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中法兩國專家共同建言武漢城市圈交通
2010-11-8 14:50: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僅僅靠不斷修路來滿足日益增長的交通需求,是不可行的。”7日在漢舉辦的中法城市可持續發展論壇暨武漢城市圈投資項目推介會上,綠色交通專家、清華大學交通研究所所長史其信指出,武漢城市圈應采取“綠色+智能”的交通模式。
如何解決交通擁堵,實現城市可持續發展?成為論壇上,中法兩國專家熱議的話題。
史其信認為,公交要回歸公益定位,堅持低票價政策,如采取持卡打折優惠、提供便于乘客選擇的多品種優惠乘車卡等措施,吸引更多市民乘坐公交。如北京自2007年起所有公交車票價降低價格,起價均為1元,成人刷公交卡享受4折優惠,學生卡享受2折優惠。“據測算,如果私家車車主中有1%轉乘公共交通,僅此一項全國每年將節省燃油0。8億升。”史其信建議,武漢城市圈應加快公交樞紐場站建設。為方便小汽車與公交換乘,應在沿中心城周邊軌道交通和大容量快速公交車站規劃建設小汽車駐車換乘系統,制定鼓勵換乘的停車收費政策,減少市區小汽車交通量。“交通是武漢城市圈可持續發展的一個突破點。”法國Urba2000協會主席主席皮爾·馬耶的建議有異曲同工之妙。他表示,武漢城市圈可借鑒巴黎模式,建設一套最優先的智能交通系統,即將先進的信息、通訊、計算機技術等集成運用于整個交通運輸管理體系,囊括公交、輕軌、地鐵等所有出行方式,從而建立起一種在大范圍內、全方位發揮作用的綜合運輸和管理系統,必將大大減少交通擁堵。
此次論壇由省政府、法國駐華大使館、中法城市可持續發展指導委員會主辦。今年4月30日,省長李鴻忠與法國國務部長博洛在上海簽署意向書,確定武漢城市圈為中法在可持續發展和環境領域合作的示范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