部分路段很快就毀于大面積塌方和泥石流。 
  第三階段,1995年至1996年,國家又投資2000萬元,對墨脫公路嘎隆拉山危險段與彎道進行了加寬改造。恢復了62K至89K約27公里路段。2000年易貢湖決堤,境內大部分簡易公路、橋梁、騾馬驛道、溜索遭到毀滅性破壞,扎墨公路113K至118K段全部被毀。從2002年起,交通部等有關部門對墨脫公路的建設再次進行前期勘查設計。 
   

  進墨脫過天險——老虎嘴(1999年)。 
  2008年10月21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批準了墨脫公路可行性研究報告,2009年4月20日,中央政府決定,117公里長的西藏波密扎木至墨脫縣城公路新改建工程正式開工建設,國家全額投資9.5億元人民幣。百公里長的公路投資9.5億,這在全國低等級公路史上真可謂是天價了。墨脫公路的開工建設,標志著墨脫縣在中國唯一不通公路的歷史即將終結,對世代生活在大山里的門巴、珞巴等人口較少民族無疑都是歷史性的改變。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