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處理好工業化與信息化的關系
2010-11-3 22:36: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堅持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是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要求。走廣西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就必須正確認識兩者的關系。并在此基礎上,努力推進信息化與廣西新型工業化的融合。
一、工業化與信息化是互為促進的關系
工業化是信息化的物質基礎和主要載體,信息化是推動工業化的“加速器”。信息 -
化是在工業化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是工業化發展到一定階段產生的,它集中表現為:經濟增長方式從勞動、資本密集型向技術、知識密集型轉化;產業結構的重心由大規模、高投入的制造業向經濟效益高、增長質量好的信息產業轉變。我們強調信息化對工業化的帶動作用,實質上是要求我們不能再走發達國家“先工業化,后信息化”的老路,在較高的起點上、在工業化的進程中規劃發展信息化,以信息化促進工業化,使工業化與信息化互為依托、整體推進。
信息化帶動工業化的本質是創新。信息化與工業化不同,工業化是以資本為中心,更多強調的是資金、土地、設備等要素的投入,而信息化則是以知識為中心,以人為本。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不能照搬過去在工業化過程中積累的經驗、模式,必須在實踐中不斷探索,進行多方面的創新。
信息化帶動工業化的核心是融合。從微觀主體來看,通過建立信息網絡系統,使企業及時獲取用戶需求、市場、技術、金融、競爭對手、人才以及國家政策法律等方面的信息。同時,信息網絡技術還拓展了企業管理者的管理半徑,減少管理層次,為決策者及時全面準確掌握企業內部動態變化、進而實現科學決策和科學管理提供了技術支撐。
信息化帶動工業化的重點是“四化”。“四化”即生產過程自動化、產品復合化、企業信息化和研發手段信息化?偟膩碚f,信息化是帶動工業化的強大動力,信息化與工業化相結合可以迅速提高工業化水平,加快工業化進程。
二、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的途徑
對廣西而言,在信息化帶動工業化過程中,信息化的關鍵在于應用,目的是增加效益,取向是切實適用,核心是降低成本,主線是優化結構,著力點是解決廣西工業化過程中長期存在的資源配置不合理、經營管理粗放、生產技術落后、投資決策失誤、市場效率低下等突出問題。
利用信息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促進廣西經濟發展方式加快轉變。加快應用信息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是促進工業化與信息化融合的主要途徑。大力振興廣西裝備制造業,提高資源利用率和投入產出效率,推進高新技術產業發展,促進廣西工業做大做強。重點提高機械、汽車、鋼鐵、有色金屬、煙草等傳統支柱產業的信息化水平,圍繞工業產品研發設計、流程控制、企業管理、市場營銷、人力資源開發等環節,提升自動化、智能化和管理現代化水平,增加產品的信息技術附加值。著力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把利用信息技術助推節能減排放在工作的突出位置,加快建立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工業發展模式,鼓勵和支持發展循環經濟,開發和應用適合行業生產特點的綜合數字控制系統,提高生產過程的自動化、智能化水平。
促進信息技術與不同行業的融合,培育發展廣西新興產業。大力發展新興產業,是促進工業化與信息化融合的主要途徑。加大信息技術應用范圍,提高廣西信息技術應用水平,選準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的重點和突破口,推進工業技術研發信息化、產品數字化、生產制造設備信息化、工業生產過程信息化、企業綜合管理信息化、產品流通和市場信息化。抓住信息科技更新換代和新材料科技迅猛發展的難得機遇,加強自主創新,突破技術瓶頸。把自主創新與信息技術推廣應用結合起來,形成信息化建設與信息產業發展互動、支撐的局面,提高信息技術對廣西信息化建設的支撐水平。把電子信息產品制造業、軟件業、通信業、信息服務業等新興產業發展成為廣西重要的經濟增長點和新的支柱產業。
構建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的公共服務平臺。公共服務平臺是推進工業化與信息化融合的重要載體。通過搭建信息技術推廣應用平臺和展示平臺,將信息技術廣泛應用于經濟、社會和文化建設的各個方面。完善服務工作機制,加強信息產業部門和各應用部門的交流與互動。除技術因素外,還必須加強政策環境、資金支持、人才培養、對外交流等工作。把政府引導與市場機制很好地結合起來。充分發揮政府的引導作用,除在資金支持外,還要不斷營造促進信息技術推廣應用的有利環境。堅持以市場為導向,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形成各行業、各部門自發、主動促進信息技術應用的內在動力機制。具體來說,要加快推動柳州、南寧開展“兩化”融合試點,實施工業化與信息化融合示范工程,建立和完善廣西中小企業信息化服務體系,利用信息技術、網絡技術開發面向中小型企業的大型數據庫。通過兩化融合示范工程,以點帶面,推動廣西基本達到“數字企業”的戰略目標。加強廣西政務網絡與信息系統建設,不斷提升政務網絡的集約化管理與利用。深化基礎信息數據庫建設與應用,逐步推進自治區、市、縣政務信息資源交換共享平臺,推動跨部門信息共享與業務協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