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在企業重組問題上不應“包辦婚姻”
2010-1-2 11:22: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梁小民
近100年前,五四運動拉開了反包辦婚姻的序幕。不過包辦婚姻極為頑固,20世紀50年代又由小說《小二黑結婚》再次吹響了反包辦婚姻的號角。今天我們再彈反對包辦婚姻的老調,指明的不是男女的婚事,而是企業的“婚事”,即企業之間的合并或重組。
如今宏觀經濟政策中重要的內容是調結構。調整經濟結構的內容之一是通過企業合并或重組,把企業做大、做強。企業合并重組與婚姻一樣,可以帶來規模經濟、效率提高等諸多好處,但并不是每次結婚都能帶來好處,也不是每次企業合并重組都能帶來效率,關鍵是看如何結合。
說到企業合并重組,我想到美國民航業的企業合并重組之所以成功就在于它是市場主導的,屬于“自由戀愛”。市場主導,企業合并重組在競爭中完成,優勝劣汰,誰的效率低,誰就被兼并,誰的效率高,誰就可以重組別人。
從市場的角度來看,一家生產企業,如果能夠做到在不損害對手利益的情況下又為自己爭取到利益,就可以進行帕累托改進。換而言之,如果是雙方交易,這就意味著雙贏的局面。
當下我們正在進行的企業合并重組,則大多是由政府主導的。政府的主導思想是要由國家對與國計民生相關的行業實現絕對控制。這就決定了企業的合并與重組是由國有企業去兼并其他企業,而不管它的效率如何。或者說,重組的方針是國進民退。
國有的山東鋼鐵兼并了民營的日照鋼鐵,并不是山東鋼鐵的效率高于日照鋼鐵。山東鋼鐵原有的產能并不比日照鋼鐵高(都是700萬噸)。至于效率,山東鋼鐵更不如日照鋼鐵,前者虧損,而后者贏利。山東鋼鐵能兼并日照鋼鐵,就是因為它是國有企業,政府給錢、給政策,讓山東鋼鐵去兼并日照鋼鐵,前者效率再低、再賠錢,也能完成兼并任務,但兼并之后的結果恐怕是不言而喻的。
市場經濟中企業合并重組有利于整個社會效率的提高,關鍵在于公平競爭。無論是什么企業,哪一種所有制,原來的規模有多大,效率面前人人平等。銀行貸款“嫌貧愛富”,愛的是高效率。我們以所有制來決定企業的事實不平等地位,借結構調整來實現國進民退,這都與市場化改革的方向是背道而馳的。
市場經濟偏愛的是效率,而不是哪一種所有制,也不是頭頂上的帽子是國有還是民營。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多種所有制并存而平等的,我們在具體做法上有什么權利給國企在企業兼并上以特殊的地位?改革30年的經驗證明,民營經濟的發展有利于國計民生,有利于社會和諧,對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有百利而無一弊,它們為什么不能兼并低效率的國有企業?就是國有企業的兼并也要奉行公平的原則,不能由政府指定A國企去兼并B國企。
家長要包辦婚姻是認為自己比子女高明,其動機是為了孩子幸福。政府在企業合并重組問題上“包辦婚姻”同樣是認為自己高明,其動機也是為了企業和國家好。但用包辦的辦法來實現善良的動機往往是適得其反。家長未見其比子女高明,政府也未見比企業高明。
市場經濟的原則是政府管好該自己做的事,如社會保障、教育等,放開自己不該管的事,如企業合并重組。提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方針也快20年了,怎么一遇到具體問題就反其道而行呢?反對企業“包辦婚姻”還任重道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