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濟形勢分析

“北元模式”助優勢企業脫穎而出

2010-12-1 8:42: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憑借儲量豐富的煤炭、巖鹽等資源,晉陜寧蒙高載能工業圈在過去六七年里得到了蓬勃的發展,尤其是近年來,湖北宜化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并購內蒙古海吉氯堿公司、上海重工實業公司入主內蒙古烏海氯堿公司,使當地氯堿產業熱了起來。但是,企業在不斷刷新產能紀錄的同時,也遇到了同質化發展及物流等方面的難題。 
    11月10日,陜西北元化工集團有限公司100萬噸/年聚氯乙烯(PVC)循環綜合利用項目一期產品下線。2011年底,該項目全部竣工后,公司PVC年產量將達110萬噸,年收入過百億元。雖然PVC行業目前競爭激烈,但該公司總經理王鳳君認為,北元牌產品將脫穎而出,占有更大的市場份額。他說,有這樣的底氣,是因為他們創建了國企與民企優勢互補、有機結合的“北元模式”。
    在記者的采訪中,當地政府、有關業內人士都對“北元模式”持肯定態度。“北元模式”始于2007年北元化工的兩次增資擴股。第一次是北元化工與榆林10家民營企業聯合,使公司股本金由7000萬元增為10億元,實現了民營企業的強強聯合;第二次是與陜西煤業化工集團合作,簽訂了《增資擴股陜西北元化工有限公司合作建設大型聚氯乙烯生產基地協議書》,公司股本金由10億元增加到16.8億元。兩次增資擴股,使北元建設100萬噸/年PVC項目具備了物質基礎,也開創了當地民企聯合大型國企合作建設煤、鹽化工項目的先河。借助大型國企的優勢,北元化工順利實現了擴建項目各項手續的審批,并成功獲得貸款50億元。
    王鳳君認為,目前僅在內蒙古烏海周邊投資上百億元、產能在60萬噸/年以上的PVC企業就有4家,區域內競爭壓力很大。未來的競爭將取決于產業鏈條的完善以及循環經濟的運作狀況。
    “盡管從規模上看,我們并不是國內最大的,卻是建設速度最快的。”王鳳君表示,依靠日漸成熟的“北元模式”,他們對未來建成全國最大的PVC項目充滿信心。
    強強聯合、大型國企的介入帶來了充足的資金,也保證了項目建設的高技術、高水平。通過選用意大利伍德迪諾拉離子膜電解槽、日本智索聚合技術、瑞士博特的蒸發裝置、韓國三星的空壓機等,該項目在工藝技術、裝置、產品品質上可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能夠破解國內產品同質化的問題,生產適應市場需要的多種型號高品質樹脂。
    陜西煤業化工集團通過在陜北設立產業關聯的5家2級企業,使北元化工從原料供應到氯堿產品的深加工,形成了循環綜合利用的產業園,最大程度地體現了項目的成本、規模、資源和技術等幾大優勢。
    過去,該公司10萬噸/年PVC項目沒有自給的鹽、煤資源和電力、蒸汽能源,也沒有自有的電石泥廢渣轉化水泥項目,因此優勢并不明顯。而100萬噸/年PVC項目為循環綜合利用項目,配套80萬噸/年燒堿、240萬噸/年水泥裝置和4×60兆瓦抽背式熱電機組,并配套鹽業項目。項目自采鹵水工藝采用循環用水化鹽,PVC所產電石渣和熱電所產粉煤灰用來生產水泥,熱電為各裝置區供應電力和蒸汽,相互之間實現物料循環利用。
    現在,企業若采購周邊電石企業的電石,采購成本每噸比東部沿海低500元,年可降低成本7.5億元;若采用陜西煤業化工集團在陜北為北元配套直供的平價電石,成本節約更為顯著。目前自備發電的完全成本為0.25元/千瓦時,而同類廠家用電約0.5元/千瓦時,年可節約電力成本7.5億元。按自建鹽礦計算,原鹽成本每噸不足100元,年可節約成本3億元。用廢渣生產水泥,成本每噸不足100元,按目前每噸300元市場價計算,年可降低成本4.8億元。僅此幾項每年便可節省成本22.8億元。
    同時,陜西煤業化工集團將北元化工納入了該集團成熟的大物流體系,解決了110萬噸PVC產品的物流問題。
    王鳳君說,隨著氯堿行業整合速度的加快,那些缺乏資源、技術含量低、規模小、污染大的企業會因為環保和成本壓力逐漸喪失競爭力,一些具備區位、資源、規模和循環經濟優勢的企業將脫穎而出。而這正是“北元模式”的價值所在。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