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行業資訊

玉環建設海峽兩岸商品交易物流中心

2010-1-21 13:19: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2009年,大麥嶼港集裝箱吞吐量突破3萬標箱,對比2008年全年的7000標箱,2009年可以說是“輝煌”的一年,今年玉環縣提出了“爭取全年集裝箱吞吐量達到5萬標箱”的目標。隨著大麥嶼港的泊位、功能配套設施等逐步完善,集裝箱運輸航線不斷拓展,對臺直航開通拉動了港口的進一步發展,勢必為港口集裝箱運輸發展提供強勁的動力。

  今年縣十三屆黨代會第四次會議上,玉環縣委工作報告中提出“建設沿海產業帶,打造三大新平臺”的目標,這一目標讓全島玉環人民眼前一亮,而其中“建設海峽兩岸商品交易物流中心,打造港口物流新平臺”更是讓人們充滿期待。

  2009年7月,大麥嶼港實現對臺海上直航,兩岸經貿往來進一步密切,對建設海峽兩岸商品交易物流中心的需求也進一步加大。2009年12月,國家商務部批準設立海峽兩岸(玉環)商品交易物流中心,玉環縣將以此為新契機,堅持以港興業、以航引貿,充分發揮大麥嶼天然資源和對臺區位雙重優勢,全力推進港口招商和對臺經貿交流,努力培育縣域經濟新的增長點,形成沿海開發的特色亮點。

  抓好物流中心啟動

  構建特色交易平臺

  早在1945年,大麥嶼港就與臺灣基隆港通航往來貿易,1974年開始陸續有大量臺灣漁船進入大麥嶼避風、補給,進行以物易物的商品交易,1998年取得對臺小額貿易經營權。據統計,上世紀90年代浙江省對臺小額貿易中臺州占70%,而大麥嶼又占了臺州的70%。進入2009年,對臺客貨海上直航的實現促進了臺臺雙方企業更廣泛、更深入的合作。

  “去年實現直航后,大麥嶼港立足于產業基礎,充分依托大麥嶼港對臺貿易的傳統優勢,提出建設海峽兩岸商品交易物流中心。”在談到這一熱點話題時,作為黨代表、大麥嶼街道黨工委書記沈華棟顯得非常興奮。沈華棟表示,位于溫臺沿海產業帶核心區域的大麥嶼港,現在的優勢不僅僅是體現在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隨著近年來玉環縣對于港口建設的不斷努力,港口資源條件逐步優化,而玉環縣發達的出口業務也為大麥嶼港籌建海峽兩岸商品交易物流中心提供了強大的貨源基礎和廣闊的物流發展市場。

  建設海峽兩岸商品交易物流中心,打造港口物流新平臺。這一目標的提出鼓舞人心,2010年玉環縣將全面落實《海峽兩岸(玉環)商品交易物流中心實施規劃》,大力推進交易、倉儲、物流和商務四大功能區塊建設,凸顯對臺物流平臺效應,籌建工作任重而道遠。

  “今年我們將主要做好啟動區塊這一項工作,構建特色交易市場的目的是為了給兩岸的各類名優特色商品提供一個交易交流的平臺,進一步促進兩岸貿易來往。”沈華棟介紹,大麥嶼將結合對臺貿易的優勢,改造原港臺商城為小商品市場,著力構建特色交易市場,建設一個商品交易展示區,為海峽兩岸商品交易物流中心的建設提供充足的原動力和基礎條件。

  展望未來,依托大麥嶼港來建設物流中心,以物流中心建設來促進港口物流,以港口物流開發來帶動人流、物流、資金流,從而加快推進整個城市化的進程。通過未來幾年的奮斗,海峽兩岸商品交易物流中心必將成為玉環縣經濟一個新的增長點。

  夯實對臺直航基礎

  抓好對臺直航常態化

  2009年6月16日和7月7日,大麥嶼港對臺海上貨運直航和客運直航都取得了圓滿成功,隨后7個航次的客運直航也都順利完成,直航工作得到了社會各界的一致好評,成功探索和積累了開展海上對臺直航工作的經驗,為直航常態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根據首航—續航—常態化直航“三步走”的工作思路,2010年是實現直航常態化或穩定續航的關鍵一年,是機遇與挑戰并存的一年,大麥嶼港對臺海上直航有了一個好的開始,但同時也面臨來自溫州、舟山等周邊地區的競爭。

  據統計,2008年,浙江省共接待臺灣入境游客88.69萬人次,比2007年增長6.4%,而游客的人數呈上升趨勢。一組簡單的數據說明了近年來臺灣游客對于來浙江旅游的熱衷。在去年的首航及續航中,一直是我縣有關部門和浙江海峽旅行社在組織客源,大麥嶼港—基隆港的航線能否長期正常運營,客源是一個關鍵問題。

  “想要實現客運直航常態化,我們必須進一步擴大范圍,把我省各地甚至于安徽、江蘇等周邊省市的旅行社都吸引過來,共同參與組客。”黨代表、玉環港務局局長陳水明說,按照目前臺灣來浙的游客基數,只要每年有5%的臺灣游客通過大麥嶼港乘船入境,航線運營便能呈現勃勃生機。

  “我們也要到臺灣推介組織客源,充分利用首航團在臺期間取得的成果,與臺灣相關單位加強溝通聯系,將我省和臺灣旅游路線產品整體包裝,共同組織客源。”陳水明表示,除了組織兩岸客源外,大麥嶼港對臺海上客貨直航還需要做好運營船舶、客運碼頭管理、落地簽證等一系列問題,才能全面促進和保證對臺海上直航常態化。

  抓好港口建設  實施依港興業

  2009年4月,國務院正式批復大麥嶼港區擴大對外開放,這一決議讓大麥嶼港的發展擁有了新的藍圖。大麥嶼港能否順利地升為一級口岸,能否在新一輪的區域經濟競爭當中發揮“橋頭堡”的作用,2010年大麥嶼港口的開發建設至關重要。

  去年4月玉環縣設立了“一關三檢”辦公運行設施指揮部,負責港區興中路塊港行支持系統區塊的海關、國檢、邊檢、海事等單位的綜合辦公業務用房項目建設。查驗設施建設工程工期緊、任務重,為打贏港口開放這場硬仗,在各級、各部門的配合支持下,涉外查驗配套設施工程于去年10月正式開工。自開工以來,指揮部圍繞“安全第一、質量第一、進度第一”的目標,各項工作有序開展,力爭在今年實現現場查驗監管設施、港行支持系統圍墾工程基本完工,以迎接2011年的驗收。

  看著大麥嶼港日新月異的發展,黨代表、大麥嶼港區開發指揮部副指揮、綜合辦主任李國立歡喜不已。“打造港口物流新平臺是玉環發展的大勢所趨,也是對‘港為城用,城以港興’的真正詮釋。”李國立認為,港口經濟以港口為中心,以城市為載體,以綜合運輸體系為動脈,以相關產業為支撐,以海陸腹地為依托,只有彼此密切協調、有機結合才能實現區域經濟快速可持續發展。

  面對當前港口開發開放現狀,再迎合現大麥嶼港航運業良好的發展趨勢,李國立希望能進一步加大扶持力度,拓展航線,提升港口的喂給能力,尋找多處嫁接源頭,利用集裝箱運輸的新勢頭,抓住對臺直航的新時機,積極探索集裝箱運輸南下西進和融入海峽西岸經濟圈的新路子。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