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下一個戰場
2010-1-20 3:18: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 見習記者 杜偉
編者按:
目前,我國物流業由于發展水平較低,信息化程度還很落后,使得“物聯網”這個概念現階段來說有些超前。但信息化是物流業發展的必由之路, “物聯網”將來必然會對物流業產生重大影響。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電信運營商們現在已經展開行動,開始了 “物聯網”實際應用的探索。
如果對于剛剛過去的一年進行一下盤點的話,那么“物聯網”必然是熱點之一。短短的時間內,這個詞就被各界領袖所提及。雖然“物聯網”更像是未來的概念。但對于國內的三大電信運營商來說,卻不是一個茶余飯后隨便聊聊的話題。在局勢并未明朗之前,他們就已經開始了自己的戰略布局,以求將來搶得更大份額的蛋糕。
■中國移動
多領域出擊
2009年8月24日,中國移動總裁王建宙在臺灣公開演講時首次提到了“物聯網”概念。2009年10月5日的世界電信展(ITUWorld2009)上,王建宙又發表了關于物聯網的演講,提出了物聯網的三大特征,并表示“物聯網將成為中國移動未來的發展重點,隨著電信網絡特別是無線網絡的擴展,傳感技術的發展,推廣物聯網的條件更成熟了。”
2009年10月13日,上海世博局和中國移動共同發布了可承載世博手機票的RFID-SIM卡,并宣布從2009年11月1日起,雙方共同推出世博手機門票。中國移動稱之為“中國移動首個面向大眾用戶的物聯網應用誕生”。
而中國移動近期推出的“手機錢包”等相關業務更是如火如荼;與南方電網在智能電網建設上的合作,更意味著中國移動將“物聯網”業務擴展到了其他領域。“物聯網產業鏈規模十分龐大,行業之間會進一步融合,我們希望在物聯網領域,成為數字化時代數字內容和數字應用的,端到端集成、整合、分發的提供者。”北京移動副總經理范云軍這樣闡述他們的構想。
近期,北京移動又提出了“139”工程:1就是一個圍繞TD-SCDMA+WiFi,為“智慧北京”提供基于自由知識產權的第三代移動通信基礎網絡;3是指與政府合作的三個基礎應用平臺——移動城市綜合業務平臺,北京首都科技條件平臺、北京移動政務平臺;9是指面向城市信息化的九個重點領域——公共安全、城市管理、能源環保、城市交通、公共事業、農業服務、醫療衛生、教育文化、旅游產業。
■中國聯通
網絡優勢明顯
在 2009年 11月 舉 辦 的GSMA2009亞洲移動通信大會上,中國聯通董事長常小兵在談到3G時代的時候說,3G將促進物聯網有效發揮無縫通信的巨大威力。他認為3G網絡是提供物聯網信息傳輸的有效平臺,而物聯網的推進也將為移動互聯網產業描繪出更加廣闊的發展前景。中國聯通研究院研發部經理張云勇也認為,運營商需要提供一個高可靠、大帶寬、高吞吐量的網絡,加快與物聯網、傳感網的網絡融合。
借助技術更為先進的WCDMA網絡,中國聯通充分發揮技術優勢,在環保行業提供了遠程監控、數據采集和業務平臺,實現全天候、全地域的數據傳輸,并計劃在將來面向公交領域、智能電網、遠程醫療等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領域,實現物聯網的應用研發和普及推廣。
■中國電信
深入開發潛力
中國電信集團公司總經理王曉初曾說,物聯網與中國電信所擅長的專業領域關系緊密,發展物聯網離不開互聯網、移動網等通信網絡,這些正是中國電信的特長和優勢所在。
相對于將“物聯網”概念大力宣傳的中國移動來說,中國電信顯得要低調很多。該公司并未將其物聯網業務局限于目前炒的火暴的3G網絡,而是在有著廣闊前景的IPv6技術方面大力開拓。所謂IPv6技術,是目前我們所使用的第二代互聯網IPv4技術的替代者,后者由于網絡地址資源有限(1600萬個網絡,40億臺主機),嚴重制約了互聯網的應用和發展,而IPv6不僅地址容量擴充到了2^128-1個,而且將對象從計算機擴展到了任意事物,使得“物聯網”從理論上使“物物相聯”成為可能。
2009年下半年,中國電信部署在云南和湖南等地選擇面積較小和人口較少的城市進行IPv6網絡的試點工作。選擇在這些地方的原因主要是:用戶業務規模相對較小,網絡結構較為簡單,不需要更換大量的設備。中國電信集團公司網絡發展部總監段建祥指出,通過2010年的試驗,要充分論證多種演進技術,尋求IPv6的最佳演進路徑,為今后大規模推進IPv6工作奠定基礎。
作為基于IPv6的物聯網應用——農作物溫室綜合監控系統在國內首次開發成功,并通過了中國電信集團公司科技委組織的鑒定。該項目應用于湖南農科院兩種果茶培育繁殖中心,在網絡演進、業務創新、互聯互通技術等多方面均實現了突破。專家指出,該項目摸索出了低成本、可復制的網絡平滑演進模式,可充分利用正常的網元設備升級、改造和擴容過程同步實現IPv6就緒準備。
■專家
通力合作共同發展
2009年11月底,無錫市國家傳感網創新示范區(中國傳感信息中心)正式獲得國家批準。作為“物聯網”試點城市和研發中心,無錫成為了各大電信運營商矚目的焦點,目前三大運營商已經分別與無錫市政府簽署了合作框架協議,并成立了各自的物聯網技術方面的實驗室和數據中心,進行物聯網技術的應用開發和相關技術標準的研究和制定。
有專家指出,目前三大電信運營商都有各自的優勢:中國移動擁有網絡規模和覆蓋范圍都是全球第一的移動通信網絡;中國聯通擁有移動和固網兩大牌照,其中WCDMA可提供更高的帶寬;而中國電信則擁有豐富的帶寬資源,是目前互聯網業務的主要承載者。如果三方各自為戰,則重復性研發以及將來網絡的重復性建設問題將會十分嚴重,浪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相互之間互通問題如果沒有做好,那么對我國的物聯網行業的發展將造成重大阻礙。
而運營商顯然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他們也提出,物聯網要真正實現繁榮,需要跨過“行業壁壘”,克服“信息孤島”,并確立有效的運營模式和商業模式。中國電信北京研究院戰略部劉輝說:“在物聯網的生態圈內,運營商需要更多的開放和合作,來建立新的商業模式。”中國聯通研究院移動研究室張云勇認為,物聯網要建立合適的生態鏈,要有合適的商業模式。而中國移動通信研究院業務研究所項目經理劉瑋也明確指出,目前物聯網最核心的問題是行業壁壘,“物聯網的發展需要政府、行業和消費者共同合作,特別是政府的引導才可以形成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