釜山港灣公社副社長黃圣九:離開中國我們沒辦法發展
2010-11-27 2:18: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讓韓國釜山這個目前全球第五大集裝箱處理港有點不服氣的是,六七年前,它還是“世界第三”,趕超它的是中國上海港和深圳港。不僅如此,韓國釜山港灣公社副社長黃圣九近日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專訪時還表示,這個“第五”的位置也可能很快被中國的寧波港、青島港、廣州港超越。但讓黃圣九真正在意的不是釜山港與中國港口的競爭,而是合作。他坦率地說,在世界排名上,中國是我們很強的競爭對手,但我們離開中國又沒辦法發展。 環球時報:釜山港一年的吞吐量有多少,對全球海運的影響有多大?
黃圣九:2008年,釜山港的吞吐量是1345萬標準集裝箱,2009年受金融危機影響下滑到1280萬。不過,受益于中國經濟快速增長,釜山今年的吞吐量預計達到1400萬。釜山港目前是世界第五大集裝箱處理港口,但早在2003年,我們曾是世界第三,此后被上海港和深圳港超越。預計今年上海港會超過新加坡,成為全球第一大港口,新加坡、香港、深圳、釜山緊隨其后。
環球時報:釜山港更看重排名,還是集裝箱吞吐量?
黃圣九:釜山港的排位確實下降了,但今年的吞吐量也創下了歷史紀錄。如果按照吞吐量計算,我們比不上中國的港口,因為韓國的國土面積和經濟規模比不上中國。我們現在擔心,第五的位置很可能被寧波港、青島港、廣州港超越。因為釜山港是國際中轉港,如果排位下降到十位以外,很多船務公司就不愿意在釜山港中轉。因此,對我們來說,吞吐量和世界排名都很重要。
環球時報:對釜山港而言,中國既帶來了好處,又帶來了競爭,對此,你怎么看?
黃圣九:在世界排名上,中國是我們很強的競爭對手,但我們離開中國又沒辦法發展。因為處于日本、中國經濟帶的中間,釜山港的地理位置有長處,但也有缺點,這可以說是釜山港的宿命。未來我們與中國港口的競爭不在吞吐量上,而是重在把釜山港建設成東北亞和世界的國際中轉中心。韓國的很多港口專家曾預測,上海港的發展將給釜山港帶來很大的危機,釜山港很快會跌出世界十強,但我認為結果并沒那么糟糕。對釜山港來說,在整體吞吐量中,中國貨物的比例特別大。釜山港的吞吐量中55%是進出口貨物,45%是國際中轉貨物,而國際中轉貨物的利潤更高,這其中30%是中國的貨物。釜山港和中國經濟是共同生長的,因為韓國本國沒有那么多吞吐需求,所以我們需要外國的中轉業務來填補這么多空位。而中國的航運需求量很大,自身的港口難以滿足這些需求,所以它們會來釜山中轉。假如中國經濟增長放緩,本國的港口已經夠用了,它們就會放棄來釜山。所以,我們說,是中國經濟的發展帶動了釜山港的發展。
記者 胡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