遷安寫在三撫公路改建工程竣工之際
2010-11-25 19:58: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11月17日,三撫公路改建工程竣工典禮隆重舉行。沿線群眾載歌載舞,喜氣洋洋,發自內心的喜悅無法掩飾,這條高等級公路讓沉寂的鄉村不再寂寞,讓昔日的交通瓶頸一掃而光,北部鎮鄉將從此闊步奔小康。
三撫公路遷安段改建工程是“十一五”期間重點公路工程項目,是改善我市北部交通狀況的重點項目,工程西起大崔莊鎮侯莊戶村村西,經擂鼓臺、黃金寨、北新莊、建昌營、徐流營,東到秦皇島市三里店村附近的唐(山)秦(皇島)界,全長30.794公里,其中一級路20.568公里,二級路10.226公里,概算總投資6.26億元。項目采取項目法人制的方式,2009年6月開工,累計動用土石方210多萬立方米,建設大中小橋梁20座,最大填高17.46米,最大挖深30.47米,是我市境內已竣工項目中難度最大的交通建設項目。
2007年以來,遷安市交通運輸局全力加快交通發展方式的轉變。轉變面臨的困難很多,資金問題、社會問題,但關鍵是思想問題。交通部門的決策者們就是在這樣的壓力面前,作出了交通發展方式轉變的決心,“寧可犧牲一些眼前利益、局部利益,也要全力推進交通發展方式從速度規模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局長李曉波如是說。
在爭取財政直接投入的基礎上,遵循“不求所有、但求所為”的思路,探索投融資體制創新,引導交通建設從部門行為向社會行為轉變,集中財力謀劃一批、建設一批事關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的重點項目。面對全新的課題,市交通運輸局多方尋求合作,反復研究合作事項。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經過多方努力和協調,終于與遷西縣確定采取項目法人制的方式啟動三撫公路改建工程,成為發展轉型,加快重大交通項目建設的開山之作。創新投融資體制能夠有效集中資金,這種方式實現了投資多元化,能夠拓寬融資渠道,擴大資金來源,減輕政府和交通部門面臨的資金壓力,通過適度超前發展交通的方式服務經濟社會發展,而后用經濟發展增加的財力償還建設資金。
投資方式的轉變,直接帶動了管理的上位,施工方千方百計加快進度,千方百計節省建設成本。采取措施,堵塞漏洞,降低工程成本。今年4月份,通過“陽光招標”的形式,成功購置了WCB600型水穩拌和設備和CL—5000型瀝青拌和設備,節約采購資金200多萬元。對用量較大的車輛設備實行統一招標、統一調撥、統一管理,既保證了工程進度,又降低了費用,還抵制了人情風。形成了用制度約束人,用制度管理人的長效機制。
面對浩大的工程量,市交通運輸局及時決策。關鍵時刻,市交通運輸局局長李曉波代表交通人以十足的膽識和信心作出了響亮的回應:舉全局之力應對考驗,把三撫公路工程作為檢驗“干部作風建設年”活動成果的標尺,把三撫公路工程作為推進交通科學發展轉型的加速器,務求全勝!通宇公司、路誠公司、公路管理站、地方道路管理站、公路綠化管理站全體動員,道橋系統的技術尖子、從機關科室的管理骨干,各司其職;全體局領導也都有各自分管的工作,分工合作,現場督導,這樣的機制提高了全系統的施工技術水平。無論是路面施工,還是橋梁施工,技術水平都明顯提升,特別是從未涉足的預應力大橋建設,質量和進度與其他項目部相比毫不遜色。
修一條公路,樹一座豐碑。三撫公路改建工程中各項目部作風嚴謹,受到領導和群眾好評。
通宇公司第六項目部經理李海民等人嚴格自律,幫助孤寡。特別是占地涉及到孤寡老人的,他們總是先伸出熱情之手,上門尋問占地戶有什么困難,需要什么幫助,并把清表挖出的樹根斷成小塊,把樹枝打成捆送到老人家里。遇到體力活,安排人員幫著老人干,但他們卻從沒喝過群眾一口水,抽過群眾一根煙。山上的蘋果、桃子熟透了,散發著誘人的果香,他們沒有摘過一個。一位姓陳的老大爺,看著大家一身塵土、滿頭汗跑上跑下地指揮車輛、測量打樁,主動摘來了自家的桃子,他們也婉言謝絕了。但他們一句質樸的話讓老人感動萬分,“不用了,大爺,謝謝您,等路修通了,您的水果就能賣個好價錢了。”
工作中,他們科學嚴謹,常常為了一個數據要反復測算好幾遍。以測量和實驗的數據為依據,精心組織、科學施工。以“搶進度、保安全、創精品、增效益”為總目標,積極推進雙百日競賽活動。
項目部副經理趙學遠,天天泡在工地。為了得到最新的工程資料,他時常徒步走全程,與各作業面的工長和結構物的施工組交流施工心得,探討施工中的難題。與中心實驗室聯系,嚴格按照各項試驗檢測規程進行檢測。路基壓實度檢測、砂漿混凝土試塊的制作及實驗、地基承載力實驗及路基彎沉實驗等他都全程跟蹤,而且實行數據日報制。幾乎每次回到家后,都要工作到晚上11:00,對每次的測量試驗數據進行對比,找出不足的原因,制訂出整改方案和下一步施工計劃,為的就是創建“精品工程”。
負責工程建設的通宇公司總經理宋錫元,堅持按規章辦事,按規范施工,努力做到各項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在他的主導下,該公司相繼出臺了《遷安市通宇公路建筑有限公司材料采購管理辦法》、《遷安市通宇公路建筑有限公司關于路面和路面基層施工機械臺班限價的規定》、《遷安市通宇公路建筑有限公司關于企業達標管理考核的暫行辦法》等規章制度,使規范管理再上新臺階。
各項目部以文明、優質、高效、安全為指導思想,科學組織施工,規范管理,積極推進目標成本管理。同時,合理統籌質量、進度和成本三者的關系,樹立精品意識,將管理思想落實到現場管理、施工控制、人員管理、財務管理、技術管理、合同管理等每個環節上,向管理要效益,依靠管理求優質。
唐山市公路建設創精品工程活動第四次現場觀摩會在三撫公路工程施工現場召開。唐山市交通局質監處負責同志結合各工程特點對遷安段的工作進行了技術講解和點評:遷安A1合同段路基材料填筑均勻,合理配備了壓實設備,路基壓實度實現了壓實遍數和壓沉值的“雙控”;水泥穩定碎石基層含水量均勻,并采用了土工布覆蓋養生。A3合同段唐山遠大實業集團公司駐地建設了標準化的工地實驗室,配置了足夠的實驗人員和儀器,取得了臨時資質,業主單位、施工單位、監理單位統一辦公,保障了施工管理和質量的控制;駐地建設場地都進行了硬化處理,拌合站場、料場、箱梁預制廠做到了科學、合理、文明施工。
聽到這樣的評價,現場建設者臉上無不露出欣喜的笑容。
這里技術問題不放過。開工初期,局領導審時度勢,對代表業主的工程管理科職責進行了新的分工,從路基、路面、橋涵施工三方面委派專人全程跟蹤,既負責質量監督,又負責施工技術指導。
他們整天與各項目部經理摸爬滾打在一起,發現問題,隨時協商解決,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有效保證了工程建設質量。工程管理科常務副科長楊勁松深有體會地說,我們依據設計部門的方案,采取聘請專家、開“諸葛亮”會等辦法,集思廣益、大膽創新。如第六項目部的高填方正好與其低填方相配套,既省時、省力,還節省了費用。作為業主代表,我們成了工地上的“萬金油”,千方百計給項目部創造技術交流的機會,從技術上保障了工程建設的質量和進度。三撫公路上建橋,對于交通人來講是個全新課題。為了全面攻破技術難題,工程建設指揮部每10天一次工程例會,橋涵建設項目部每5天一次工程例會。通宇公司總經理宋錫元更是每天堅持在工地上,傾力解決各類技術問題。對此,他深有感觸:“三撫公路為我們從單一路面建設向路橋綜合建設提供了絕好的機會,樂亭遠大、天津大成等實力企業的參與給我們搭建了很好的學習平臺。”
這里質量沒有瑕疵。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為了保證工程質量,該局先期培訓工程測量人員40名,投資40多萬元購置了測量器材。在此基礎上,局領導多方籌資50萬元,購置了唐山市為數不多的全自動彎沉檢測車,工作效率和精準度實現了大幅度提高。各項目部都建立了質量保證體系,把質量責任落實到崗、落實到人,嚴格落實實驗檢測和監理制度。從原材料進場開始,對所需的所有原材料及時取樣抽檢,在施工過程中跟蹤檢測,對工地實驗室無法檢測的砂漿、水泥和鋼筋及砼試塊及時送中心實驗室檢測。在每道工序完成后由技術負責人組織實驗員、工長及技術員進行嚴格的自檢,對不符合施工規范和檢測標準的及時制訂方案整改,經檢測合格、監理驗收合格后才允許進入下一道工序。
這里物資供應能力唐山一流。為了高標準建設三撫公路,市交通運輸局多方籌資2000余萬元,購置了大型機械設備。特別是在物資供應方面購置了國內處于領先地位的瀝青拌和設備和水穩拌和設備,使得瀝青拌和料的生產能力從每小時240噸提高到400噸,水穩拌和料的生產能力從每小時500噸提高到600噸,水穩拌和料還創造了日攤鋪7034噸的遷安交通工程建設新紀錄。
負責瀝青拌和料供應的物資供應站科學管理、精心組織,嚴格每道生產環節,克服了生產時間過長、早晚天氣轉涼等諸多困難。根據任務情況,該廠堅持早4:00準時開機,晚8:00停機的連續工作狀態。主抓副站長李俊余,匆匆料理完父親后事就回到了工作崗位。正是在他的影響和帶動下,全廠職工以廠為家,忘我工作,吃住在一線,有力地保證了工程建設的順利鋪裝。
這里沒有節假日。漫漫三撫路,由近300名交通技術骨干組成的6支筑路大軍全線挺進。每天早上5:30出發,晚上7:00收工,開完例會再從工地回家,最早也是21:00。長達十五六個小時的超長工作,一天、兩天不難,難的是天天堅持。也正是因為長時間的超負荷作業,許多工人幾乎累垮了,可他們沒有一個當“逃兵”的。有的兜里裝著藥,病犯了吃幾片頂頂;有的白天在工地忙,晚上回到家打點滴,第二天早晨還會準時出現在工地上。老工長蔡順今年本可以享受提前離崗待遇,可他卻說:“能趕上像三撫路這樣大的工程是我的幸運,我一定要站好這班崗!”
三撫公路改建工程為北部山區打開了一條黃金通道,不畏艱難、善打硬仗的交通人樹起了一座豐碑!他們有信心、有勇氣,在“四五”轉型攻堅的偉大實踐中,勇立潮頭,為建設“魅力鋼城、綠色遷安”再立新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