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珠澳合作推動兩地物流發展
2010-1-2 11:59: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本報記者 金鐸 文彬
近年來,澳門在經濟上與內地的交流與合作不斷加強,珠江三角洲經濟的持續增長也給澳門注入了鮮活的“血液”。在這個過程中,澳門的物流、貨運行業也隨之獲得了長足發展,成為澳門經濟的一大亮點。行業的繁榮興旺帶動了一批有實力、有抱負的物流貨運企業在市場大潮中拼搏奮進并取得驕人業績。同時,也造就了一批富有開拓精神、實干有成的業界精英。其中,澳門物流貨運聯合商會理事長、域多利貨運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國輝先生就是見證并推動澳門物流貨運行業發展的業界佼佼者之一。
日前,本報記者通過電話和電子郵件,就金融危機下澳門的物流貨運發展對李國輝理事長進行了專訪。
國際環境影響經濟發展滯緩
據李國輝介紹,1995年以前,由于澳門特殊的歷史地理環境,除陸路口岸外,一直沒有其他自屬的國際海、空港。澳門絕大部分物流商都是以貨代的身份在澳門營商,所有出口貨品只能經貨船往香港付運。澳門國際機場啟用后,貨代商不僅能將貨品直接以空貨出口并自行處理外,還協助珠三角尤其是西部地區的貨主以轉關方式經澳門出口送往外國,澳門逐漸成為我國重要的對外出口貨運站。“回歸后,在國家的全力支持下,通過澳門特區政府的積極爭取,那幾年,澳門也吸引了不少外國投資者投入資金在澳發展。”李國輝說,然而,一段時間以來,澳門的大部分制造業,因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開始遷離澳門進入大陸,澳門本土貨代企業也紛紛轉型。僅有少數傳統貨代商成功地轉型為第三方綜合物流供應商。
“但好景不長,這次世界金融海嘯的發生,以美國為主的外國投資者,都把其他大型的主要項目包括物流部暫停甚至取消,致令本地的物流商又一次面對困境。”
面對金融危機給澳門物流業帶來的巨大影響,澳門物流企業努力尋求發展的機遇。在李國輝的帶領下,澳門物流貨運聯合商會不斷革新,積極與特區政府商討解決方案的同時,加強了與大陸行內企業合作,積極尋求資源整合發展。
珠澳貫通合作有利穩健提升
“隨著世界經濟海嘯逐漸退潮,世界經濟正在逐漸復蘇,我們可以預見澳門所暫停的項目必定會于短期內復工,這對物流商來說將會重見曙光。”李國輝表示,“隨著澳、珠跨境工業區的啟用、珠海橫琴與澳門的合作開發,也將是一個可喜的消息和商機。”同時,李國輝也認為,內地海關把珠海區作為一個特殊的區域對待,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兩地物流及經濟的合作發展。但李國輝就澳門與大陸間的物流行業合作仍然十分看好,他說:“我們應以深、港之間的合作為藍圖,推動珠澳之間的通關便利化系統為目標,加強和響應國家推動內需的口號,打造出另外一個無水,但以空、陸為主的物流配送中心。”
李國輝認為,目前澳門特區政府的大力支持給澳門物流業發展帶來了廣闊的空間。同時,澳門作為世界上最開放的貿易投資體系之一,一直奉行簡單和低稅政策,工商業營運成本低,特別是澳門自由港和低稅政策的建立,對虛擬物流企業方面有很大的潛力可挖。
加強整體規劃建立信息平臺
李國輝表示,在泛珠三角合作中,澳門正利用各種優勢,解決本身難以解決的問題。他認為,泛珠物流合作還缺乏高效、穩定的物流體系和整體規劃。盡管大珠三角的物流運作已基本與國際接軌,但除粵港澳以外,物流企業較弱,物流成本高,由于物流資產投資相對偏低,以致物流基礎設施以及物流專用設備嚴重不足,造成了現代化集裝箱和散裝運輸發展緩慢、高效專用運輸車輛少、裝卸機械化水準低及倉儲設施差等一系列問題,遠不能適應現代物流發展需要。
在物流信息平臺方面,李國輝認為,目前也存在著物流信息平臺未形成統一的問題。由于未形成“泛珠物流”的統一信息平臺,區內物流供求情況和交通及運輸線路處于不明狀況,不但影響了區內現有資源的有效運用和運力的合理安排,還隨著全球現代物流的延伸發展,削弱了泛珠物流的整體競爭力。李國輝說:“建立泛珠物流信息平臺,完善區內物流信息、整合企業流程,將是泛珠物流業發展的最有力的保障。”
李國輝還認為,兩地在物流通關手續方面也存在著報關系統不統一和關檢手續繁亂的問題,需要統一通關手續。“內地應積極引入港澳先進的現代物流要領和經營理念。”李國輝說,“同時,擴大應用‘大通關’的概念,著眼于供應鏈到出口基地的整個物流流程,減少供應鏈瓶頸地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