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行業資訊

首屆中國-歐洲物流論壇在北京交通大學成功舉辦

2010-11-30 12:58: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11月22日至24日,首屆中國—歐洲物流論壇在北京交通大學隆重舉行,論壇主題為“未來供應鏈:低碳與可持續發展”。論壇由歐亞太平洋大學聯盟、北京交通大學、奧地利維也納科技大學、維也納經濟大學共同主辦,由北京交通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物流研究院、中奧物流創新研究中心,德國達姆施塔特科技大學,瑞士紐沙特大學, -

捷克科技大學,廣西南寧高鐵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聯合承辦。北京交通大學校長寧濱、副校長李學偉、中國工程院院士徐壽波出席了相關活動。論壇吸引了中外運、中儲發展股份有限公司等物流企業代表、高校師生等200多人參加。

  11月22日、24日兩天論壇舉辦了中奧物流創新中心工作研討會。會上,徐壽波院士做了能源與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報告,提出雙方項目合作建議。中歐雙方研究了歐盟協調與支持行動第七框架計劃,就合作細節做了深入探討,并就今后進一步聯合申請歐盟學術委員會項目,開展國際合作、教授訪問、互換學生、互辦論壇、加強中奧物流創新研究中心設施建設等問題交換意見,達成共識,取得預期工作成果。北京交通大學經管學院院長劉延平、國際合作交流處處長徐宇工、副處長鄧新華、物流網絡研究所所長鞠頌東教授、物流研究院執行院長侯漢平教授、副院長穆東教授、黃磊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劉魯教授、王理副教授,歐方專家歐盟框架項目負責人、維也納科技大學A Min Tjoa教授、國際信息處理聯合會(IFIP)TC8.9秘書長、美國維拉諾瓦大學Sohail S. Chaudhry教授等專家學者出席了會議。

  11月23日上午在北京交通大學科學會堂舉辦了中國-歐洲物流高層論壇演講。寧濱校長在論壇上致辭。寧濱校長指出物流業是國民經濟發展的助推器和加速器,中國政府在哥本哈根氣候變化會議上鄭重承諾“到2020年中國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50%”,這預示著中國政府加快建設以低碳為特征的工業、建筑和交通體系成為不可逆轉的趨勢,低碳物流與可持續發展成為未來的必然選擇。這需要各國政府、學術界和國際社會的共同努力,而中國—歐洲物流論壇正是應運而生,致力于交流、合作與友誼的平臺。論壇的順利召開對加強中歐物流的交流與合作、北京交通大學與歐亞太平洋大學聯盟成員以及其他歐洲大學的學術合作交流具有重要意義。

  論壇首席專家徐壽波院士、A Min Tjoa教授回顧了中奧物流創新研究中心的創建歷史,表示本次論壇對加深中歐物流研究交流具有相當大的推動作用,并祝中歐物流論壇圓滿成功。

  中歐雙方專家還做了精彩演講,國家發改委經濟運行調節局交通與物流處衛勇處長做了“低碳物流—我們必然的選擇”,指出中國政府高度重視節能減排,由于需求增長、能源價格上升、環境壓力,低碳物流成為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戰略選擇,提出發展低碳物流的途徑,如繼續推動替代燃料使用;加強運輸組織工作與節能減排法律法規體系;采取各種手段,減少單位能耗等。維也納經濟與工商管理大學Taudes Afred教授做了“可持續供應鏈管理研究”演講,從到岸成本、客戶服務、物流與制造的碳足跡三維角度評價歐盟第七框架項目logman的作用和意義,對歐盟國家做了鐵路,公路,IWW 的碳排放進行了預測分析。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魏際剛研究員做了“中國物流業中長期發展戰略”報告,指出到2020年,中國要建立起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和較好適應經濟社會發展要求的物流產業和現代物流服務體系。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陳劍教授強調在開展全球綠色供應鏈優化與協調中,要注重供應鏈中參與人行為研究、供應鏈協同運作研究等方面的問題。國際信息處理聯合會(IFIP)TC8.9秘書長維拉諾瓦大學Sohail S. Chaudhry教授做了供應鏈管理策略演講,他以沃爾瑪為例展示了國際上企業可持續發展供應鏈的實踐,指出未來供應鏈管理應對多變國際化市場環境所采用的新型策略。中儲發展股份有限公司監事會主席姜超峰先生指出倉儲業應擔當起綠色物流的責任;維也納大學科學計算研究院Peter Brezany教授以中國火車運輸系統的信息架構為例解釋了計算機網格與云計算;北京交通大學鞠頌東教授做了物流網絡與可持續供應鏈演講,認為傳統的供應鏈以優化固定資產為重心,不能真正消除“牛鞭”效應,而可持續供應鏈以利用網絡合作伙伴資產、優化客戶需求為重心,針對客戶需求在網絡中迅速整合供應鏈等。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