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災后重建最大項目 建成通車
2010-11-4 15:59: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9 月28 日9 時20 分,娘娘崗隧道休息區,禮炮怒放,鼓聲震天,重慶對口支援祟州地震災區恢復重建項目“交鑰匙”工程——重慶路,正式建成通車。四川省委副書記李祟禧,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魏宏,重慶市委副書記張軒,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馬正其,副市長劉學普,成都市市長葛紅林,祟州市委書記范毅等領導為重慶路建成通車剪彩。至此,一條凝聚川渝兄弟深厚情感的友誼之路喜迎八方來客。
重慶路是致富路、發展路
重慶市交委主任滕宏偉在通車儀式上致辭。他說,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市交委作為重慶路主建方,深深感到“責任重大,使命光榮”。重慶路連接7 個重災鎮,惠及20 多萬沿線百姓。自開工以來,市交委始終堅持“修好一條路,惠及一方民,濃厚一股情”,著力打造精品工程、惠民工程。參建各方經過700 多個日日夜夜奮戰,項目被評為優良工程,圓滿完成市委市政府和全市人民的重托,如期履行對四川災區人民的承諾。重慶路的建成通車,不僅完善了祟州干線公路網絡,提高了交通搶險應急能力,而且對祟州產業結構調整和經濟社會發展將起到有力推動作用,真正成為一條致富之路、發展之路。
據悉,重慶路起于祟州與都江堰交界處在建的泊江河大橋,止于白頭鎮接成溫邛高速公路白頭鎮立交連接線,全線42.23 公里,總投資4.85 億元。
項目按照雙向雙車道二級公路技術標準建設,設計時速60 公里。
2000 村民在條幅簽名感謝重慶通車典禮結束后,自發趕來的村民團團圍住市委副書記張軒,對張軒說,“感謝重慶”,“感謝重慶人民對崇州人民的深情厚誼”。
張軒握著一位送雞鴨的老大娘手說:“四川受災后,全國人民都關心支持。重慶為祟州人民做了一點點事情,是我們應該做的,這也是重慶全體老百姓的心意。今天這條路竣工,我們很高興,希望這條路能讓你們更加富裕。”
當地村民用他們特有的方式,感謝援建重慶路。道明鎮2000 村民,自發在一條14.6 米長的條幅上簽名,并將條幅現場遞交到張軒手里。斜陽村的50 戶村民,自發帶著自家種的蔬菜、養的家禽,硬塞到重慶路的建設者手里。
重慶路是精品工程、惠民工程
據介紹,該工程自2009 年初開工以來,市交委要求承建方市交通投資公司,按照“高速公路”標準將其建成精品工程。在建設過程中,交投司嚴控項目質量,精細化管理,規范化施工,并實行項目總體工期倒排、投資倒排、進展階段目標考核等措施,圓滿實現如期通車。
“精品工程的核心即是惠民。”交投司負責人介紹說,“在精品工程基礎上,我們提出了惠民工程。”“其中在重慶路沿線設置客車停靠站、修建居民連接道這兩項,就得到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市委書記薄熙來的充分肯定。”公司本著以人為本的惠民方針,結合當地實際,方便居民出行,真正打造了一條連接崇州白塔湖、九龍溝等有名旅游景點的大通道。
為方便當地居民出行,結合城鄉統籌建設,重慶路在靠近居民聚居的安置點、居民密集區共設置20 處客車停靠站。為方便兩側居民出行,幫助重慶路附近居民修建車行道、人行梯步、自行車道、摩托車道共491 處,讓公路直接連接居民住房,讓百姓直接體會到援建給他們帶來的好處和便利。還有,人性化的交通安全工程,涵洞引水排灌工程,停車區及管理站房工程,以及項目建設期間,免費培訓農民工數百人,通過培訓考核使100 名返鄉農民工重新走上就業崗位。通過上述措施,確保重慶路真正成為了“惠民路”。
在重慶路,隨處可見具有當地特色的川西人文景觀。比如,文錦江大橋的川西風格青砂石浮雕欄桿,“崇州文廟”風格的客車停靠站,祟州人民熟悉的青磚白墻式管理站房,這些都體現了地域文化。還引入“森林重慶”概念,結合當地綠化景觀,人性化設計,調整沿線部分段落綠化樹種,并在居民有栽種銀杏樹的地方改種同樣的銀杏,使重慶路與當地自然景觀融為一體,形成了一條綠色紐帶。
重慶市援建崇州領導小組副組長、副市長劉學普主持通車典禮。四川省、成都市及祟州市相關部門,重慶主城九區政府,重慶援建祟州市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參建各方和沿線群眾代表約500 人參加通車典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