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濟形勢分析

我國農產品電子商務的發展形勢與展望

2010-1-14 20:58: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信息通信技術作為一種普適性技術,為經濟社會發展開辟了前所未有的廣闊空間,特別是互聯網的實時互動性帶來了人類生產生活方式的深刻變化。借助互聯網,電子商務徹底打破了傳統的交易方式,極大拓展了人們的交易途徑和貿易范圍,推動形成了人類全新的商務模式。


  (一)新一輪信息技術變革為電子商務發展提供新動力



  進入21世紀,全球信息技術發展突飛猛進,正在步入泛在、智能、集成的新階段,從計算技術到網絡技術,再到軟件技術和感知技術,正在經歷一系列創新和變革,將為電子商務發展帶來更為強大的技術支撐。第一,計算技術向計算密集和數據密集方向發展,驅動能力計算和容量計算同步提升。第二,網絡技術向寬帶、無線、智能方向發展。第三,軟件向開源化、智能化、高可信和服務化加速發展。第四,感知和識別技術向智能化方向演進。



  (二)我國電子商務發展的機遇



  近年來,我國電子商務交易用戶數量逐年上升。即使在國際金融危機時期,電子商務仍然顯示了巨大的發展優勢和市場潛力。



  首先,各級政府出臺的一系列扶持政策為電子商務發展營造了良好的政策環境。為促進個人和企業開展電子商務,我國各級政府出臺了一系列扶持性措施,包括稅收優惠、就業扶持等。完善管理體制、規范行業運行,為國內電子商務的發展營造了一個較為寬松的政策環境。



  其次,應對國際金融危機過程中,電子商務的市場環境更趨優化。自2008年末至今,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我國各行業都受到沖擊,但包括電子商務在內的網絡經濟卻是經濟寒冬中的暖流。為應對危機,電子商務行業進行了相應調整。部分外貿型B2B企業轉向內貿,注重國內需求拉動的消費。B2C和C2C網商也不斷完善配套服務,電子支付工具不斷改善。



  再次,互聯網的日益普及、網民的更加成熟拓展了電子商務的發展空間。互聯網普及率日益提高,網民對電子商務的認知度和接受度加速提升。據CNNIC統計,截止到2009年6月,我國網購用戶為8788萬,同比增加2459萬人,年增幅達38.9%。網絡購物的使用與網民網絡使用年限密切相關,隨著網民數量的提升和網民網齡的增加,電子商務的使用率和交易額必然會有更大的提升空間。



  (三)我國電子商務發展面臨的挑戰



  我國電子商務在面臨上述機遇的同時,互聯網的商務運用也存在著不容忽視的巨大挑戰。用戶仍然對物流、售后等環節滿意度低,網絡安全亟待加強,信任體系急需完善。表現在:第一,缺乏統一的物流配送市場。第二,電子商務交易缺乏全面的法律規范。第三,網絡誠信和安全形勢不容樂觀。



  二、我國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現狀



  (一)當前我國農業發展的特點



  總體上看,我國已進入以工促農、以城帶鄉,加快改造傳統農業、走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的關鍵時期。我國農業正處于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變之中,農業發展的突出問題是農戶小生產和市場大流通之間的矛盾。



  第一,從供應方看,農業生產經營以分散的小農戶為主。



  第二,從需求方看,農產品的供給不能滿足城鎮居民的消費需求。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蔬菜、水果等生鮮農產品的消費需求已由數量的增長轉變為對質量、口味、營養、安全的追求。目前農村的小規模生產、分散經營的粗放式生產方式無法滿足城市對高質量農產品的需求,造成了嚴重的供需矛盾。



  第三,從中介方看,以農產品批發市場為主的流通方式不能有效滿足市場流通需求。



  (二)農產品電子商務是我國農業發展的重要方向



  電子商務可以很好地解決我國農業“小農戶與大市場”的矛盾,實現農業生產與市場需求的對接。開展農產品電子商務,能夠改善農產品流通狀況,促進農產品貿易,增加農民收入,加快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提高我國農業國際競爭力。



  首先,電子商務可以實現農業生產與市場需求的對接。



  其次,農產品電子商務可以豐富城市居民菜籃子、便利和拉動消費。



  再次,農產品電子商務有利于促進農產品流通和農民增收。



  (三)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的特征



  從我國農產品電子商務的實踐看,農產品電子商務業務呈現三個層次的特點:



  一是初級層次。主要是為農產品交易提供網絡信息服務。如一些企業建立的農產品網上黃頁,在網絡平臺上發布企業信息和產品信息。大型農業集團建立的超大現代農業網。小企業或是個體農戶則依托各類農產品信息網發布信息。



  二是中級層次。一些網站不僅提供農產品的供求信息,還提供了網上競標、網上競拍、委托買賣等在線交易形式,交易會員可以直接在網上與自己需要的運輸公司洽談,但尚未實現交易資金的網上支付。資金的支付還是依靠傳統的郵局或銀行實現。



  三是高級層次。高級層次的農產品電子商務不僅實現農產品電子商情的網上發布和農產品在線交易,還實現了交易貨款的網上支付, 是完全意義上的電子商務。



  三、我國農產品電子商務的發展趨勢與對策



  探索成功的農產品電子商務模式,必須首先準確把握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的基本趨勢。



  (一)農產品電子商務的發展趨勢



  農產品電子商務呈現出四個發展趨勢:個性化趨勢、專業化趨勢、區域化趨勢以及移動化趨勢。



  (二)探索成功的電子商務運營模式



  在今天這樣競爭激烈的復雜市場環境下,經營好一個企業非常辛苦,而經營像農產品電子商務這樣的新興業務更是需要“大膽摸索,小心過河”。實踐證明,選擇正確的運營模式,是農產品電子商務企業生存和發展的生命線。



  我們認為,企業運營模式必須考慮以下幾個問題:



  第一,要適應農產品的特點。必須圍繞農產品的季節性、區域性特征,一切從實際出發,制定正確的企業戰略,開展業務布局。



  第二,要準確定位目標人群。比如先定位城市有消費能力的高端群體,再逐步向中等收入群體擴展,先從團購做起,再逐步向高度個性化擴展,循序漸進,走穩健發展的道路。從這個意義上講,上海農信公司推出的“菜管家”農產品電子商務平臺的模式就是一個非常好的探索,既大膽,又穩健。



  第三,要提供高效的物流輸送。向客戶提供新鮮的農產品,是對電子商務物流的基本要求,也是重大的挑戰。要認真選擇農產品來源地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手段,根據物流輻射范圍,確定市場區域,精心做好標準化的包裝,確保點對點及時送達。



  第四,要形成深度的產業鏈合作。穩定高效的供應鏈是農產品電子商務成功的重要保障。要把分散的農戶組織起來,建立企業間的協作配套機制,實現上下游企業的密切配合、高效運轉。經營不同產品的專業網站之間也可以建立互相協作的戰略聯盟,相互補充,共同發展。



  第五,要爭取當地政府的政策支持。農產品電子商務還是一個新興產業,離不開政府的大力扶持。各地政府應加強部門間的相互協調,積極制定促進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的優惠政策,加強社會信用體系、電子支付和農產品標準化建設,創造良好的電子商務發展環境。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