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筋活血”鼓樓展魅力 瀘州龍車鎮公路建設側記
2010-12-14 13:52: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12月11日,又是納溪區龍車鎮的逢場天,上午,在龍車公交客運站,瀘州25路公交車送來了一撥又一撥的挎籃背簍的乘客,又接走了一批又一批拎著土雞土鴨,背著新鮮豬肉和時令蔬菜的乘客。“自從到瀘州的龍石公路硬化后,每場天我都要賣3個豬的肉,比以前多賣2個豬。”該鎮農貿市場肉食區,業主李興對火熱的銷售行情高興地分析道。
2008年,龍車鎮投入360萬元硬化了瀘州方向6公里的龍石路,解決了龍車與瀘州城區間的交通瓶頸,拉開了龍車鎮公路建設的新高潮。到目前,在不到3年的時間里,一個財政薄弱的小鄉鎮,通過千方百計爭項目,籌資金,投入3000余萬元,硬化公路近40公里,新建、修繕泥結路38公里,實現區域間干線公路、通村入組公路聯網,為龍車鎮打造“瀘州生態衛星城鎮”,加快發展進一步夯實基礎。
暢通“斷頭路”,完善主干線
12月2日,納溪區龍車鎮第二批斷頭路硬化工程玉龍路 (江陽區玉皇冠——龍車建壩村)正式竣工通車,公路上鑼鼓喧天、鞭炮齊鳴。這條公路的硬化貫通,實現了瀘州市區到龍車再到鼓樓山景區、再到堯壩古鎮的全線貫通,同時讓龍車鎮建壩村、利合村等8個深丘、坡地村連接上了寬闊平整的水泥路,從而直接受益。
市級旅游景區鼓樓山下,距瀘州城南大道只有13公里的龍車鎮,如何才能加快發展?“‘要想富,先修路’,雖是一句老話,卻如魚兒離不開水一樣,是一句顛撲不破的真理。”該鎮黨委書余云江一語道出發展思路。
通過大力爭取,2009年,龍車鎮開始實施斷頭路硬化工程。面對這一難得的發展機遇,龍車鎮以“一個項目,一名領導,一個班子,一抓到底”為推進機制,切實為工程建設搞好各項協調服務。僅在高新路(棉花坡高洞——合江新店)建設中,龍車段就拆遷房屋 4處,切彎改道征地1500平方米,搬遷電桿25根,改鋪管道7千米,工作雖繁重,卻沒有一處出現延誤工期現象,確保這一惠民、富民工程扎扎實實抓好。
同時,鎮上還成立了以鎮人大代表、鎮村干部為成員的工程質量監督組,根據施工標準,對工程進度、質量進行定期和不定期的嚴格監督,有力確保了工程保質保量并快速推進。短短一年多的時間,該鎮克服土地協調、桿管線搬遷、用水用電、彎道改造等難題,順利實現硬化斷頭路22.1公里。
其中,2009年硬化納彌路(納溪—彌陀),暢通了龍車到江陽區分水嶺鄉的交通,而2009年硬化的高新路(棉花坡高洞—合江新店)和今年硬化的玉龍路,則徹底暢通了龍車至合江堯壩鎮的交通。
目前,龍車鎮以場鎮為核心,到瀘州城區、合江縣堯壩鎮、江陽區分水嶺鄉、納溪城區全通水泥路,已形成以納彌公路(納溪——彌陀)、瀘堯公路——(瀘州—龍車—合江堯壩鎮)一橫一縱兩條主干線公路,為龍車加快發展插上騰飛的翅膀。
提速通村路,構筑公路網
“現在主公路已經通到山腳下,我們早就盼著硬化這條公路了,現在出點錢,完全應該。”今年10月,在該鎮鼓樓村通村水泥建設動員大會上,村民聶世友動情的表示。
通村水泥路建設除去上級補助外,鎮財政還要籌措一部分資金,面對資金缺口,鎮黨委政府積極發動群眾踴躍捐款。“公路通、百業興”,通過分析交通形式,算經濟發展賬,建設工程得到全村群眾大力支持。
為確保工程順利、保質保量進行,該鎮建立了農村交通建設資金專戶,各類配套資金及村級公路養護經費一次性注入專戶,由鎮、村兩級共同管理,同時,由政府出資為每條施工線路聘請2 名質量監督員,確保工程合格率達到100%。目前,龍車鎮已硬化通村公路近20公里,鼓樓村4公里通村水泥路正在加緊建設中,預計年底竣工。與時同時,龍車鎮還把修繕通村公路,提高通行質量作為促進村莊發展的關鍵環節。
“公路平整了,車子磨損小又好跑,所以我也買一輛,進出方便。”近日,金龍村劉仕榮騎著自已的新摩托車到鎮上購化肥,只用15分鐘就到了,比原來走路要節省1個多小時,心里很是愜意。
以前,由于進村公路不暢,路不好,金龍村很多村民想購車,卻只能望路興嘆。為此,鎮黨委、政府多方爭取項目,籌集資金,投入20余萬元,對從干線公路進入金龍村的公路進行全面整修和貫通,讓金龍村與干線公路實現“無縫銜接”。據悉,龍車鎮今年1——11月就新增貨車、面包車、摩托車323 輛,與去年同期相比,多近200輛,暢通的公路,實實在在為群眾致富提速。
目前,龍車鎮內公路里程已達118公里,14個行政村全部通上公路,其中水泥路達50公里,形成了以納彌路、瀘堯路一橫一縱為主干,通村通組公路為支脈的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
以路謀發展,山鄉展魅力
公路通了,如何讓資源變資本、變資金?
“酒好還怕巷子深”。為此,龍車鎮把集鎮良好的交通區位優勢和生態資源制作成宣傳冊,發送到入住企業主手中,發送到龍車鎮外出成功人士手中,發送到村干部手中,讓大家都了解龍車的優勢和潛力。
有了梧桐樹,引得鳳凰來,交通環境的優化,直接帶來的就是資源的激活。今年初,在利合村,千畝麻竹基地引來一家臺資食品加工企業入駐,投入500余萬元,主要從事竹筍加工。2010年5月,川郎王了酒業相中該鎮陽坡村天然山泉水,投資1000萬元建醬酒生產基地,目前,企業已正式投料生產。
龍車鎮在暢通鎮內交通的同時,外圍交通環境也在加快發展著。2009年,從龍車鎮穿境而過的宜渝高速動工,龍車鎮距最近出入口僅6公里,2012年通車后,龍車到重慶只需1小時左右。
“隨著斷頭公路硬化、宜渝高速的建設,龍車靠近瀘州、重慶的區位優勢更加凸顯,要充分發揮區位和生態優勢,發展生態產業,推進生態衛星鎮建設。”11月22日,在塘口村支部換屆選舉會上,鎮黨委書記余云江為全村黨員干部認真作了全鎮發展形式分析。
全力打造首批“省級環境治理示范鎮”就是龍車鎮以路謀發展,推進生態衛星鎮的建設中重要的一筆。今年,全鎮預計投入700余萬元,從氛圍營造、“五亂”治理、風貌塑造、市場升級、環境衛生等五個方面打造“花園集鎮”和村莊示范帶,集鎮面貌煥然一新,同時集鎮63畝新區建設正在有力推進,配合水利、電力等設施項目建設,龍車,這個優美鼓樓山下的瀘州宜居“后花園”正彰顯前所未有的活力與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