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濟形勢分析

菜價下跌非調控之力 農品高位運行仍是趨勢

2010-11-26 6:45: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近來,農副產品像是一群脫韁的野馬,價格高漲之聲迭起。大蒜、綠豆、生姜、白菜等價格相繼達到了歷史高點。在這些農副產品領漲中,10月份居民消費價格(CPI)漲幅攀升到4.4%,創25個月新高。一時間,菜價成為舉國上下關注的焦點。
    針對菜價瘋狂的上漲,國家有關部門連出重拳,予以遏制。在兩次調高存款準備金率后,11月20日國務院出臺“國四條”、“國十六條”穩定物價。11月23日,國家發改委再次發布緊急通知,要求各地價格主管部門對以農產品為主、上漲較多的商品價格加大巡查力度。這是發改委少有的在兩日之內連續三次強調平抑物價。
    在一系列行政干預的重拳打出后,部分蔬菜價格應聲下跌。在全國最大的農產品交易市場,壽光農產品物流園價格行情顯示,上周3.3元/斤的生姜,本周已經跌到2.5元/斤,周跌幅達24%。大白菜價格從0.8元/斤跌到了0.5元/斤,僅一個月跌幅高達38%。在金鄉“領漲”農產品行情的大蒜,已從10月中下旬7元/斤回落到5元/斤,月跌幅達28.6%。
    不僅如此,棉花、綠豆、黃瓜、西紅柿等農副產品降價之聲也不斷從全國各產地、終端市場相繼傳來。
    表面上看,農產品價格是受到了政府部門強有力的行政干預而應聲下跌。但諸多業內人士卻認為,行政干預之力只能起到一個促動作用,并不能從根本上遏制農產品價格的上漲。這些菜價之所以下降,是因其價格本身有下降的市場空間和動力,并非行政干預取得了立竿見影的作用。
    事實上,今年5月,國家發改委就公開表示,有游資大量炒作大蒜、綠豆等農產品,并放出“嚴打”之說。可大蒜、綠豆、生姜等價格卻不降反升。
    從這輪價格下跌的農產品來看,大致可分為兩類。一類是此前被游資所熱炒的,如大蒜、生姜;另一類則是大棚蔬菜即將大量上市的,如黃瓜、西紅柿、白菜。
    后一類蔬菜價格的下跌,很大程度上是受供需關系的影響。每年這個時候,是大棚蔬菜集中上市的季節。壽光一蔬菜商就表示,目前山東大棚蔬菜開始大面積上市,大約能占到整個市場上貨量的七成。由于今冬天氣較好,蔬菜生長和運輸沒有受到影響,預計部分菜價還可能會有進一步下跌的行情。
    而前一類農產品價格走低則是因為游資已將其炒至高點,其本身很難有進一步漲價的空間。
    大蒜從今年10月初就已經開始出現下跌。即使是如今蒜價暴跌近三成,仍比去年同期每斤高出1.5元。姜價目前跌至2.5元/斤,仍比2008年最低時的0.4元/斤,高出了6倍。
    同時,大蒜、生姜等農產品被社會資金炒至歷史高點,使得農戶種植熱情增高。可以預見的是,未來這些農產品普遍增產,價格回落幾成必然。如,生姜即將大量新姜上市,山東莒縣大姜協會會長房春經就表示,今年生姜的產量較高,畝產比去年增加3000斤。某些地區生姜種植面積比去年增長了約40%。大蒜明年的產量預計將增加兩成至三成。
    不過,政府多種行政干預確實起到了一定的效用。如銀監會下發了《關于加大農產品生產加工流通信貸資金支持力度的緊急通知》,嚴控挪用信貸資金進行農產品炒作。年底是相當一部分貸款集中到期的時日,游資急于還貸,必去拋售。這也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價格上漲壓力。
    值得關注的是,雖然部分菜價應聲下跌,但仍比去年同期價格增長了不少,更有許多農產品在行政干預之下增勢迅猛。這是由于油價、電價、雇工價格、種子以及農機具等一系列成本上漲所造成的綜合影響。而這也絕非單純行政干預之力就可將價格彈壓下來。
    近日,農業部亦發布報告預測, 物價整體“趨穩”并不意味著“下行”。主要農產品價格未來仍將高位運行,部分品種價格甚至可能繼續上行。 
    “大蒜、生姜、綠豆等農產品被炒作、價格暴漲的原因,根本上還是資金充裕。”東方艾格農業咨詢公司分析師馬文峰認為,只要市場流動資金充裕,下一步必定還會有農產品被炒作。所以,根本上解決菜價增長過快、CPI過高應從資金過多上入手。
    部分業內專家表示,市場是開放的,沒有限定哪種農產品不可以自由交易,憑什么說投資農產品行業不可以?實際上政府界定“炒作”、“囤積”,進而處罰很難。根據現行的政策,無法給出囤貨數量和資金量化標準,同時也沒有依據認定哪部分資金屬于違法所得。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