賓縣農村公路實現“村村通”
2010-11-9 11:05: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以前沙石路,去哪個村都得小半天,現在柏油馬路,去哪兒都方便!薄慕衲昶,賓縣的農民趕集進城的多了,因為全縣農村公路建設快速發展,達到了農村公路“村村通”,大大方便了當地百姓的出行。
2010年,賓縣建設農村公路401.1公里;改建危險橋涵29座、750米。截至目前,賓縣境內縣與縣、鄉與鄉、村與村的路面全部硬化,賓縣農村公路建設達到“村村通”。據了解,賓縣為在盡短時間內改善農村公路的面貌,針對農村公路建設起步較晚情況,將農村公路建設納入縣政府重點建設項目,采取了切實可行的工作措施,上下協調,爭取項目,千方百計籌措資金,基本完成了賓縣農村公路建設任務。
1
搶前抓早 確保按時開工
筑路工程中,賓縣突出一個“早”字。早動作,確定建設任務:當年農村公路建設完工后,縣交通局立即向上級主管部門,縣委、縣政府匯報,與各鄉鎮政府協調,按照主管部門的要求,結合賓縣實際情況,合理確定第二年的建設計劃;早設計,提前完成工程招標:當年歲尾完成來年的工程設計任務,第二年二月末前完成工程招投標;早備料,保證各種工程建設材料順利進場:工程招標后,立即組織施工單位備料,所有施工單位都必須在4月15日前完成備料任務,道路春融前各種材料都順利進入料場,不但保證了開工時間,同時避免了春融期備料造成路基翻漿現象。
2
精打細算 降低原材料價格
農村公路工程造價較低,施工單位利潤空間較小,為了保證質量,只有降低原材料價格,才能有效防止因追求利潤而降低質量標準。賓縣筑路單位通過提前備料期,避開了樓房等各種建設工地集中備料的高峰期,使原材料價格降下來一塊;建設指揮部同水泥廠、石場、沙場反復協調,由廠家向工地直接供料,沒有中間環節,又降低了材料的價格。僅這一措施,賓縣通鄉公路每公里工程造價控制在63萬元,通村公路每公里工程造價控制在31萬元。去年,賓縣的農村公路建設工程所使用的原材料價格與其他建設項目相比,水泥每噸節省90~100元,碎石每立方米節省20~25元,江沙每立方米節省10~15元。據統計,全縣農村公路僅此一項就節省工程資金2523萬元。
3
強化監督 確保工程質量
為了確保工程質量,避免重復建設帶來的巨大損失,賓縣還不斷提升農村公路建設監督管理新機制。
實行分片包干,一包到底。把全縣農村公路建設劃分為四片,每片由交通局一名副局長帶領兩名技術人員組成一個分指揮部,對所分管的農村公路建設任務,從安全生產、工程質量到施工進度負責,并且從進料開始到工程結束驗收,每個施工環節都全方位監督,全力推進每個階段的施工進度。在質量監督工作上做到五個“管住”:管住材料質量,不合格材料不準進入料場;管住水泥劑量,劑量不足不準攪拌出料;管住厚度,按標準每一厘米都不能消減;管住坍落度,發現問題堅決糾正;管住養生期,時間不到澆水不能停。
調動各方面力量,實施全方位的監督管理。從系統內抽調一批年富力強、有責任心、懂得公路建設的人員,充實到每個分指揮部,給他們劃定監督管理范圍,蹲守在每個標段,死看死守,直到工程結束。同時,各鄉鎮也都分別成立了工程質量監督組,由鄉鎮主管領導牽頭,吸收村干部、老黨員、老教師等群眾代表參加,對本鄉鎮轄區內的建設工程項目實施有效監督。建立專業督查組,由主管縣長和交通局長直接領導,不間斷地對每片安全生產責任落實情況、工程質量狀況、工程進度情況、每個分指揮部整體工作情況等進行巡回督查,督查結果及時反饋匯報,定期對每個分指揮部的工作全方位評估,根據評估結果,嚴格兌現獎懲。
據悉,“十一五”期間,賓縣共建設農村公路里程1932.6公里,總投資74917.2萬元。其中:
通鄉公路408.7公里,投資25745.4萬元;通村公路1340.4公里,投資46914萬元;通達路2006年~2008年共建設里程183.5公里,總投資2261.4萬元。新改建橋涵197座、4035延長米,總投資7666.5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