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首家公司揚子江曲線赴臺上市獲批
2010-11-7 15:27: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大陸首家公司曲線赴臺上市獲批。 8月27日,中國第四大造船企業揚子江船業(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揚子江船業)赴臺灣上市申請獲批,將于9月8日正式登陸臺灣證券交易所。 揚子江船業副總經理繆為群接受本報專訪時透露,公司將在臺交所以TDR(臺灣存托憑證)方式公開發行總股數2190萬股,主承銷商為永豐金證券公司。
據市場預計,揚子江船業預估籌資規模為40億-45億新臺幣,由此創TDR募資第二大紀錄,僅次于2009年康師傅TDR募資規模。
值得注意的是,8月17日臺灣通過了ECFA(《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揚子江船業此次赴臺上市,更被業界視為兩岸資本市場合作的“破冰之旅”。
“這確實是有里程碑的意義,今后大陸和臺灣資本市場的互通肯定會越來越多。”臺交所新聞發言人朱士廷說。
試水臺灣資本市場
揚子江船業是以揚子江船廠有限公司和新揚子造船有限公司為核心組建而成,主流產品有大中型集裝箱船、大型散貨船及中型多用途船。此前的2007年4月18日,該公司在新加坡交易所成功上市,創下新交所上市中國企業最大IPO紀錄。
“臺灣的資本市場相對于新加坡更加活躍,在臺灣上市,利于改善公司股價估值并提高流動性。”繆為群對記者解釋,臺交所中造船業的PE一般在16-18倍,而揚子江船業在新加坡的PE為10倍多一點,兩地上市,對新加坡的PE有一定的提升作用。
資料顯示,揚子江船業2010年一季度收入26.75億元,同增28%,凈利潤5.86億元,同增21%。盡管面臨2009年全球船運業不景氣,揚子江船業的全年總收入仍達到106億元,較2008年同比成長44%,稅后凈利為22.9億元。
臺灣交易所新聞發言人朱士廷還證實,此次揚子江船業籌集資金規模約為41億新臺幣(1.28億美元),超過此前業內預計的37.2億新臺幣(約為1.16億美元)的規模。
“今年年初,隨著大陸與臺灣經貿聯系的加強,我們就已經在策劃赴臺上市了。”繆為群坦言,揚子江船業董事長任元林在5月前兩次趕赴臺灣,拜訪臺灣的證券管理部門及中介機構,就赴臺上市的可行性進行了解。
據記者了解,目前大陸企業尚不能直接申請到臺灣上市。過去兩年來,臺灣證交所一直在大力爭取海外公司赴臺上市,但迄今僅主要吸引到了在海外擴張的臺資企業。
繆為群解釋說,揚子江船業為新加坡注冊公司,目前還沒有辦法在A股上市,“所以在充分了解了臺灣的資本市場之后,決定選用臺灣的資本平臺,并于5月份向臺灣證券管理部門遞交了材料”。對于此次赴臺上市選擇發行TDR的方式,“還是出于方便性和操作簡化的考慮”。
6月份,兩岸簽署ECPA,揚子江船業赴臺上市進程隨后加速。7月27日,臺灣“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證券期貨局”通過了揚子江船業的上市申請;8月27日臺灣證券交易所發布揚子江船業上市公告。
繆為群坦言,該公司與臺灣造船與航運企業多有聯系,“像中國造船(注:現改名為臺灣國際造船公司),我們就有許多技術交流和合作”。在臺灣上市之后,與臺灣造船、航運企業的合作會更加密切。
募資投入海工研發
“我們在臺交所的資金募集額度不高,所以這部分的資金還是主要用于海工裝備的研發。”繆為群稱,作為進入海工領域的第一步,揚子江船業正與卡塔爾主權基金一起合作收購新加坡的PPL船廠。
PPL船廠主營海洋工程設計和建造,被揚子江船業視為進軍海工裝備的重要棋子。
此前的6月份,卡塔爾主權基金旗下的QD亞太有限公司以約7800萬美元認購了揚子江船業發行的新股,持有后者2.235%的股權。
“收購要約已經給新加坡公司方面,我們擬收購方的貝克科技還在和股東談判。”繆為群解釋,貝克科技擁有PPL船廠15%的股權。
繆為群稱,揚子江船業對于進軍海洋工程頗為器重,“計劃未來數年內可以占整個公司業務量的30%左右”。
除卻擬收購PPL外,8月26日上海佳豪(300008.SZ)發布公告稱,公司與新揚子造船有意共同出資成立上海揚子江船舶與海洋工程設計研發中心有限公司,其中新揚子出資1200萬元,占合資公司股份40%;而在6月份,揚子江船業以1.56億元的價格,購入同在江陰-靖江工業園區內的長博船廠有限公司的51%股權,由是擴大了生產基地,并獲得優質長江岸線資源。
永豐金證券負責人溫宏俊介紹,募集資金將首先由臺灣匯入揚子江船業新加坡總公司,再由新加坡轉入大陸。
朱士廷表示,正與幾家在海外上市的大陸公司就發行TDR事宜進行接洽,滬安電力控股以及泰山科技等日前都送件申請發行TDR,未來的著力點是吸引紅籌股,特別是已經與臺資企業結成戰略伙伴關系的公司。
繆為群說,自揚子江船業上市,每年增速均超過30%。目前揚子江船業在手有135條左右的大船訂單,本星期還有約10條訂單在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