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斷加快創新腳步——記發展中的中外運上海冷鏈物流配送中心
2010-1-17 0:49: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本報記者范云兵
如今中國的冷鏈物流市場,處于一個金字塔型的發展階段:小型企業位于金字塔底端,真正擁有資金實力和先進經營理念的企業尚屬少數。中外運上海冷鏈物流有限公司 (以下簡稱中外運)就是這樣一個將行業進步和企業使命緊密聯系在一起的冷鏈物流企業,其打造的中外運上海冷鏈物流中心正逐步在華東地區顯現重要地位。
中外運上海冷鏈物流中心共占地7萬平方米,1號冷庫總建筑面積1.3萬平方米,項目二期計劃冷庫總建筑面積4萬平方米。“繼2007年中外運上海冷鏈物流中心一期項目試運行以來,2010年中外運將繼續升級其在華東地區的示范項目,屆時將建成上海地區最大的冷鏈物流配送中心,逐步
完善中外運冷鏈物流集成服務
商的功能。”中外運上海冷鏈
物流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祁艷說。
與市場同步的設計理念
“2005年,當中國的低溫物流市場還處于萌芽狀態時,中外運便洞察到這一行業在未來的勃勃生機,并率先在國內提出‘冷鏈物流’的概念。”祁艷告訴記者。其實,當時中外運選擇在中國經濟最發達的地區——上海建立公共性大型冷鏈物流服務體系是不被業內看好的,被大多數人看作是異類,甚至被嘲笑。中外運冷鏈系統的起步可謂困難重重。
當時臺灣的提法是“低溫物流”,已有超過10年的歷史。而內地的冷鏈還處在萌芽階段:只有部分食品企業的冷庫和少量的低溫運輸車輛,大量的運輸車輛還處于“棉被”階段。
“落后也意味著有市場。”中外運緊緊抓住了這塊尚未開發的處女地,并在與整個市場、客戶、行業反對者的互動中,設計理念逐步清晰。
于是,中外運上海冷鏈以投資商和運營商的雙重身份,提供面向社會的冷鏈物流公共平臺和個性化的定制開發平臺。它改變了傳統意義上“儲存”的概念,而是以冷鏈物流服務集成商的身份站在行業的最前端,并采用國際標準,建立了一個從生產端到消費端的一體化冷供應鏈管理流程,中國外運所提供的基礎設施和專業設備將針對多種類別的產品給供應商、零售商和第三方物流公司帶來最佳實踐、低成本和可認證的食品安全冷供應鏈。
中外運通過國際標準的冷鏈實踐,建立起一個能滿足消費者、供應商和零售商等多方需求的、一體化的端到端的供應鏈管理流程:集中配送降低物流成本、實現零庫存并確保在整個供應鏈實現一致的溫度控制,使消費者能夠享受更新鮮、更安全、更易于獲得的食物。
獨特的冷鏈物流公共平臺
以1.2億元人民幣投資興建的中外運上海冷鏈物流中心一期工程于2006年11月16日正式開業。上海市人民政府副市長胡延照參加了開業典禮,并對中外運及中外運上海冷鏈物流中心給予了高度評價。“中外運上海冷鏈物流中心一期冷庫儲存能力萬余噸,溫度橫跨六個溫度分區”,祁艷說,0℃~4℃冷藏庫儲存能力乃華東之最,18℃~-18℃冷藏冷凍可調溫庫在國內也屬于領先地位,而-25℃~-30℃的深度冷凍庫是當前華東區域獨家配置的儲存區域。物流中心配備28個充氣式密封門和18個可調節升降平臺,可以同時滿足多臺不同車型的車輛作業,庫區有100余個泊車位。“制冷技術采用世界最先進的螺桿并聯機組:節能、環保。”
其實,早在2005年,中外運就先期投入0.25億元人民幣配備了世界領先的車用制冷機組和高性能冷藏廂體的各種運輸車輛,用于支持2006年投入使用的中外運上海冷鏈物流中心的一體化冷供應鏈服務體系。
隨著中外運上海冷鏈物流中心的交付使用,它已成為華東最具先進性的冷鏈物流公共平臺和行業的標竿。其獨特性體現在:中國最大的單體立體庫冷鏈配送公共平臺;同時擁有多溫度分區的冷鏈分撥中心和配套的多噸位的冷藏車,真正實現了冷凍鏈的完整性和溫度的一致性;物流中心覆蓋了所有易腐食品溫度要求的多溫度存儲區域,獨有18℃恒溫區和-28℃低溫區;螺桿并聯壓縮機組,高效節能低噪音的先進制冷系統;配備備用發電機組,保證一致的溫度控制;可調節升降平臺,與冷藏車廂無縫對接的充氣密閉裝卸門;零排放的電動叉車,綠色環保;符合國際標準的多形態的貨架,滿足多元化業務結構的操作需求。
做市場的領跑者
“如今,中外運冷鏈物流中心的客戶已經涉及到醫藥化工類、食品類、商貿流通類等各個冷鏈流通門類,包括柯達、拜耳、伊利、思念、和路雪等高端服務品牌,擁有一批穩定可持續發展的高端客戶群。”祁艷告訴記者,中外運冷鏈物流中心已被政府、科研機構、行業協會、國內外客戶公認為“中國冷鏈物流服務最具先進性代表”。
中外運上海冷鏈物流中心作為中國外運進入中國冷鏈物流市場的里程碑,其目的是示范作用。同時,它所搭建的組織體系、IT技術平臺、盈利模式、管理團隊可以迅速復制于其他區域。“協同、可視化的物流管理解決方案是一個完整的無縫解決方案,也是我們日益完善的目標。通過倉儲管理、運輸計劃、結算和基于事件和例外的管理等功能,建立以顧客為導向的流程與基礎設施。”祁艷介紹,在愈演愈烈的全球性經濟危機下,幾乎所有的行業和所有的公司都面臨嚴峻的考驗,中外運冷鏈通過業務重組、系統升級將為客戶提供全新、獨特的物流管理與運作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