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貿資訊

新的遠航——浙江海洋經濟發展采訪紀行

2010-11-4 3:51: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編者按 海洋經濟是浙江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新引擎。今年7月,浙江入選為全國海洋經濟發展試點,各地緊鑼密鼓地研究制定規劃,推進海洋經濟相關產業。從今天起,本報刊登記者跟隨有關專家赴各地調研發回的報道。

  剛剛閉幕的十七屆五中全會上,“發展海洋經濟”被寫入全會公報。

  面向大海,浙江開始了新的遠航。

  今年7月,浙江和山東、廣東一起入選全國海洋經濟發展試點,這為新一輪發展帶來了契機。

  浙江具備的那些獨特的資源稟賦早已令人耳熟能詳,掀起的一波波海洋經濟發展熱浪也已經碩果累累。但是,面對新的目標,這一切還遠遠不夠。

  識 海

  ——對于并不陌生的大海,浙江人試圖用新的眼光重新認識

  面向浩瀚太平洋,浙江人已經按捺不住,只為了那個“深藍色的夢想”。

  據測算,2009年,浙江的海洋生產總值超過3000億元,海洋對于浙江的戰略意義不言而喻。也因此,建設“海洋經濟大省”的目標被提升到“海洋經濟強省”。

  對伴海而生的浙江人而言,海洋再熟悉不過了。但這片相當于兩個半以上浙江陸地面積的藍色國土,卻需要用新的發展眼光重新審視。

  2009年冬天,國際金融危機的陰影還未完全散去,一批國內頂級專家被請到了浙江。不久,由中國工程院數十位專家組成的團隊再抵浙江。這個調研組進行的“浙江省沿海及海島綜合開發戰略研究”專題調研,涉及海洋工程裝備、海洋生物、港口物流、新能源、資源環境等12個子課題。

  調查、比較、分析,在專家們的心目中,浙江發展海洋經濟充滿驚喜。豐富的港航資源、建設清潔能源基礎的場地資源,以及不可忽視的海島資源,更被視為三大特色優勢。

  省發改委副主任劉亭多次參與海洋經濟發展規劃,在他看來,浙江的港航資源豐富,尤其是水水中轉優勢得天獨厚。

  于是,一個集聚整合多項資源的“三位一體”規劃應運而生。即建立一套較完善的大宗商品交易平臺、海陸聯動的集疏運網絡以及金融和信息支撐系統所形成的“三位一體”物流服務體系。新的規劃思路,將大大提高浙江的港航服務能力,物流、信息流、資金流等將因此被激活、交融,并產生新的能量。

  在浙江的海洋經濟發展新規劃中,還有許多新的目標:國際性綜合物流樞紐港、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新型臨港產業基地、世界級城市群、新型城市化先行區,還有全國海洋綜合開發體制改革試驗區、海洋生態環境保護示范區……

  試 水

  ——當我們向大海的深處進軍,必須揚起開拓創新的風帆

  一核、兩翼、三圈、九區、十島、多點,在浙江海洋經濟發展空間布局中,杭州、寧波、溫州、嘉興、紹興、舟山、臺州7市47個縣(市、區)被納入龐大的海洋經濟版圖。

  要讓這幅藍圖變成現實,離不開創新。杭州、寧波進行海洋科技創新改革試點,寧波、舟山進行港航綜合配套改革試點,臺州、紹興進行海洋循環經濟發展改革試點,海鹽進行清潔能源發展改革試點,溫州進行民營經濟創新改革試點……本報記者在沿海各地走訪時,聽到了看到了不少改革創新之舉。

  象山縣委書記李關定形象概括了“吃海之變”,象山就是要讓黃金海岸產生黃金效益,打造一個長三角難得的休閑度假天堂。

  梅山大橋的開通,讓寧波梅山保稅區破繭而出。管委會新聞發言人徐強介紹,未來將大力發展國際中轉、國際配送等業務,爭取通過10至15年的努力,建成國內一流的保稅港、海上城、生態島和長三角的資源配置中心。

  作為國家級海洋綜合開發實驗區,千島之城舟山加快了發展的步伐。到華爾街去邀約人才,引入戰略合作者。5年后的舟山,不會單單是一種“漁舟唱晚”式的和諧景象,這里將建設成為中國大宗商品國際樞紐港,同時還會是海島科技花園城市、海洋生態文明先行區和現代海洋產業基地。

  為了更好“用海”,激發海島潛能,不久前,舟山、寧波、溫州和臺州等地負責海洋經濟的相關負責人組成3個考察組,分別探訪日本、新加坡,地中海沿岸的馬耳他、意大利和希臘3國,以及馬來西亞、馬爾代夫和泰國。

  參與其中一路考察的省發展規劃院研究員周世鋒感觸很深。尤其是在新加坡的裕廊化工島上,他依稀看到了浙江海島開發的光明前景。

  他舉例說,新加坡的裕廊化工島是經過10年填海而成的,總面積32平方公里,已開發的面積不過約14平方公里,但這個島的產值卻已經占新加坡制造業總產值的三分之一,并成為全球第三大石油煉制中心和全球十大乙烯生產中心之一。令人不可想象的是,來到這個島上,環境幽雅、綠地蔥郁、天藍水清、鳥語花香,幾乎感覺不到“化工”的影子。

  考察結束回來后,舟山市馬上向新加坡的裕廊集團伸出了“橄欖枝”,邀請裕廊集團參與舟山海島的開發。

  從蔚藍邁向深藍,既有看得見的港口橋梁,也有看不見的改革工程。去年9月份,一個資金規模達兩億元、由政府主導的海洋基金——浙江海洋經濟創業風險投資有限公司,正式落戶舟山。在溫州,一個規模達30億元、旨在吸引民間資金參與甌江口產業集聚區建設的政府引導基金正在謀劃中。

  浙江省發改委有關負責人表示,兩年后,這些項目將使浙江海洋經濟取得階段性成果;五年后,海洋經濟將成為浙江新引擎。

  追風

  ——藍色產業的發展旋風已經來臨,浙商聞風而動搶占機遇

  趕海去,浙江已雄心勃勃,目標直指亞太地區的重要門戶、世界級深水港群。

  這是一個新機遇,敏銳的浙商,早已聞風而動、提前布局。

  海上風電,是發展清潔能源的大商機。相比陸地風電,海上風電項目技術門檻要高得多,毛利率自然也高出許多。浙江民企華儀電氣已經捷足先登。

  近段時間,華儀電氣董秘姜福君正在北京為14億元的增發項目忙碌,“這14億元募集資金項目中,有超過4.6億元投向3MW風力發電機組項目。”姜福君告訴記者,公司去年就已經從國外引入3MW風機技術,預計到2011年2月份可以正式生產。而 3MW風機主要用于近海及海上風電場。

  在舟山,造船業以及配套企業成了一道獨特的風景線。全市規模造船企業達130多家,產值已經占到浙江45%以上。

  已有50年歷史的浙江揚帆船舶集團,如今嘗試著跨越一個新臺階——上市。同時,揚帆集團也不斷增加研發費用提升產品檔次、提高技術水平、增加產品附加值。

  臺州,一批新興產業在沿海產業帶蓬勃興起。比如,國家環保部批準建設金屬資源再生產業基地;可降解高分子新材料——聚乳酸項目,被國家發改委喻為“由工業文明向生態文明轉型的一個標志性產品”。

  隨著浙商對海洋經濟的認識一步步深入,一個“新藍海”正在呈現。

  根據《浙江省海洋新興產業發展規劃(2010-2015)》預計,2015年,浙江省僅海洋先進裝備制造、海洋生物醫藥、海水綜合利用、港航金融和信息服務業等四大海洋新興產業增加值就要達到2100億元左右。

  面對這波海洋新浪潮,面對冉冉升起的海洋新興產業,浙商永遠不會甘當配角。(記者 蘇靖 夏芬娟)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