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海洋經濟建設恰逢重大歷史機遇
2010-12-10 14:55: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東方港城的新夢想
建設綜合性國際樞紐港,著力構筑大宗商品交易平臺、海陸聯動集疏運網絡、金融和信息支撐“三位一體”的港口服務體系,努力實現寧波港由運輸港向貿易港的戰略性轉變。
深化港航戰略合作,推動寧波—舟山港一體化取得實質性進展,建設浙江港口聯盟,進一步擴大省內外“無水港”的覆蓋面。
大力發展智慧物流,加快建設長三角區域物流中心和全國性物流節點城市。
在海水健康養殖、海洋生物、海水綜合利用、海洋能源、海洋先進裝備制造等領域實現新突破,不斷提高海洋經濟的貢獻率和帶動力。
人們常說“寧波是資源小市”,這是就水、地、礦產資源等方面而言的。但是,當我們把目光投向東方,展現在我們面前的是一片相當于寧波陸地面積的遼闊海洋。
柴高坤說,“‘十二五’時期,寧波發展海洋經濟其實大有可為。”去年全市已實現海洋經濟總產值2500億元以上,是2005年的近2倍,年均遞增15%以上。特別是港口建設成效顯著,去年貨物吞吐量居國內大陸第二、全球第四,集裝箱吞吐量居國內大陸第五、全球第八。
“特別是國家確定浙江為海洋經濟發展試點省,省委十二屆八次全會又明確提出要加快打造以寧波—舟山港臨近區域為核心區的‘海上浙江’,我市建設海洋強市,現在是一個重大的歷史性機遇。”柴高坤說。
構建現代產業集群
建立現代產業體系,積極推進工業現代化,做大做強新裝備、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產業,爭取形成若干個產值超千億元的戰略性新興產業,構建現代產業集群。
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努力使智慧城市建設走在前列。
前不久,國務院出臺了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提出現階段重點培育和發展節能環保、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制造等七大產業。
柴高坤說,從寧波來看,以臨港重化工業和傳統制造業為主的產業經濟競爭力總體上還不夠強,尤其在國際金融危機中表現得更加明顯。加快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不僅是妥善解決我市經濟發展面臨的環境和資源制約的迫切需要,也是推動寧波市產業競爭力提升、保持工業經濟持續快速發展的迫切需要。
《建議》提出的做大做強新裝備、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產業,其實,我市在這些產業領域已經具備一定的基礎。柴高坤說,比如,在新裝備領域,寧波市的海洋工程船發展勢頭很快,以浙江造船廠為主的一批造船企業的產品在國內外市場上占據了相當的份額。浙江造船有限公司擁有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海洋工程船生產線,形成了年產30~34條海洋工程船舶的生產能力。寧波市的多功能貨船及4250箱的集裝箱船,其國內市場占有率達到30%,國際市場占有率達到70%。(本文來源:東南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