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理政資訊

行政機關沒有確定征稅標準的權力

2010-11-22 14:49: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根據海關總署公告,自今年8月1日起,對入境居民旅客攜帶超出5000元人民幣的個人自用物品征收高達20%關稅,其中新潮電子產品ipad成為被“重點關照”的對象。許多過關人士抱怨,他們在香港購買的ipad明明僅花了4000元,卻也被按照5000元的納稅門檻強征,對此海關給出的解釋,竟然是“一一核對發票不方便”、“有的超出有的不足,5000元的價格是平均價”,而這個“平均價”以海關自行制定的“完稅價格表”形式存在,旅客攜帶的物品是否要交稅,要由這張“價格表”來認定。   財新網一評
  海關既是征稅“規矩”的制定者、執行者,又是受益者,那么作為立規矩的一方,自己首先就該守一下規矩。盡管在許多國家,對旅客回國攜帶的高檔消費品,同樣有征稅的限額、尺度,超過限額的部分也要繳稅沒商量,但國際通行的慣例,一是商品價格以商業發票為準,二是課稅僅課超額部分,限額內的部分可以免稅。
  口口聲聲“征稅是國際慣例”,卻只談征稅這個慣例,卻不談如何征稅這個更具操作性的慣例。他們不該不知道,那些隨身物品不論是否應該納稅,都是旅客的個人財產,其價格只能由旅客的購物行為來決定,由符合規范的商業發票來證明,海關方面無權越俎代庖,強加認定。立規矩者,自己必須先“規矩”,如果立規矩者首先“沒規沒矩”,且這種侵權行為被默認、被縱容,后果很可能是得寸進尺:從ipad海關課稅看,這個強加的“平均價”不多不少,恰是必須納稅的標準線5000元整,也就是說,“規矩”大筆一揮,這件商品就此達到了必須納稅的標準,這難免讓人起疑,更難免讓人心悸既然這樣也可以,誰知道明天“被平均”、“被達標”的會不會是一個普通皮包(和LV之類平均)、一件普通T恤(和頂級定做品牌時裝平均),甚至一個塑料耳釘(和鉆石耳釘平均)?
  口口聲聲“依法操作”,卻搬出“平均價”、“一刀切”這樣蠻橫的“規矩”,而不顧課稅的基本原則超標才能課稅,誰超標才能向誰課稅,海關方面反復強調,這是照規矩辦事,可這樣的規矩,本身又何嘗規矩?
  現代快報再評
  海關總署的解釋,聽起來像是快點留下錢就好快點通過一樣。至于商務部致函海關詢問:根據WTO《信息技術協定》,IT類產品逐漸降低關稅至零, ipad的進口稅率為20%是否明顯過高。海關總署先是笑而不答心自閑,爾后又聲稱征收關稅不違背WTO規則。因為該規則針對的是貿易中的“貨物”,而個人自用的ipad是“物品”。這完全是玩文字游戲,說到底,ipad只是一款電子產品,無論你說它是貨物還是物品。海關總署好大的權力,這關稅看來完全是由自己定,不足五千,但我想收就可以收。
  然而,對任何國家來說,稅收的權力首先是政治權力,其次才是行政。某項稅款是否該收以及如何收包括收多少等,都必須首先經過國家最高權力機關西方是議院,中國是人大才能予以確定。它絕不是行政機關可以自己一言定鼎的。
  ipad的稅率是否該20%,包括它是否該收,現在我們只好向人大吁請。作為納稅人,需要人大代替我們向行政機關質詢。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