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德綿承接中西部加工貿易轉移
2010-11-27 20:12: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成都、德陽、綿陽是商務部命名的全國加工貿易重點承接地,也是四川省加工貿易發展較迅猛的三個地區。記者了解到,按照四川省“十二五”規劃,要把成德綿地區打造成為承接跨國公司轉移高科技高附加值加工制造環節、研發中心的重要基地,預計到2015年加工貿易進出口340億美元,引進加工貿易企業150家。
承接加工貿易轉移成效顯著
成德綿地區良好的產業發展氛圍和較低的綜合運營成本,吸引了電子信息、機械裝備、生物醫藥、制鞋產業跨國公司和沿海企業的目光。
據悉,近年來,轉移到成德綿地區的加工貿易企業每年保持在15家左右,尤其是商務部推動加工貿易向中西部地區轉移以來,轉移的趨勢更加明顯:成都天威、成都京東方、成都天馬、綿陽普思、尚志鞋業、中江涌德、德陽帛漢、鐵姆肯等都是近三年從境外或東部轉移到四川省的知名加工貿易企業。與此同時,加工貿易轉移企業開始向成德綿的周邊城市擴展。
隨著交通物流、產業園區等硬件設施的完善和服務質量提升,成德綿地區加工貿易轉移承接正在發生“質”的飛躍。從產業聚集向產業集群發展的飛躍;轉移產品從點向面擴展的飛躍,二極管、三極管、集成電路、電阻、電容、連接器、變壓器等電子元器件品種逐步增多;從零部件向終端產品的飛躍,光電顯示產業鏈、光伏產業鏈已經形成,電腦、手機等終端產品項目開始落地。加工貿易轉移企業的進入,填補了四川省上述高新技術領域的產業空白,集成電路、太陽能電池、液晶顯示器、筆記本電腦等正在成為引領四川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和高新技術產品出口的龍頭。
產業優勢明顯
成都是國家軟件產業基地、國家集成電路設計產業化基地和國家信息安全成果產業化基地,已形成集成電路、光電顯示設備、數字視聽產品、光通訊產品制造等電子信息產品產業鏈。
據悉,落戶成都的知名企業包括:英特爾、宇芯、莫仕、芯源、索爾斯、中芯國際、摩托羅拉、愛立信、諾基亞、京東方、深天馬、富士康、仁寶集團等。電子信息產業是綿陽的支柱產業,有規模以上電子信息企業56家,電子信息科研院所7個,電子產品生產線90余條,彩電、DVD、衛星接收設備、磁性材料接插件等產品獨具技術和市場優勢,產品銷售收入250億元,占全省信息產業的40%以上,是商務部、科技部首批“電子信息科技創新基地”。
德陽是我國三大重大技術裝備制造基地之一(上海、哈爾濱),是商務部、科技部“重大技術裝備科技創新基地”。
記者了解到冶金軋機、重型礦山、大型石化設備以及水電、火電和核電設備,居國內領先地位,2009年,規模以上裝備制造企業達500多戶,從業人員達7萬人,銷售收入200億元。成都裝備制造業有汽車及汽車摩托車零部件、飛機及零部件、工程機械、電工電器等產品門類,成都飛機工業公司、成都發動機集團公司、日本豐田、日本神鋼等企業名列國內同行前茅,一汽、吉利轎車總裝線的進入,使四川汽車制造業進入龍頭引領的全新發展階段。
成都有規模以上制鞋企業150家,配套鞋材生產企業1300余家,從業人員10萬人,年產量2億雙,銷售收入180億元,年出口10億美元;有11.8萬平方米原輔料市場、160家物流企業、10所技工培訓學校為該產業提供服務。廣東140萬鞋業產業員工中,川籍中層管理人員占60%,川籍一線制鞋工人占30%。在沿海打工的川籍產業工人回歸成為承接沿海制鞋加工貿易轉移的勞動力支撐。
成都醫藥產業已具有一定的基礎,是商務部、科技部“生物醫藥科技創新基地”,基本形成了化學制藥、生物制藥、中成藥、中藥飲片、中藥材種植、醫療器械和藥用包裝材料等七大門類。重點企業包括:地奧集團、科倫實業集團、聯邦制藥、奧泰醫療系統公司等。
交通物流便利 人才儲備豐厚
記者從成都了解到,成都有與香港、澳門、曼谷、新加坡、漢城、東京和阿姆斯特丹等城市的直飛航班,還以包機等方式開通了至俄羅斯、印度、尼泊爾等國際航線。成都航空口岸在開通國際(地區)航班數量、承運國際旅客、國際貨物方面在中西部地區名列前茅。成都鐵路有分別發往深圳、上海、天津的“五定”貨運班列。
據悉,成都鐵路樞紐建設已列入全國鐵路網規劃方案。規劃項目實施后,直接引入成都樞紐的出川鐵路大通道由現在的4條增加到10條,形成成都至周邊省會城市貴陽、蘭州、昆明、西安、武漢4小時交通圈,成都至京津冀、珠三角、長三角地區8小時交通圈。成、德、綿間的城際鐵路已開工建設。隨著西部綜合交通樞紐和西部物流中心的建設,四川綜合物流成本會進一步降低,吸納要素能力和承接加工貿易轉移的能力會進一步增強。
四川是人力資源大省,成、德、綿是中國西部地區最重要的科技研發中心和智力資源庫。有76所高等院校,587所中等職業教育學校(不含技工校);擁有國家級重點實驗室20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58個,國家級工程技術中心10家、國家級企業技術開發中心20家、省級工程技術中心26家。不斷增長的來自跨國公司的就業機會和高質量的生活水平,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外來人口涌入,每年有大量的海外留學人員和外省市大學畢業人員來川工作。川人吃苦耐勞,全國有口皆碑。四川勞動力富足且素質較高,人力成本遠低于沿海地區,目前,鞋類企業流水線生產工人社保后月均工資1600元左右,電子產品流水線生產工人社保后月均工資1800元左右,工人不再背井離鄉,具有流動性低、穩定性高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