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思考
2010-11-26 7:18: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明確指出: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是引導未來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已成為世界主要國家搶占新一輪經濟和科技發展制高點的重大戰略,也是區域發展中搶占經濟和科技發展制高點的重大戰略。我市在2009年底至今陸續出臺了電子商務、生物醫藥、新材料、文化創意、新能源、環保、物流、健康、數字新媒體、物聯網、體育等十多個戰略性新興產業規劃。如何貫徹中央提出的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戰略部署,如何落實成都市制定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筆者認為應抓好以下方面的工作。
一 堅持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差異化發展
最近公布的國務院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國發〔2010〕32號)提出,在我國的國情條件下,現階段重點培育和發展節能環保、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車等七大產業。自從中央2009年開始推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工作以來,地方積極響應,紛紛提出本地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構想。雖然立項的名稱各異,但新能源、新材料、新醫藥、環保節能、生物制藥等產業,無一例外被納為未來的發展之重。從國內現狀看,在頂層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數量是有限的,現階段國家確定的只有7個;從區域數量看,我國僅省級單位就有數十個。因此,各地在選擇戰略性新興產業時,所謂的“雷同”現象不可避免。在這樣的情況下,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差異化發展就成為大家的選擇。其理由如下:
1、戰略性新興產業具備差異化發展的空間
所謂產業是指生產同類產品或提供同類服務的企業集合。產品或服務是可以分層次的,因此產業也是可以劃分成若干層次的。比如,新能源產業中又可分為太陽能、生物能和核能等產業;太陽能產業又可分為光伏產業、光熱發電產業等。再以新材料產業來說,目前世界上的傳統材料已有幾十萬種,而新材料正以每年大約5%的速度增長。換言之,每年僅新出現的新材料就有數千種。數量巨大的新材料是沒有任何區域可以完全涵蓋其品種的,這意味著對區域而言是具有巨大的選擇空間的。只要選擇得當,不同區域之間可以做到基本不重復。
2、只有差異化發展才能避免同質化競爭
在產業發展中,所謂差異化發展是指在產業的培育和發展過程的某些環節中形成與競爭對手的差別,進而產生競爭上的優勢。在各地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選擇中,在頂層選擇重復不可避免的情況下,堅持差異化發展的思路是我們必然的選擇,這是我們規避同質化競爭的必要措施。
當然,盡管戰略性新興產業具備差異化發展的空間,但如果在選擇上不作為的話,還是很可能會出現同質化的結果。因此,我們要堅持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差異化發展,以確保我市戰略性新興產業具有自己的特色,又好又快地可持續發展。
二注重高端化發展
產業是由眾多的組成部分構成,在價值鏈上這些組成部分并不是等同的。“微笑曲線”就是一個形象化的說明,在產業鏈中,附加值更多體現在兩端,設計和銷售,處于中間環節的制造附加值最低。由于產業價值鏈高端產出高附加值,直奔產業高端是明智的選擇。戰略性新興產業由不同的部分組成,同樣也存在價值鏈的高低不同。在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中,同樣也需要直奔高端產業。一個地區的經濟跨越式發展需要占據“微笑曲線”的兩端。如果說在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之初,不得不做一些處于價值鏈低端環節的工作,使產業得以起步的話,將低端環節高端化就是我們應該極其關注的內容。
三注重規避新興產業發展的風險
從產業的生命周期來看,大致分為3個階段,產業的形成期、成長期和成熟期,目前我市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還處于產業的形成期。形成期產業本身具有不確定性,具體表現在技術不確定性,經濟不確定性,組織不確定性,策略不確定性等。此外,風險性也是形成期產業的顯著特點。創新是現代企業的靈魂,然而創新的風險也同樣無處不在。新興產業創新可能在市場上受挫、失敗,主要有技術風險、市場風險、生產風險、財務和政策風險、管理風險等。比如,技術的不確定性,很多技術不夠成熟,一種技術可能很快被另一種技術所代替,且往往具有顛覆性。這樣有可能使一項投資數十億元的項目很快過時,盲目投資蘊涵著巨大的風險。還有,新的產業有可能帶來很大的發展機會,各地都高度重視,動作也很快,可能出現爭投資和拉項目,不計產業基礎,在人才基礎和技術基礎等條件缺乏的情況下,力圖短期內上規模,出現產業結構趨同和惡性競爭現象。
因此,在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時,我們應有清醒的認識。既要營造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文化氛圍,又要提供制度規范行為、避免盲目決策、盲目投資等可能帶來的風險。同時,要堅持發展才是硬道理的原則,既要規避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中的風險,也不能因為避免風險而不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