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濟數據公布

煤荒、電荒的“根兒”在哪兒?

2010-1-15 0:32: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21cbh
   煤電頂牛由來已久
   山西煤銷集團宣傳部部長翟安發表示,“供電企業過去存煤一般都在15天以上,高的時候能達到30天,現在能維持在10天就已經很不錯了”。他認為,供電企業應該主要同大型煤礦或供貨商簽訂長期合同。翟安發告訴記者,前兩年私人煤礦的煤比較便宜,電力企業紛紛轉向采購市場煤,“把大生意做成了小買賣。”
    對這場煤電之爭,更多業內人士認為還是價格因素在“作怪”。“經過這兩年市場化運作后,煤炭價格高了,電力企業過去吃低價煤吃慣了,一時無法消化煤價上漲帶來的沖擊。”
    還有一種觀點認為,由于供電還處于計劃狀態,且關系到國計民生,因此電力企業總想通過政府的行政手段向煤炭企業施壓,借此獲得低于市場價格的煤炭供應。
WEFN
煤炭資源分布不均衡
    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的調查指出,近期電煤供需出現相對緊張的局面主要是由于國家宏觀經濟企穩回升態勢明顯,煤炭需求出現了大幅增長趨勢。同時,南方雨水偏少,水電出力占比下降,火電用煤需求持續旺盛。而近年來,季節性煤炭需求變化幅度加大,特別是冬季用煤量呈現逐年增長態勢,去年末到現在,更是出現了全國大面積寒潮和陰霾天氣,取暖負荷顯著增加。
    從2009年11月份開始,我國大部分地區氣溫驟降,對煤炭的需求陡然增加。2010年伊始,北方地區再遭寒流侵襲,大雪不僅增加了北方煤炭需求,也給煤炭運輸帶來困難。而運力不足一直是制約我國煤炭供應的一大難題。
    我國煤炭供求的矛盾最根本的還在于煤炭資源分布的不均衡。山西、內蒙古等省區是主要產煤區,煤炭產量占全國總量的一半以上,但消費量不足全國的20%;煤炭消費大省江蘇、湖南都集中在中部、沿海地區,煤炭資源卻很少。
中國新聞網
“搶煤”不如輸電
    既然搶煤、運煤容易受多因素制約,何不把能源需求從運煤轉為輸電呢?河南省工信廳有關負責人介紹,目前中國已從國家層面研究制訂石油戰略儲備方案及國家煤炭儲備體系規劃,國家擬設立四百億元資金推動煤炭儲備基地建設,儲備規模在三千萬噸以上,建成后可以通過儲備煤源影響國內煤炭供需關系。
    對此,業內人士表示,要從根本上解決煤炭運輸緊張問題,就應該堅持輸煤、輸電并舉,提高煤電就地轉化比例。道理很淺顯,在盛產煤的地方建立電廠,然后輸送至各地。
經濟參考報
應堅持輸煤、輸電并舉
    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看來,電荒根本就不是什么突發事件,不應該等到出現煤荒才想起來搶運電煤,而應該讓電廠早做準備,在用煤高峰期來臨前就多儲備一個星期的電煤庫存,這樣將有效應對電煤供應短缺。“電廠之所以不愿意多儲備電煤,主要還是價格因素,即電廠與煤礦之間沒有長期合同。”林伯強說,要從根本上解決煤炭運輸緊張問題,應該鼓勵在煤炭開發中心就地建設大型煤炭基地,提高煤電就地轉化比例,減輕煤炭運輸壓力。他建議,應建立新的能源大交通運輸觀,把電網納入國家現代能源綜合運輸體系的統一框架,以有限的交通資源,建立起一個與可持續發展相適應的,經濟、安全、環保的現代能源綜合運輸體系。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