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快遞資訊

威海快遞行業現狀調查:80家快遞公司七成沒資質

2010-11-5 15:21: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隨著網購的普及和社會對速遞業務需求的增加,快遞業務及快遞公司均快速增長。與此同時,人們對快遞行業的投訴也與日俱增,丟件、損壞、延期以及賠償不及時等問題成為投訴熱點。僅今年8月份,市12315申訴舉報指揮中心接到關于快遞業方面的咨詢投訴就達41件,在投訴榜排名第二,成為市民消費投訴新熱點。    據快遞業內人士透露,我市共有大小快遞公司80多家,而記者從市工商局了解到,在工商部門正式登記注冊的快遞企業只有20家左右。不少無資質的快遞公司攪亂了快遞市場,利用快遞業的管理漏洞,侵犯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快遞“正規軍”不足三成
  近日,記者對我市小商品批發市場附近的十幾家快遞公司進行了走訪,發現每家的店面都不大,工作人員均3至5人左右。在其中一家快遞公司,記者看到,面積約80多平方米的店里,兩名工作人員正在整理地上擺著的成堆快件,其中一名工作人員介紹,這些快件多數都是他們上門收取的,其中相當多一部分是網店店主當天要發的貨物。“開家快遞公司并不難,有人有車有店面就足夠了。”這名工作人員說。在采訪期間,記者看到有不少市民上門送需要郵寄的快件。 
  作為威海快遞行業的“老字號”,山東省郵政速遞物流有限公司威海市分公司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1995年前后,全市只有他們一家從事快遞服務業務的企業,但由于快遞行業的門檻較低,有人有房有車基本就能開業,因此各種快遞公司快速“冒頭”。2007年底,隨著威海網店業務的“活躍”,快遞公司一時激增,據該公司市場部調研發現,目前全市快遞公司總數已達80多家。 
  日前,市工商局對我市快遞業務市場進行了全面排查,依法查處了19家無資質的快遞企業。據介紹,我市在工商部門正式登記注冊的快遞企業只有20家左右,其他超過70%的快遞公司都沒有資質。工商部門工作人員表示,一家合格的快遞公司須有“兩證”:即由省郵政管理局頒發的快遞經營許可證和在當地工商部門辦理的工商營業執照,持有這兩種證件的快遞公司才算“正規軍”。
  快遞行業投訴逐月上升
  快遞業的迅速發展,在帶給市民方便的同時,也因為服務中的諸多問題而頻遭投訴。僅今年8月份,市12315申訴舉報指揮中心就接到關于快遞業方面的咨詢投訴達41件,在投訴榜排名第二。而據消協工作人員介紹,這方面的投訴數量呈逐月上升趨勢。 
  市消協今年5月份至8月份組織了一次對快遞服務企業的專項評議,評議結果顯示,僅有20%的受調查市民對曾接受過的快遞服務表示滿意。 
  郵購的貨物受損、丟失,是消費者最不能接受的。上個月,市民王女士從網上購買了一套瓷器,到貨后,由于王女士不在家,快遞公司工作人員便將貨物交給了王女士所在小區的門衛。王女士回家后發現有一個茶杯破損,她馬上聯系快遞公司,要求退貨,但快遞公司對已簽收的快件“不認賬”。“這事我們管不了,我只負責將快件送到你手上。”該快遞公司這樣答復。王女士所遇到的這類糾紛,在快遞行業中屢見不鮮。而身為網店賣家的呂萌投遞貨物時也曾遭遇過這樣一件不愉快的事。今年3月份,呂萌從南方訂購了一批價值5000元的服裝。但是半月過去了,她一直沒有接到貨,反復咨詢快遞公司得知,貨物已“不翼而飛”。由于發貸時呂萌為貨物做了“保價”,快遞公司便承諾按照郵寄款的10倍賠償,最后賠付給呂萌1000元了結此事。“這個賠付標準都是快遞公司自己定的,非常不規范,我們吃了虧也沒辦法。”呂萌說。 
  還有不少消費者對一些快遞公司的服務態度表示不滿。“有一次我向一家快遞公司咨詢相關運費問題,當問到幾個細節方面時,對方工作人員顯得很不耐煩,說你愛寄便寄,不寄就算了,說完直接扣掉電話。”市民張啟峰對此非常不滿,便投訴到市消協。 
  除了上述問題外,快遞服務速度慢、無故加收運費、不明碼標價等問題也讓不少市民頗有微詞。
  遭遇霸王條款 消費者難維權
  記者采訪了解到,快遞行業已自發形成了一些“潛規則”,比如誘導顧客先簽字后驗貨逃避損害賠償責任、交寄時出現問題只按最低標準賠償……這些都讓不少消費者吃盡了“苦頭”。 
  市民小李曾在市區一家快遞公司工作半年,據小李介紹,老板或同事有時候接到一些貴重的物品后就據為己有,當顧客追查起來,就推卸責任說是運貨司機沒關緊車門,貨掉出去了……小李說,雖然有些顧客知道自己郵寄的是貴重物品并做了“保價”,但一旦貨物丟失,快遞公司給予的賠償與貨物價格相比卻相差甚遠。 
  在郵遞環節上,一些快遞公司中途屢屢倒貨也是導致貨物受損的重要原因之一。據一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快遞工作人員介紹,不少小快遞公司由于沒有自己的快遞專運車,就臨時租用一些貨運車輛。“這些貨運車輛都只是與快遞公司達成口頭協議幫忙帶貨,不存在擔責的問題,所以貨運車主看到郵寄物品貴重便‘私吞’的現象時有發生。”這名工作人員說。 
  另外,快遞公司在寄送物品時要求收貨人先簽字后驗貨,也引發了不少消費糾紛。雖然不少消費者已經看透了快遞業的霸王條款,不驗貨堅決不簽單,但是快遞員也有了應對“招數”,比如故意找借口把快件交由門衛或鄰居代收等,一旦貨物出現問題,快遞公司便會推得一干二凈。 
  “希望快遞行業盡快出臺規范行業的相關細則,一旦發生糾紛問題,也能讓我們維權有法可依。”采訪中,眾多市民對規范快遞行業表達了自己的意愿。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