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行業資訊

物流公司“蒸發” 信任危機誰買單

2010-1-15 14:25: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如果沒有“意外”,對福建泉州市區九一街龍宮電腦城的部分商戶來說,今天是與新遠志快運老板郭某“周結(算)”的日子。但是,1月14日上午,隨著一條“郭老板卷款逃跑”的消息在附近傳開,商戶們憤怒了。   

  因為,如果郭某“跑路”是真的,那么按照商戶們的粗略估計,他卷走的是幾十萬元的貨款!截至昨晚記者發稿時,僅部分已自發集中起來的受害商戶所登記的損失,初步統計就達到214549元。目前,受害商戶們已報警,鯉城警方介入調查。 

  物流公司突然關門 

  最先發現郭某“跑路”的是房東。他說,“(郭某)周六晚上6點多還在忙著收貨,9點多開始搬東西。電話、電腦等都搬走了,外面的廣告牌也拆掉了”.1月14日下午,記者在現場看到,郭某的店面卷簾門已經緊閉,偶有前來問訊的客戶,都只能失望離開。 

  此時,附近龍宮電腦城里,已有數十名商戶聚集在一起,輪流登記著各家可能已經“被卷走”的貨款數額,以提供給警方。這其中,有156元這樣的小數目,也有21365元這樣的大款額,第一撥登記的商戶逾四十人,貨款共計214549元。“這估計只占了(被卷走款額)總數的1/3.”商戶馬女士說,郭某的公司在龍宮經營兩年多了,很多商戶都找他送貨和委托代收貨款,而目前并不是所有商戶都知道郭某“跑路”的消息。 

  商戶們提供的資料顯示:泉州新遠志物流有限公司,位于龍宮巷22號A店面,在晉江、石獅、南安、惠安等地方有13個分支機構,負責人姓郭,晉江人。在商戶們的印象中,郭某本人和公司口碑不錯,“待人真誠,服務又好”,上周五的時候他還曾主動送過部分貨款上門。但隨后就聯系不上了,這突然的“消失”,令不少商戶感到“難以相信”. 

  目前,郭某登記在其快運單上的手機已停機,各下設分支機構的電話皆接不通,只有“石獅站”有人接線,但表示毫不知情,只說以前收的貨款“都已交給公司了”. 

  屬超范圍違法經營 

  快運行業作為獨立于買賣雙方交易之外的第三方,正常業務是運送貨物,為什么要替商戶們代收貨款呢? 

  做了十幾年生意的商戶王先生告訴記者,電腦城的商戶通過物流公司對外送貨,一般都是電腦耗材等,商品的特殊性導致顧客往往愿意采用現金交易,見貨付款,這樣不用擔心打款了卻收不到貨,且可以免去跑銀行轉賬的麻煩。由此,委托快運公司代收貨款,成為商戶們選擇它們的原因。“那些大的物流公司,不提供代收貨款的服務,對我們這種小額交易而言,很不方便。” 

  由此,如郭某這樣的,分布在龍宮電腦城區域的物流公司,盡管沒有什么名氣,卻得天獨厚地占盡了幫商戶們代收貨款的“商機”.如商戶蔡先生所言,雖然大家都知道,只要物流公司不守信用,商戶們的貨款就岌岌可危,有風險;可大家“沒得選擇,生意總是要做的”. 

  實際上,此次“突然倒閉”的泉州新遠志物流公司,并非是龍宮區域第一家“讓商戶們吃虧”的物流公司。據商戶陳小姐介紹,早在去年上半年,也是在龍宮區域的一家名為“123快運”的物流公司,就發生了“因員工將20多萬貨款卷走,老板一度跑路”的事情,老板事后被抓了回來,賣掉自己在晉江的房子,才得以償清商戶們的損失。 

  溫陵工商所吳所長指出,物流公司登記的業務范圍是代收貨物、運送貨物等,代收貨款則應屬于金融業務,因此物流公司代收貨款,屬于超范圍經營,本來就是違法的。不過,這種現象要查處,首先需要有舉報,其次需要舉證,但這種由“現實需要”滋生出來的交易,往往只是雙方口頭協定,最后很難處理。昨日下午,鯉中派出所陳警官告訴記者,由于數額較大,且涉嫌經濟案件,派出所已把情況上報鯉城公安分局,沒有登記的店主請盡快到公安機關報備。 

  誰為“信任危機”買單?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達,滋生出很多“零散交易”,供需雙方一般不見面,僅憑電話聯系好商品與價格后發貨,因此在買賣雙方不見面的情況下,“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的交易規則決定了供貨方只能委托貨運公司代為收取貨款。雖然這種交易方式簡便,卻隱藏著巨大的風險,其背后用以維系這層“合作關系”的紐帶,只有信任。 

  事實上,據新聞所載,國內近幾年已發生10多起貨運公司人間蒸發事件,卷走的金額從幾百萬元到上千萬元不等。2008年10月,在沈陽就有十多家分站的雙龍物流有限公司蒸發,受損失的貨主有100多人,涉案金額3000多萬元。當月,沈陽連廣貨運站“金蟬脫殼”卷走貨款1000多萬元。 

  其實,類似事件的發生,集中反映了貨運行業深層次的隱患,亟待監管部門商討一下,該如何規避此類行業風險。最根本的還是政府能否針對市場做出一些引導與監督工作,比如:包括交通、工商等部門及行業協會,出面把整個監管流程理順,盡早出臺一些用以監管貨運行業的規范性標準和文件等。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