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網絡縱橫 “十一五”我省公路交通實現跨越式發展
2010-11-30 12:23: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十一五”期間,我省交通部門緊緊圍繞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努力加快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步伐,5年間,全省預計完成全社會交通固定資產投資達400億元以上,全省新增公路通車里程17000多公里。到今年年底,全省公路通車總里程達到62000公里以上,其中高速和一級公路443公里,二級公路5200多公里,6個少數民族自治州全部通了二級路,所有行政村(牧委會)通公路,初步形成了一個以高等級公路為“龍頭”,以二、三級路為主骨架、農村公路四通八達覆蓋農牧城鄉的公路網絡。
據了解,5年間,我省先后建成了平安至阿岱高速公路、西寧至互助一級公路、西寧西過境高速公路等重點項目,使全省高等級公路通車里程達到443公里,初步形成了以西寧為中心,覆蓋我省東部地區的高等級公路網,為加快以西寧為中心的東部城鎮群建設打下了基礎。同時,新建的倒淌河至共和、共和至茶卡、當金山至大柴旦、阿岱至李家峽等10個、總規模達1100多公里的高等級公路建設項目正在加快推進。這些項目的實施,將有力推動全省經濟社會發展。
5年中,我省交通部門以通州二級路、國道升級改造、出省通道和資源開發路為主,繼續加大干線公路建設力度,相繼改建了214國道倒淌河至姜路嶺、清水河至結古,省道阿岱至同仁,貴德至大武公路,實現了玉樹、海南、黃南、果洛4個藏族自治州通二級公路,極大提升了少數民族地區的交通條件。尤其是在“4·14”玉樹抗震救災和災后重建中,214國道承載了絕大部分人員和物資的運輸,被稱為“抗震救災的生命線”。同時,還建成了大柴旦至察爾汗、綠草山至黃瓜梁、格爾木至老茫崖等一批國省干線公路。交通條件的迅速改善,有力支撐和促進了全省經濟社會的發展。
“十一五”期間,我省交通部門還把構筑農村公路網作為統籌城鄉發展、加快新農村建設的民生工程,5年中,新改建農村公路43000多公里,到2010年底,全省農村公路里程將達到47941公里,實現91.2%的鄉鎮通瀝青(水泥)路,4172個行政村(牧委會)全部通公路或機動車,32%通瀝青(水泥)路;新建鄉村便民橋梁2481座,有效緩解了農牧民群眾行路難、過河難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