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中國鋼材出口可能貨緊價揚
2010-1-13 1:15:00 來源:現(xiàn)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蘭格鋼鐵信息研究中心專家團資深專家 陳克新
2009年,由于世界金融危機的影響,全球鋼材需求減弱,中國鋼材出口數量和價格雙雙下降。據海關總署統(tǒng)計,2009年1~11月份全國累計鋼材出口量為2126萬噸,比上年同期下降62.1%;鋼材出口平均價格為928美元(每噸,下同),下降12.5%。
展望2010年中國鋼材出口形勢,有可能發(fā)生很大變化,呈現(xiàn)貨緊價揚局面。
一、世界經濟復蘇,引發(fā)國際市場中國鋼材需求明顯增加
一般分析認為,2009年世界經濟下降1%左右,2010年則轉為增長2%~3%。世界經濟總量的擴張,尤其是發(fā)達國家重建庫存與設備投資的恢復,將會引發(fā)國際市場鋼材需求增加。國際鋼協(xié)在北京召開的第43屆年會上預測,2010年全球鋼需求將適度增長,重新恢復到2008年水平,達到12.1億噸,由2009年的下降7.2%,轉為增長8.7%。其中美國鋼表觀消費將增至7170萬噸,增長19%。
又由于中國鋼材價格具有較大的競爭優(yōu)勢,以及實際增產能力主要在中國,因此這種需求更多地表現(xiàn)為對中國鋼材需求。受其影響,2010年中國鋼材資源將遭遇國際市場需求的強力吸引。初步測算,新一年內中國鋼材出口量接近或達到3000萬噸。由上年的大幅下降轉為15%以上的增長。即使外國政府出臺更多的貿易保護主義措施,也改變不了這個市場趨勢。
二、國內需求進入了高峰期,缺乏更多資源用于出口
此次全球經濟復蘇,具有明顯的共振特點,即美國、歐盟、日本、中國等國家和地區(qū),發(fā)達經濟體與發(fā)展中國家一起進入了經濟復蘇,而不是以前的輪番發(fā)力。因此,在國際市場鋼材需求逐步改善的同時,中國國內的鋼材需求也進入了階段性的高峰。
權威部門預測,2009年中國經濟增長8%~9%,2010年經濟增速提高到9%~10%。此輪經濟刺激方案中,主要部分是加強基礎設施建設。這些重點工程建設,一般具有3年施工期。第一年“三通一平”,打基礎;第二年進入主體施工,才是消耗鋼材的高峰期。特別需要引起注意的是:2009年全國商品房開工不足,供應緊張。為此有關部門出重拳打擊建房土地囤積閑置行為,預計將推動住房開工面積的增加,有利于提高新一年內建筑鋼材消費需求。與此同時,其他一些耗鋼產品,如汽車、工程機械、農業(yè)機械、運輸設備、家用電器等,也都會保持較高的增長水平。其中汽車產量將達到或超過1500萬輛,比上年增長10%以上。
一方面是國內鋼材需求進入高峰期;另一方面卻是鋼鐵產量增加有限。按照最近4個月(2009年8、9、10、11月)的粗鋼產量情況分析,目前中國粗鋼產能利用率已經逼近了90%,即使考慮到2010年有6000萬噸的新增產能先后投產,由于設備檢修、原料供應“瓶頸”、環(huán)境保護、淘汰落后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約,全年粗鋼實際產量至多也就是6.5億噸左右,市場供求關系大體平衡。在這種情況下,中國實際上已經沒有很多鋼鐵資源用于出口。
2008年,因為國際市場鋼材需求旺盛,拉動中國粗鋼出口(鋼材折算,含鋼坯)達到6500萬噸。如果2010年世界粗鋼需求真的恢復到2008年的水平,中國還會有那么多的鋼材出口資源嗎?
三、供求偏緊與成本增加,共同推高中國鋼材出口價格
供求關系對于鋼材價格影響重大。作為當今世界最大的產鋼國,中國鋼鐵出口資源的枯竭,勢必引發(fā)國內外兩個市場對有限資源的爭奪。如果不出現(xiàn)大的意外,2010年中國出口鋼材資源將趨向偏緊,從而刺激中國鋼材出口價格的走高。
其次,新一年內,預計人民幣有可能出現(xiàn)一定幅度升值。為了彌補匯率損失,也需要中國出口鋼材適當提價。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中國鋼材出口價格的上漲,還來自于成本增加的強大推力。這不僅是因為鐵礦石價格的上漲,還因為焦炭、煤炭、廢鋼、燃油、電力、物流等幾乎所有的成本要素價格都要上漲,有些費用漲幅不小。比如進口鐵礦石漲價幅度不會低于10%,甚至不排除20%以上漲幅的可能,海運費的漲幅則會更高。值得注意的是,鐵礦石之外的其他費用的上漲不容小覷。它們對鋼材成本的影響可能遠遠超過長協(xié)礦價格的影響。
由于以上三個方面因素疊加,2010年中國鋼材出口價格當然要出現(xiàn)上漲。初步分析,其平均價格漲幅不應當低于20%,甚至更多。受其影響,鋼材外貿企業(yè)的流通庫存將“集體升值”,貿易商可以獲得豐厚的“提前儲備利潤”,實現(xiàn)利潤水平會有很大恢復,相關財務報表較為亮麗。
由于行業(yè)產能過剩的存在,這就使得新一年內成本增加對于出口鋼材價格上漲的推動,具有明顯的結構性特點。即不同品種鋼材價格漲幅差異顯著。其中,建筑鋼材價格漲幅很大,率先上漲;板材類商品價格漲幅較低,時間滯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